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少他媽廢話,名單上有你!
- 明末:落榜美術生穿越崇禎
- vivo五十
- 2105字
- 2025-07-02 19:20:00
此話一出,屋內眾人眼中陡然射出精光。
閣老施鳳來最先開口詢問道:“可曾知曉皇上外巡的目的地是哪里?”
剛剛開口的那名官員冷哼一聲:“陛下天威難測,連這次出宮之事我等都沒事先得到一點消息,更何況外巡之事?”
這時,有一名福建籍官員開口道:
“雖無法得知陛下外巡的目的地是哪里,但我等亦可通過最近陛下所為和各項朝事中提前窺探出一二。”
此言一出,眾人也是皆目光平靜的轉頭看向他。
這人也是在品了一口江南上貢來的香茗后,不緊不慢的說道:“如今國庫空虛朝政危急,陛下剛上任就抄了不少人的家。”
“光從錦衣衛那里抄出來的銀子,就有二三百萬兩之多。”
“但這些銀子說白了,連遼東欠的餉銀都補不上來,更別提其他省份的虧空。”
“然而陛下雖有雷霆手段,卻也無法一直通過這種方式來補充國庫,所以我猜測......”
“陛下外巡的最終目的地,極大可能是江浙或是東南沿海一帶。”
說到這里。
這位官員便不再往下說去,而是繼續品起了杯中的香茗。
眾人也是立馬會意,明白了話里的意思。
一直抄家終究不是辦法,想要從根本上解決財政問題,還是要靠一個健康的稅收。
而大明中最為富庶、能提供最多稅收的區域,莫過于江浙及東南沿海一帶。
皇上這些天來的各種動作,在這種推測下似乎也有了合理的解釋。
訓練內操、控制錦衣衛、抄家弄銀子......其最終目的便是為了到江南改革稅收。
可江南一帶的稅收,是你一個剛登基不過月余時間的皇帝能動的嗎?!
知不知道即使是太祖和成祖,也不敢對這些地方把事情做的太過?
眾人中施鳳來最先表態:“既然如此,明日我便修封家信,著親信快馬送回浙江家中。”
另外幾位官員也在此刻頷首附和道:“我等也一樣。”
眾人雖未明說,但其實意思已經再明顯不過。
只要皇上敢來,那就別回去了。
落水失火,總有一種死法適用于大明天子。
真以為八百親衛就能橫行無敵了?!
說實話,他們也不想將事情做的太絕。
如果皇上只是在京城內搞搞事情,那即使是一日殺百官之事,他們也認了。
因為把皇帝整死,并不是嘴上說說就能輕易做到的,這需要付出極大的代價。
而且那些史書上也總是會不可避免的,留下一些供后人浮想聯翩的蛛絲馬跡。
但外巡江南這樣的行為。
已經和普通的爭權奪利,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受影響的不只是某個閣老、某個位高權重的官員、某個傳承了百年的世家豪族......
而是整個階級!
階級斗爭,從來只有你死我活。
難道僅憑你是大明朝所謂的皇帝。
我們就要交出世世代代憑借著【汗水與努力】,方才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所有財富與權利嗎?
白日做夢!
一時間。
幾位南方籍貫的官員們互相望著對方,極為默契的點了點頭。
而首輔黃立極卻沒在此刻加入其中。
他看了另一位內閣閣老李國普一眼,繼而緩緩搖頭說道:“恐怕事情并未像你們說的這般簡單。”
剛才發言的那位福建籍官員看了黃立極一眼,陰陽怪氣道:“哦?!那黃首輔有何高見?不妨說說看。”
合作歸合作,陰陽歸陰陽,兩者不沖突。
黃立極淡然開口道:“剛才諸位說的這些事情,以皇上的城府,又豈會沒有想到?”
“況且江南距京城足有千里之遠,陛下恐怕不會冒這么大的風險。”
那人插嘴道:“黃首輔是說皇上不會舍近求遠咯?”
黃立極與李國普對視一眼。
他們二人,都來自于河北世家。
河北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距離京城更近,恐怕皇上會先挑近的動手。
河北雖遠不如江南富庶,但更安全也更快捷。
一番比較之下,河北似乎已然成為皇帝外巡的最優選擇。
一眾南方籍貫的官員并未再接過話茬,他們的態度很明白:
這是你們北方的事,我們既不會幫忙也不會添亂。
黃立極和李國普倒也沒什么不悅。
既然已經猜到皇帝或許會來,那他們也提前做好準備便是。
于是乎。
隨著皇上有可能外巡的事情商討告一段落,諸位老者也是終于有了吃飯的心思。
房間里的氛圍頓時輕快了許多。
至于其他皇帝可能會外巡的省份,他們則連想都沒想了。
陜西、甘肅、山西、遼東......
站在當權者的角度出發,是不可能去這種極其兇險還沒油水撈的地方的。
......
就在各方人馬還在絞盡腦汁揣測圣心的時候。
錦衣衛正在默默抓人。
“大人!冤枉啊大人!小人可從來沒干過什么違法亂紀的齷齪事啊!!”
“少他媽廢話,名單上有你!”
接著劈里哐當一頓拳腳伺候,這就是錦衣衛辦差的流程。
至于有沒有遇到什么反抗?比如說那些打手夠多的大型幫派。
若是放在前些日子。
讓他們這些底層校尉去拿人,那搞不好挨揍的真會是他們。
但現在皇權的威嚴已經深入人心。
民間都在傳新皇極其嗜殺,哪天沒睡好覺都要拉幾百人過來殺著玩。
再加上他們這一身代表著部分皇權的飛魚服繡春刀,哪個不長眼的敢反抗?
況且這些地痞惡霸心中也大概清楚。
這只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罷了。
老老實實回去挨頓板子,過段時間打點下就又能出來作威作福了。
真要反抗了,那不成反賊了?!
所以僅憑一隊錦衣衛,往往一下子就能抓回來幾十名犯人。
不過嘛。
要抓的人那么多,肯定也會有幾個骨頭稍微硬點的。
比如說一家名為“一賜樂業(猶)”錢莊的掌柜。
這家錢莊干的是九出十三歸的高利貸行當,同時還經營賭坊。
這么多年來,不知害了多少百姓家破人亡。
當然,敢干這種買賣,背后肯定是有大人物撐腰的。
所以當錦衣衛沖入錢莊準備拿人時,留著八字胡掌柜只是不慌不忙的笑道:
“諸位大人,小的只是做些借銀于民的行當,不至于如此大動干戈吧?”
“況且若是因為此事驚了侯爺,日后恐怕也不好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