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004各有各的心思
- 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 夏天就是要吃西瓜
- 2072字
- 2025-06-17 16:08:01
劉義真心潮澎湃地走出了傅弘之的帥帳。
果然,權力就是男人的春藥。
沈田子、傅弘之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可在自己訓斥他們時,二人連大氣都不敢喘。
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目前還是狐假虎威,借的劉裕的勢。
劉裕尚在,劉義真自然可以頤指氣使,但在劉裕百年之后,誰又能庇護他。
歷史上,劉裕死后,謝晦、徐羨之、傅亮等人殺原主,如同捏死一只螞蟻。
回想起原主的下場,劉義真稍稍冷靜下來。
還是得自己做出成績,培植黨羽,否則即使將來真的當了皇帝,也會被劉裕留下的文武大臣們任意拿捏。
宋少帝劉義符不就是沒能令大臣們滿意,而被他們聯合廢殺的么。
帥帳內。
劉義真走后,沈田子憋了一肚子話,正要開口,傅弘之搶先道:“夜已深,敬光早些回去歇息吧。”
至少在今晚,傅弘之不愿再與沈田子交流。
什么若有罪責,沈某一人承擔,你沈田子擔得起嗎!
沒錯,傅弘之確實嫉恨王鎮惡,這不假,但如果不是聽信沈田子唆弄,傅弘之又怎會配合他。
自己這一次,真的差點就被沈田子害死了,心里怎么可能沒點怨氣。
傅弘之不怕死,但害怕獲罪而死。
沈田子欲言又止,最終還是點點頭,帶著帳外的一眾親信回營。
今夜的他,同樣心緒難平。
......
自王鎮惡前往傅弘之的營寨后,王康就一直守在自家轅門外,同時派遣親信打探傅營消息,一旦聽說王鎮惡遇害,他就準備逃離關中,跑去彭城向劉裕告狀。
后來得知劉義真也跟著入了傅營,以為沈田子等人是奉令行事,甚至有了連夜去往平城(山西大同),投奔北魏的心思。
直到確認王鎮惡安全出營,王康這才撤去了轅門外的駿馬,安心在此迎候兄弟。
王鎮惡遠遠望見了王康,他走馬上前,得意道:“三弟,先前你說有人要害我,如何,我這不是安然無恙的回來了嗎?”
王康無言以對。
大哥王基打圓場:“三弟也是關心你的安危,才會攔著你去議事。”
王鎮惡點點頭,關心則亂嘛,他同樣明白這個道理。
只見王鎮惡翻身下馬,握著王康的手道:“走吧,隨我入營。”
王康這才嶄露笑顏。
回到帥帳,王鎮惡與眾兄弟提起今日之事,也不忘稱贊劉義真幾句。
今日劉義真又是獻計,又是主動夜宿他的營寨,幫他澄清流言,王鎮惡對此子確實生出了幾分好感。
但王康眉頭緊鎖,沉吟不語。
王鎮惡疑惑道:“三弟可有不解之處?”
在場都是自家兄弟,王康也不隱瞞:“桂陽公私奔,段宏為追回他,只怕沿途不敢休息,卻依然未能趕上,可見桂陽公此行之急切,弟以為,桂陽公只怕另有用意。”
王康不是劉義真的僚屬,因此以他的爵位代稱。
眾人也都感覺到有點不對勁,王基猜測道:“或是擔心被段宏追回,故而一路急行。”
王康出言反駁:“縱是被追上,段宏還能將桂陽公綁回長安?”
王鎮惡暗暗點頭:自己都拿劉義真毫無辦法,何況段宏,就算段宏追上了他,可劉義真執意前來,段宏估計也只能跟著。
王基又猜測道:“方才二弟提及桂陽公在帥帳獻策,莫非是為了此事?”
王康還未開口,王鎮惡便搖頭道:“獻策而已,只需書信一封即可,又何必親至。”
說罷,看向王康:“三弟,你又有何看法。”
王康道出自己的推測:“桂陽公不顧勞累,疾馳而至,只怕是聽說了軍中謠言,而阿兄與沈田子關系不睦,且曾當眾譏諷他畏敵不前,沈田子此人心胸狹隘,弟以為,桂陽公是擔心沈田子借機報復,特地趕來勸阻。”
王鎮惡沉吟不語,王基啞然失笑:“三弟又在危言聳聽。”
王康卻道:“桂陽公既然要夜宿阿兄營寨,為何不與阿兄同歸,卻要留在傅弘之的帥帳,是有什么事情需得避著阿兄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聽王康這么一分析,王鎮惡已是信了七八分。
不過,不管劉義真與沈田子、傅弘之密議了什么,王鎮惡都確信他對自己沒有惡意。
否則,自己絕對走不出傅弘之的營寨。
只怕是真的在勸說沈田子放下私怨,共濟國事。
王基也同樣理清了思路,喜道:“桂陽公愛護阿弟,兄為弟賀。”
其余諸弟也紛紛向王鎮惡道賀。
王鎮惡喜形于色。
但高興之余,又有點擔心,擔心劉義真賴在前線不走。
行軍打仗,最忌令出多門。
劉義真不在,王鎮惡便是毋庸置疑的主將,雖與沈田子、傅弘之關系不睦,但二人如果違抗軍令,就算在陣前斬了他們,他們也沒處喊冤。
可一旦劉義真執意不肯回去,擬定方略的時候,倘若王鎮惡與沈田子等人的意見相左,而劉義真又支持沈田子等人,那么數萬將士該聽誰的命令?
反正不是聽他王鎮惡的。
‘無論如何,都得將小兒送回長安。’
王鎮惡暗下決心。
......
劉義真走入王鎮惡的軍營,入目所見,漢人少之又少。
關中戰亂多年,漢人本就不多,幾乎都托庇于士族豪強,為其佃戶、部曲。
而后秦的軍隊主要是以羌人為主,還有部分各族胡人,漢人并不占多數。
不過,幸有前秦苻堅、后秦姚興相繼推行漢化政策,關中的胡人大部分都能說漢話,甚至有些還識得幾個漢字。
王鎮惡親自為劉義真帶路,一路上,二人有說有笑。
行至睡帳,劉義真主動提議:“有勞司馬為我安排宿衛。”
劉義真自己的親隨與衛隊跟著他跑來劉回堡,已是困頓不堪,哪能再讓他們守夜。
“此事易耳。”王鎮惡一口應下。
這其實也是劉義真在向軍中將士彰顯自己對王鎮惡的信任。
相信今夜過后,關于王鎮惡欲反的謠言也該消停了。
王鎮惡沒有過多的打擾,安排了戍衛后便匆匆告退。
但劉義真卻睡不著覺,他在思索,如今王鎮惡、沈田子未死,必然會改變晉夏之戰的走勢,自己又該如何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