湖不深,底部長有水草,在光線的反射下,一條一條地,只能看見頂部形成一片。
水鳥在湖面劃行,很多,既有天鵝,又有大雁。
天鵝不止有白天鵝,還有黑天鵝。
黑天鵝全身通體發黑,嘴巴上發紅,而美麗的白天鵝舉止也更加優雅,迷人。
它們沿著湖面緩緩劃動。
來到下路,是猿和猴子的區域。
“靈長類分為兩種,一種是猴,一種是猿。我們怎么分辨兩者的區別呢?看尾巴,有尾巴的是猴,沒尾巴的是猿。”
向導在旁邊說道。
長鼻猴鼻子長到了下巴下面,很有特色,全身呈現金色,手指和腳指末端都是灰白色,它們懂得用手一只拿青菜,像在提著逛街的袋子一樣,一只喂到嘴里,悠閑自在慢悠悠地。
若仔細看鼻子,真的會以為是一個病人鼻子長了畸形的腫瘤,大到沒邊。
“或許他們的祖先長了腫瘤,然后活下來了?”
浦撒心想,
那邊的狒狒全身長滿長毛,屁股呈現一片紅色,
“臉和屁股一樣紅。”
浦撒看了之后說道。
不少游客在喂扔香蕉到他們眼前,
一些小的幼年狒狒,愛跑過去撿。
不過狒狒王在他們周圍,可是不慣著這些小狒狒,
直接上手搶了。
在猴群的領地中,
王就是絕對。
走過下路中段,
發現周圍有個百虎山展點。
進了展點入口,
隔著巨大的玻璃,老虎在里面的假山以及木條上玩耍。
白色的老虎身上畫著黑色的條紋,就像是被中國畫家造出來的水墨畫,神態熠熠發光,同時也在和自己的小伙伴們嬉戲打鬧。
“這下糟糕了,隔著玻璃該怎么辦呢。”
浦撒第一時間發現了問題所在,
如果是巨大的玻璃,基因探測器會卡在玻璃里面無法活動,
依靠彈射出去的力量,如果能夠成功打洞,也不一定能精確地彈回,就算在玻璃上打洞成功,
基因探測針只是打洞就會消耗完自身的全部燃料,無法彈回,類似于火箭燃料。
玻璃里面,白虎沿著假山平臺,往玻璃后的天然水池里面跳,此項目被稱作白虎跳水,它優哉游哉地,仿佛沒有任何煩惱。從某種角度上來講,
老虎也是人類養殖的家貓。
沿著玻璃行走,尋找有沒有玻璃上開的口子。
浦撒這時發現了一個喂食口,飼養員通過這個口子喂老虎肉食吃。
機會來了。
浦撒抓準時機,當飼養員給觀眾們表演喂食,把肉塞進口子的時候,
從喂食口里射了探測針進去。
“白虎搞定……最后剩下什么呢?”
除了白虎,還有比較常見的老虎,獅子,他們都在這個區域附近。
鐵絲網和欄桿把老虎圍在了半山腰后面,
山坡上老虎數量比較多,有四五只,
另一個山坡上還有獅子,
都挺懶的,
大概也是貓科動物的原因,
躺在那曬太陽。
路過的人向它打招呼,
它也不鬧,
就眨眨眼睛,
隨后繼續睡覺去了。
浦撒路過就給它一針嘍,也沒隔著玻璃。
蛇更不用說了,
威脅性不大,反倒是因為隔離得好,浦撒一直沒找到射擊點。
問題還是玻璃,
沒有縫隙可以鉆,
因為許多的蛇都被隔離開了,不允許和人接觸。
但是在蛇類生活的環境中,有供人觀光的頂層玻璃,就像水族館的玻璃,
蛇在上方生活,
人在下方觀看。
沒辦法,浦撒只好來到一個無人的角落。
“展開力場。”
浦撒想,
之后納米衣服的材料可以開始活動,不過范圍不大,只有1米。
浦撒挪出一部分材料,讓它們在玻璃上面鉆洞。
用不了幾秒,就傾斜地開了一個如牙簽粗的洞。
這個洞深1厘米,玻璃有這么厚的厚度。
洞的角度方向是瞄準蛇的身子。(像是拿洞鉆往蛇的內部鉆)
浦撒拿手手表,
瞄著洞口,對準玻璃里面的蟒蛇,
發射基因探測器。
命中目標。
不一會兒,基因探測器就彈出了蛇的身體。
這一次還是被玻璃擋住了,
洞口太小,沒辦法原路返回,卡在了玻璃上面。
還是繼續鉆洞,
為探測器打開一個洞口,
就自動彈回到浦撒的右手手環上了。
緊接著,浦撒又給所有的裝蛇的玻璃柜子開了洞,
然后按照相同的辦法提取基因。
從蛇的生態館里出來,已經是黃昏了,
太陽都下山了,浦撒也該走了。
游客們依依不舍地一個一個地離開了動物園,
考拉,長頸鹿,熊貓們,也被飼養員帶回了睡覺的籠子里。
浦撒在長椅上檢查著這次的戰果。
發射了100多針,有75種動物,有30多種植物。
浦撒也隨著大路,一步一步地回到了剛開始的地方。
他心里贊嘆著,這些神奇生物的美妙之處,
不過又思考著,
“生物也不過就是毛發和皮膚之類的,再不過就是骨頭和肌肉。
但是昆蟲和節肢動物可能就不是。
回去問問博世吧!”
那個問浦撒手表的小男孩,后來也向爸爸媽媽撒嬌,
讓他們給他買個手表,
“我不嘛,我就要買手表!嗚啊!”
小男孩兒在動物園的其他地方向父母撒嬌。
爸爸瞪了一眼小男孩兒,
“我告訴你,你別給我作妖,今天是來陪你逛動物園的。”
小男孩的媽媽趕緊說,
“回家了買哈,乖。”
回家了以后,爸爸發了紅包給媽媽,
也沒說什么。
媽媽領了錢后,給小男孩買了。
“平時上班比較忙,照顧不過來。”
爸爸在紅包下留言。
媽媽回到,
“沒事的,他就是看見別人有手表“眼紅”了。他也上小學了,買個電話手表隨時溝通更安全。”
收到手表以后,小男孩兒興高采烈地,開始幻想自己是名偵探,幻想著用手表扎人后脖子,
“新機子哇椅子哦摸多字!”(真相只有一個!)
但是小天才電話手表只能通話。
有次,在學校里面,他裝模作樣地拿手表來拍照。
“你在拍什么呀。”
有個小女孩兒看見男孩在拍照片。
男生不知道怎么說,
害羞地跑開了,臉上紅彤彤的。
“你跑什么?”
“我……我在執行秘密任務。”
“什么任務呀。”
“我不能告訴你,但是我只能告訴你我在向這個宇宙問好。”
“那我能看看你拍的照片嗎?”
“什么照片?”
“就是你用手表拍的。”
“你怎么知道我在拍照?”
男孩兒好奇地問。
“因為我也有一個一樣的手表。”
女孩兒露出她的手表,粉紅色的,
小男孩兒的手表是紅色的。
男孩兒感到驚奇,
“她的手表居然和我是一個牌子的!”
然后男孩兒分享給了小女孩兒看他的照片,
雖然不是很清晰,
但角度也很不錯。
就這樣,小男孩因為拍照的興趣愛好,收獲了一個特別的好朋友。
旅客離開了公園以后,回家在相冊上面,
都發現了一個特別的身影。
這個男人身上披著一大件白色的衣服,好像實驗室穿的衣服,
舉止神態都與眾不同,相貌不差,五官反倒是很對稱,顯得很好看。
不過基本上這些人都把除了自己無關的人的照片給刪除了。
但是浦撒只是作為了他們拍照的顯眼包。
“這人還是在玩手表嗎。”
只看見浦撒拿著瞄準鏡對準長頸鹿,
“確定刪除?”
手機系統軟件詢問道。
“確定。”
有浦撒從相冊里面被移除了。
旅客留下了角度好的照片傳上了朋友圈和微博。
從衛生隔間里,浦撒傳送到了實驗室連接處。
博世正在實驗室工作。
“我回來了。”
浦撒一邊說話,一邊處理自己的外套和其他的道具,
博世沒有發話,他仍然在實驗室的工作臺上面埋頭苦干。
入侵了A國的互聯網以后,博世就開始準備基因測序工程了,
在浦撒離開的期間,他去圖書館收集了任務道具基因探測器的資料,
隨后開始準備把實驗室的基因測序儀器添加新的識別模塊。
“我可能還要準備個把小時,你餓了先吃點飯。”
博世說到。
“需要我幫你嗎?”
浦撒說。
“可以是可以,但是你先得明白基因測序的基本原理,以及你手環上基因探測針是怎么運作的。”
“這個我倒是不清楚,我只是拿來用了。”
“簡單地來講,基因探測器,也就是你的手表,實際上就是個發射器,探測針的頭部和尾部,雖然他們很小,可能只有我們頭發那么小,
但事實上存在著動力裝置、采集裝置以及存儲裝置和能源系統。”
能源系統控制頭上和頭尾能夠噴射空氣,調整彈道,采集裝置可以伸出探針,扎進動物和植物的表皮以及肌肉甚至是血管。
然后探針可以將針筒內所有的物質保存下來,也就是存儲到探測針的筒中,并且保存時長有限,只能在24小時內保證細胞的活性,如果24小時以后,那么所有的信息基本上會失效。”
“那我該怎么辦?現在把我手環上的探針全部放到冷藏環境?”
“按道理來講是這樣的,不過目前為止,我們唯一的低溫環境,也只有實驗室的冰箱,還有我們起居室的冰箱了。”
浦撒聽完,走到實驗室的冰箱面前,打開冰箱門,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懸浮的方塊,類人生物的手臂、一排顏色各異的試管等等。
浦撒找的冰箱較空的一層,把冰箱的溫度調節器調整到3攝氏度。
“3攝氏度夠了嗎?”
“夠了。”
博世擺弄著手中的機器,那是一個正方形的,有一邊上面有一個圓形凹槽,另一面有一個傳輸軟管,一個網絡數據連接器,可以直接接到實驗室的工作臺上。
之后浦撒將吸附在手環上密密麻麻的基因探測針給掃輕輕地掃到了一個試管里,
所有的探針基本上豎立這歪東倒西地立在試管中。
“我發明的這個機器,它可以一一將所有的基因探測針給碼好到基因測序裝置里面,測序裝置會抽取探測針內的存儲物,然后開始識別并破壞大量的細胞,之后再找到DNA或者RNA進行基因測序。如果有細菌或者病毒污染,它會識別識別并隨機抽取探測針內所有的細胞,然后找到呈現得最多的那個DNA或者RNA,之后我們就可以得到較好的數據樣本了……一般來講生物是不會這么輕易被污染的。”
博世說著,把浦撒裝針的試管拿了出來,把針倒在了一個小圓盤里面,再把小圓盤安道機器的圓形凹槽上面。
操縱著手套和瞳片,
博世開始運載并且測序探測針內的DNA。
不一會兒,機器找到了每個針管內的遺傳物質。
關鍵在于如何記錄并識別。
“從地球文明已知的信息來看,很多DNA測序都是以特定的堿基順序為信息記錄,
但是這個機器不用,它的信息存儲裝置能直接找到生物細胞中的DNA段鏈,哪怕它在空間上呈現錯綜復雜的順序,我們只需要給它拍照,然后分析光譜,再從光譜中倒推就能還原遺傳物質的整個結構和框架。再經過一定的計算機處理,就能將數據還原成堿基順序然后比對了。”
“不過我還沒有給動物或者植物分好類。”浦撒說。
“沒事,這個只要和你記錄下的瞳片內的視頻以及你發射的針的序列一一比對就能找出來。”
“那確實。”
“小米,幫我處理瞳片信息,要求每個發射瞬間和探測針的順序一一對應。”浦撒要求到。
“好的。”
小米回應到。
浦撒摘下瞳片,放到實驗室墻壁上的一個裝置的盤口內,
這個盤口內有一些生理溶液,盤口本身就是瞳片的組成物質,也就是一些微小的智能機器
即使瞳片不放進去,也可以通過網絡處理瞳片內的數據。
瞳片放進去以后,一部分原因也是為了修復瞳片,否則瞳片會因為反復使用以及眨眼和工作而被損壞。
瞳片在盤口內慢慢地被修復,微小的智能機器爬上了瞳片。
博世收集到小米處理的數據信息,小米核對了瞳片數據中動植物的外貌,還有射擊的次序,抓住了關鍵,并給每一個針管都添上了序號和動物名稱。
“這下就明了了。”
博世擺弄著他的手套。
“這個時間節點上的動物園和人類親近大概的生物基本被收集完了,這個人家遛的金毛還有園區喂養的橘貓也是你收集的信息嗎?”
“是啊,我看著之后順手就給收集了。”
“……好吧,那我一齊傳送上去了。”
博世講完,就把信息一齊上傳到了boss,既有瞳片記錄下的,也有收集的各種生物的基因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