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062賣父求榮
- 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 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 2121字
- 2025-07-16 12:00:00
赫連勃勃做了決定,大臣們不敢違背,當即討論起了應該如何與晉軍交戰。
大將軍赫連力俟提獻策道:“天王,劉義真必定知曉了我軍的窘境,臣以為不妨假裝撤軍,劉義真年輕氣盛,定然追擊,我軍可于半道設伏,必可破敵。”
赫連力俟提不僅是胡夏的大將軍,同時也是赫連勃勃的兄長,封魏公。
然而,赫連勃勃對赫連力俟提的計策嗤之以鼻。
劉義真決心收復嶺北,這件事情,他的親信知道,赫連璝也知道,但是赫連勃勃并不知道。
自始至終,在赫連勃勃的認知里,劉義真北上只是為了與自己爭奪渭北。
嶺北地勢險要,他不認為劉義真膽敢覬覦。
既然劉義真的目標是收取渭北,如果夏軍主動撤軍,他能夠輕易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就絕不會冒險追擊。
即使追擊,可能也只是做做樣子,遠遠跟在后頭,將人禮送出境,美其名曰:驅逐。
如果劉義真不上當,這偽退也就成了真退。
赫連勃勃解釋了其中道理,說道:“義真小兒志在世子之位,能夠收取渭北已是大功,又怎會畫蛇添足。”
眾人無不頷首,唯有赫連璝與叱干羅引心中暗笑,區區一個渭北,如何能滿足劉義真的胃口。
赫連勃勃否決了假裝撤軍的提議,又不想與劉義真正面會戰。
這種正面會戰就算贏了,大概率也是慘勝。
所以,還是只能打伏擊。
赫連勃勃沉吟道:“此戰,需以詐敗誘敵。”
詐敗不同于偽退,赫連勃勃認為,如果劉義真誤以為夏軍打了敗仗,大概率會想要趁機擴大戰果,而不是放任夏軍逃回營寨。
就算劉義真不上當,還可以回營再作計較。
他再度看向了赫連力俟提,喚道:“大將軍。”
“臣在。”
“明日你引一支兵馬南下挑戰,許敗不許勝,務必引誘晉軍北上追擊,寡人會在途中布下口袋陣,一舉圍殲追擊之敵!”
“臣領命!”赫連力俟提一口答應下來,卻又道出自己的疑慮:“天王,臣擔心劉義真不肯出營交戰。”
赫連勃勃笑道:“義真小兒如何知道寡人營中尚有多少余糧,能夠堅持多少時日,他敢賭寡人的糧道不能恢復暢通嗎?放心,這一戰,義真小兒同樣耗不起。”
“天王英明。”眾人齊聲恭維。
赫連璝也跟著露出了笑容,只是除了叱干羅引,不會有人知道他在想些什么。
......
飛騎軍大營。
劉義真早已知曉了新平郡易主一事,雖然高興,但這份喜悅并沒有維持太久。
他在等著赫連勃勃的反應。
如果赫連勃勃能夠果斷的拋棄輜重,輕兵疾行,劉義真也只能看著他遠遁。
“赫連璝,來點作用啊,千萬別讓赫連勃勃跑了。”劉義真暗自祈盼道。
深夜,晉軍斥候帶回一個鮮卑人,正是叱干羅引之子叱干彥義。
“桂陽公,這是太子密信,機不可失,還請桂陽公切莫遲疑。”
叱干彥義雙手將信奉上,杜驥接過后,轉交給了劉義真。
劉義真看了眼信封,確認是赫連璝的筆跡,連忙拆開,看到信上詳細記載了赫連勃勃的作戰計劃以及軍事布置,劉義真心里的石頭終于落了地。
“尊使一路辛苦,還請回稟大夏太子,明日赫連勃勃必死無疑!”劉義真信心爆棚。
兩軍交戰,晉軍提前知道了夏軍的詳細布置,焉有不勝之理。
叱干彥義聞言,拱手道:“太子有一不情之請,愿與桂陽公結為香火兄弟,此戰后,兩家修好,永不交兵。”
赫連璝見赫連勃勃沒有果斷撤軍,已經開始在為將來做打算了。
劉義真短時間內是沒有能力遠征朔方,但不代表以后都不來打他。
有人把信義看得重如泰山,也有人視如草芥。
赫連璝也不是第一天與劉義真打交道了,清楚對方屬于前者,而非后者,因此想要劉義真的一個承諾。
劉義真卻有些猶豫,他倒不是擔心以后沒有借口占據朔方,就算自己不與赫連璝交兵,北魏難道就會放過身邊的肥肉?
赫連璝抵擋不住,早晚向他求援,自會淪為附庸,劉義真未來有的是機會與理由吞并胡夏。
他猶豫,是因為赫連璝的名聲。
眾所周知,晉朝不講忠義,以孝治天下,赫連璝賣父求榮,名聲肯定不會好。
跟這樣的人結兄弟,只怕會遭人非議。
但轉念一想,自己如果能夠平定關中,赫連璝其實功不可沒。
先是在寡婦渡送了一波大的,如今又為他提供了襲斬赫連勃勃的機會。
借用后世的一句玩笑話,慶功宴上,赫連璝不來,誰都別想先動筷子。
‘罷了,寄奴必能知我難處。’劉義真心道。
眼下,安撫住赫連璝才是關鍵,免得橫生波折。
想明白這些,劉義真不再猶豫,笑道:“我與太子本是同姓,祖上也是遠親,如今太子要與我結為兄弟,義真豈能推辭,此戰之后,我當設置祭壇,與太子歃血為盟,永不背誓。”
赫連璝的先祖迎娶過漢朝的宗室女,被賜姓劉,勉強說句二人祖上是遠親,其實也并不為過。
叱干彥義聞言大喜,他親往晉營送信,為的就是這件事。
如今劉義真答應下來,他對赫連璝也能有個交待了。
劉義真讓杜驥代他禮送叱干彥義,而后迫不及待地召集心腹將領們商議。
“府主!下吏愿領精騎,襲斬赫連勃勃!”傅弘之主動請纓。
王鎮惡、沈田子并未與傅弘之相爭。
斬首行動,需得迅捷如風,肯定要用騎兵,并且要有勇將帶頭,陷陣廝殺。
王鎮惡智勇皆備,但他的勇,是指敢于冒險,其實王鎮惡的騎術一般,射術也很差勁,并非是沖鋒陷陣的戰將。
沈田子倒是一員戰將,但是馬上功夫遠不如傅弘之。
劉裕初入長安時,為了耀武揚威,就曾讓傅弘之穿著寬綽的官服在馳道上策馬疾馳,他的騎術,引得圍觀的數千胡人無不驚嘆。
劉義真見諸將并無異議,而且,他自己也本就屬意要由傅弘之來執行斬首行動,當即頷首道:“此戰關系重大,還請傅司馬努力,為我擒殺赫連勃勃!”
“府主只管靜候佳音!”傅弘之拍著胸脯,信誓旦旦。
(感謝玉天軻獻出的200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