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新的心臟

517號護衛(wèi)艦全速在鬼霧中航行。

兩個小時之后,海上的霧氣越來越稀薄,隨著艦艇繼續(xù)沿著眼珠指示的方向前進,不一會便穿出大霧。

濃霧的這一邊是陽光明媚。

出了大霧之后,雷達、電羅經(jīng)立刻恢復正常。

“先停船吧,確定一下航向。”方明對林薇說道。

這個方法雖然詭異,但反而很可能是真的。

所以他們也沒耽擱,按照約定給了那兩人修船的材料后,馬不停蹄就起航了。

林薇一路上一邊盯著那顆眼球,一邊不斷手動調整航向,此刻眼睛酸脹不已。

她揉了揉眼睛,關停發(fā)動機。

因為電羅經(jīng)失靈了一段時間,所以艦艇這段航程的慣性導航也同樣失效。

重新定位需要時間,林薇只好打開聲吶,現(xiàn)在只要先確定他們是往深海方向靠近就夠了。

“方向沒錯。”林薇看著聲吶返回的深度數(shù)據(jù),松了口氣。

沒有“變異種”眼珠就走不出濃霧很可能是那兩人夸張的說法,但還好在離開霧氣的方法上他們沒有撒謊。

“有沒有辦法精確定位我們所處的位置?”方明知道在沒有GPS衛(wèi)星系統(tǒng)的情況下,這是個難題,但作為海軍機械師的林薇很顯然對這方面的事更有發(fā)言權。

“可能沒辦法非常精確,但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即使方明不問,林薇也需要一個位置來校準慣性導航系統(tǒng)。

于是她走到海圖室,從一個防震箱里取出了一架黃銅和黑漆制成的、造型精密的六分儀。

三人好奇地看著她走到艦橋翼臺,迎著陽光,將六分儀舉到眼前。

她熟練地旋轉著鼓輪,調整著游標,讓太陽的下邊緣影像精準地切合在遙遠而清晰的海平線上。

過了一會她又回到駕駛艙,對著方明問道:“時間?”,一邊將準確測量的太陽高度角記錄在一張紙上。

“下午3點36分。”

林薇把這個時間也寫下,隨后便攤開海圖,開始了復雜的計算。

十幾分鐘后,她比對著剛才聲吶探測到的海床數(shù)據(jù),最終在海圖上畫出了一個位置。

這里已經(jīng)遠離上一個標記。

“好了,誤差應該不會超過兩三海里。”林薇用筆尖點了點海圖上的新標記,語氣中帶著自信,“我們現(xiàn)在在這里,可以重新規(guī)劃航線了。”

她將新的經(jīng)緯度坐標輸入慣性導航系統(tǒng),迷失了一天多的517號在這片大海中再次找回了自己的坐標。

方明看著海圖上那個清晰的標記點,心里縈繞著一個疑問。

他走到駕駛臺旁,拿起那個裝著“變異種之眼”的容器。

為了應對大海上的晃動,出發(fā)前方明用廢舊金屬做了個更合適的盒子,正好可以用一塊小玻璃圓片蓋住并固定。

盒內的海水微微晃動,那顆散發(fā)著幽綠光芒的眼球依舊穩(wěn)定地懸浮著,細小的瞳孔固執(zhí)地指向一個方向。

“林薇。”方明將盒子平穩(wěn)地放在海圖桌上,“看一下這個東西,到底指向哪里?”

林薇愣了一下,隨即明白了方明的意思。

她拿起量角器和長尺,以他們當前的位置為中心,小心翼翼地對準了眼球瞳孔指示的方向,在海圖上畫出了一條筆直的、長長的延伸線。

線條穿過一片片廣闊的未知海域,最終,它的尖端幾乎精準地落在了海圖上那個重點加粗標記出的圖標上。

東平洋黑柱。

“雖然有點偏差,但……”林薇看著那條線,聲音里帶著一絲難以置信,“它指向黑柱。”

駕駛艙內陷入了沉默。

孫小小好奇地湊過來看,雖然看不懂海圖,但也從凝重的氣氛中感受到了事情的不簡單。

宋志恒則皺起了眉頭,他自然清楚黑柱意味著什么——那是所有災難的根源。

“‘變異種’……黑柱……”方明喃喃自語。

如今幾乎可以肯定,“變異種”與黑柱之間存在著某種直接的、深刻的聯(lián)系。

而更讓他感到不安的是——“這個方法是龍興會傳出來的”。

這意味著,龍興會對黑柱的了解,有可能遠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幸存者組織都要深入。

他們不僅知道“變異種”和黑柱的關系,甚至還找到了利用這種關系的方法。

那個齊放邀請他去總部背后隱藏的目的,恐怕遠非“招攬人才”那么簡單。

“不管怎么樣,先提升我們自己的實力和生存能力再說吧。”方明的眼神重新變得堅定,“至少我們還有時間。”

……

接下來的幾天,517號護衛(wèi)艦再次進入了平穩(wěn)的航行狀態(tài),但船上的每一個人都投入到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大工程之中。

林薇是改造任務的總設計師和總工程師。

她在駕駛艙的桌上鋪滿了圖紙,上面用不同顏色的筆跡標注著密密麻麻的電路走向、機械結構和能量流向。她的工作是將一個存在于理論中的、適應末世條件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變成一套切實可行的、可以被“手搓”出來的施工藍圖。

將之前設計的電池系統(tǒng)組裝完成以后,他們緊接著進行最重要的一步——制造并安裝兩臺大功率的“軸帶推進電機”。

“這東西的難點不在于大,而在于精。”林薇指著一張復雜的電機結構圖,對方明解釋道:

“我們需要高導磁率的硅鋼片來制作定子和轉子鐵芯,需要高純度的無氧銅來繞制線圈,還需要耐高溫的絕緣材料和高精度的軸承。最關鍵的是,它必須能和原有的主減速齒輪箱完美對接。”

“材料應該足夠。”方明看著圖紙,“開始行動吧。”

宋志恒和孫小小同樣接到了任務。

他們負責從廢舊電機和艦艇各個廢棄的艙室里拆解出所有含銅的電纜、含硅鋼的設備,并將它們運到新開辟的工作室里。

而方明,則開始了他的“手搓”工作。

這套電機推進系統(tǒng)的復雜程度讓他進入了一種近乎“微觀雕刻”的狀態(tài)。

他的金屬右手化作了最高精度的精密車床,整個過程不能有絲毫差錯,否則就會影響電機的效率和穩(wěn)定性。

每做出一個零件,林薇都要仔細檢查,以保證組裝時不需要再返工。

經(jīng)過三天的工作,兩臺閃爍著金屬光澤、直徑超過一米五的巨大推進電機,終于在工作室里成型。

“接下來,是安裝和線路鋪設。”林薇在安排制造工作的同時,還要根據(jù)雷達顯示的情況兼顧航線的調整,如今臉上帶著深深的疲憊。

安裝電機需要將它們精準地吊裝到主減速齒輪箱旁預留的位置,并完成對接。

這個過程全靠宋志恒的蠻力和方明制造的臨時金屬吊臂和滑輪組,花了半天時間,才將兩個“大家伙”毫厘不差地安裝到位。

緊接著,就是鋪設如同蛛網(wǎng)般復雜的動力電纜和控制線路。這些線路將連接電機、電池組、駕駛艙的控制臺以及林薇正在設計的能量管理系統(tǒng)。

當所有硬件安裝和線路鋪設都完成時,林薇略有些緊張地打開了總開關。

四人看著眼前整齊排列著的黑色電池模塊、閃爍著指示燈的能量管理柜、以及粗大的銀色動力電纜,臉上都露出了笑容。

這就是517號新的心臟。

孫小小激動道:“明哥!薇姐!會長!我們真的做到了!”

“還沒。”林薇緊挨在方明身邊,輕聲但堅定地說道:“這只是開始,接下來,還有很多活要干。”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鸣县| 新乡县| 牙克石市| 芮城县| 道孚县| 德兴市| 江华| 土默特右旗| 高淳县| 政和县| 巩留县| 巴林左旗| 云浮市| 沂源县| 彰武县| 无极县| 博客| 穆棱市| 哈巴河县| 寻甸| 饶河县| 漯河市| 方城县| 中超| 延川县| 洛浦县| 永昌县| 嘉峪关市| 封丘县| 天等县| 平度市| 砚山县| 罗平县| 南川市| 普兰店市| 玉龙| 南投县| 溧水县| 肥乡县| 丹阳市| 上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