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天地蘊龍怨大士點迷津
- 西游:我靠當幕后黑手修仙
- 太白宗第一門生
- 2226字
- 2025-07-05 08:00:00
狂風驟起時,朱雀門前的青石板縫隙里滲出幽藍水霧,如百足蜈蚣般蜿蜒爬滿整條御道。
方才墜地的龍血突然沸騰,化作千萬顆猩紅珠璣懸浮半空,每一滴血珠里都映出龍王怒目圓睜的殘影。
張三抬頭,看見宮墻上的琉璃瓦片簌簌震顫,竟自行剝落成鱗甲狀碎片,在陰風中拼湊出半透明的龍形怨氣。
不僅如此,張三也看見,李驚鵲腰間的明月寒光劍,此時光芒若隱若現,就像是中了什么無形的力量。
“這是怎么回事……”
李驚鵲還沒完全搞清楚狀況,就發現自己頭上的鵲釵,竟然也斷下一顆鎏金明珠來。
唐王驟然看到這副場景,臉上已經是又驚又俱的模樣,還有對這種未知的恐懼。
觀音自然知道唐王心里所思為何,隨即開口說道:“唐王,你可知,這青天白日、朗朗乾坤,為何會突然出現這等場景?”
唐王眼中驚懼,只能搖頭答道:“小王愚昧,請觀音指點迷津。”
觀音答道:“這并不復雜。你且看,這就是龍王之死,引來天地之間的龍怨。”
唐王本來見了那滿身鱗片的龍王,心里就已經是感覺到有些發毛,又親眼見到了張三斬殺龍王的場景,更是覺得震撼。
誰知道,竟然還留下了龍怨這樣的詭異之象。
“敢……敢問觀音大士,這龍怨,應該怎樣才能解決?”
觀音微微笑笑,對唐王以示安慰:“唐王,這也不難。”
“龍怨本身,也是靈魂不得超度的一種。你且派人去西天取經,取得真經歸來后,宣講佛法,自然也就為龍王超度了。”
唐王低頭,腦中正在努力消化這些信息。
“小王明白觀音大士的意思了。只是,不知道這西行之人,應該用誰比較合適?”
說完,唐王補充道:“噢,想必大士也清楚,這位張三張道長,為此次長安時間和龍王風波立下了不少功勞,為人機警智慧,我想,應該是合適的人選啊。”
觀音欣慰,又有些無奈,嘆道:“唐王,你說得不錯,張三的確是可塑之才。”
“但,西游之路,最重要的誠心。需要西行之人徒步行走,不得只用法術轉移。張三畢竟是修道之人,由此來看,并不是適合。”
唐王聞言,有些為難了。
“這……”
觀音提醒道:“唐王,你的身邊,不就正站著一位得道高僧嗎?”
唐王這才想起來了玄奘。
“噢對,對對,玄奘大師,玄奘大師!我怎么把玄奘大師給忘了!”
說完,唐王又像是想起來了什么一樣,隨后又補充道:“可……此去西天,有整整十萬八千里啊。玄奘大師亦是肉體凡胎,豈能不面臨危險?”
“唐王,這個你不必擔心。本觀音已經布置好了,等機緣一到,自然會保護玄奘安全無虞。”
唐王聽后,這才暫時放下心來。
“好,既然如此,那么小王馬上認玄奘大師為御弟,聽從觀音大士指點,派去西天取經。”
觀音輕輕揮袖子,看著玄奘,緩緩頷首。
玄奘心領神會,隨即上前:“貧僧聽從觀音大士指點。”
“玄奘,我問你,你可愿意去西天求取真經,而后宣講佛法,為龍王超度?”
玄奘自然應允:“貧僧自然愿意,更是求之不得。定當竭盡全力。”
觀音點頭。
“如此甚好。張三,你曾經為了龍王救女,獻出了《黃庭經》。現在龍女已經被我救下,《黃庭經》就仍然物歸原主。”
語罷。觀音輕輕運功,《黃庭經》隨后緩緩飛到張三眼前。
張三沒想到還有這樣的意外之喜。
“小道謝過觀音大士!”
觀音微微笑道:“如此一來,這一樁風波便也就全部了了。”
臺輕轉,佛光漸斂。
觀音垂眸望向張三,雪白袈裟上的孔雀藍紋路如水波流動,映得他眉間一點朱砂愈發莊嚴。
“但因果已了,機緣未盡。”
觀音話音未落,玉凈瓶中的楊柳枝忽而舒展,灑落三滴甘露。
一滴沒入張三眉心,一滴墜向玉樹靈枝,最后一滴則化作流光,悄然飛向城。
優曇婆羅花的香氣驟然濃烈,又倏忽消散。
待眾人抬頭時,千葉寶蓮已升至九霄云外,唯余一縷金霞穿透層云,如橋橫跨天際。
唐王率眾伏地長拜,玄奘合十誦經。
隨后,唐王緩緩起身,方才從震撼場景中逐漸緩過神來。
他對張三說道:“想不到張道長竟然有如此神通,竟然能將觀世音菩薩找來,朕實在是佩服,實在是佩服啊。”
張三答道:“陛下,如今不是說這些恭維話的時候,重要的是,得按照觀音菩薩的話去做啊。”
唐王點頭:“沒錯,張道長所言極是,朕馬上開始籌備玄奘法師西行取經一事。”
……
【今日情報:】
【序號:11】
【瑤華觀玄清道長并非故意刁難后輩之人,賑災一事多有原因。今夜玄清道長在瑤華觀等候,有寶物相贈。】
月夜。
地上方才經歷過大雨,此時又是幾日烈日,正是適宜行走的時候。
夜晚的溫度不冷不熱,一切都歸于靜謐。
只有長安以西的路上,一個人影在黑夜中獨自行走,只有袖口里可以看見微微的亮光。
白天觀音走后,張三把《黃庭經》重新放進了自己的袖口。
夜晚中,《黃庭經》會時不時發出微弱的光芒。
圣器又回到了手里,兜兜轉轉,果然是因緣不斷。
月光如練,和數日前張三剛中狀元的時候一樣。
只是有了這些時候的風波和經歷,張三又有了一些不一樣的心境。
長安以西。
瑤華觀。
剛才收到了今天的情報,張三一路趕往了瑤華觀。
如他所想,這瑤華觀果然是個重要的任務觸發點,還有機緣尚未完成。
玄清道長的住宿在瑤華觀偏后的位置,張三撥開草叢,一路小心地走上去。
夜晚的瑤華觀沒有白天那么多熙熙攘攘的香客,幾處建筑圍在一起,在高地之上、月色之中更加多了幾分神秘。
“張三,夜已經深了,你不去好好享受唐王的招待,大老遠到這里來做什么?”
門吱呀一聲開了,先是出來一個小道童,而后是一白眉白須、身著道袍的老道長。
玄清道長跟在小道童的后面,出來看見了張三,隨即如此問候。。
張三看見玄清道長,隨即行禮,而后笑笑。
“風波已經過去,丞相也已經如愿蘇醒,恢復了健康模樣。唐王高興,此時正在宮中設宴款待。
“玄清道長,話是這樣說,但是,款待的酒喝一杯也就夠了。
“想必玄清道長,其實已經等我有些時候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