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陛下說的掃平一切掣肘是什么意思?
- 明末:落榜美術生穿越崇禎
- vivo五十
- 2095字
- 2025-06-22 19:20:00
聽著王承恩的話,曹化淳一路上也在觀察著皇宮內的各個太監宮女。
不得不承認。
這些人所展現出的精神面貌,比自己幾年前在宮中的時候可要強太多了。
而且越靠近皇上所在的乾清宮,這種感覺便越發強烈。
自幼就在宮中長大且飽讀詩書的曹化淳,自然清楚這是如何一回事。
從玄學上來說這叫龍氣。
從現實來說。
那就是皇上越表現的英明神武,那他們這些內侍的底氣自然就與之水漲船高,最終表現在各種日常生活中。
年近四十歲的曹化淳不免有些心神澎湃。
最開始聽聞皇上登基時,身在南直隸的他除了欣喜外,還有些許擔憂。
作為陪伴皇上長大的貼身太監,他清楚皇上的性格有些......咳咳......刻薄寡恩、擔當不足,還猜忌自負。
當然了,這些都是以前的看法。
隨著真正進入皇城之內,曹化淳已經大有改觀。
而等他來到乾清宮內。
看見那些殺氣騰騰的年輕侍衛后,他便已徹底清楚剛才王承恩所說的各種改變沒有一點夸張的成分在里面。
深吸一口氣后。
曹化淳進入乾清宮之內的一間偏房。
看著坐在椅子上的少年天子,曹化淳五拜三叩:“奴婢曹化淳叩請皇上圣安,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讓曹化淳沒想到的是,皇上竟親自從椅子上站起身來將他一把扶起。
這不由得讓曹化淳一陣感動,眼眶都有些泛紅。
皇上直接將他從南直隸調進京城出任御馬監掌印太監,這本就是一種恩寵。
要知道御馬監可是宮中僅次于司禮監的職能機構,其掌印太監的職責與權力不容小覷。
如今更是親自扶他起來,這更是恩上加恩了。
感動之余。
曹化淳也不忘將一封書冊呈在朱由檢面前,這里面都是他從南直隸來的路上連夜寫的有關如何治理御馬監的經略。
看著這位原身記憶中熟悉的舊人,朱由檢接過冊子翻了翻。
策論這玩意實際沒多大作用,真正能不能成事還是要看具體執行人員的能力。
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個方案,不同的人去處理就是會產生不同的結果。
這是朱由檢親身經歷過無數次的。
全盤接收了原身記憶再加上前世經驗的朱由檢,自然知道曹化淳能力不俗,勝任這個職位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于是朱由檢在看了幾眼后冊子后便將其放下。
此時。
曹化淳正在悄悄的打量著剛登基沒多久的皇上。
皇上身體上的變化倒是不大,只是面容堅毅了些,身姿更挺拔健碩了些。
但整個人的氣勢卻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是坐在那兒就隱隱散出一種懾人的威壓。
看見皇上放下手中冊子,坐在繡墩上的曹化淳也是趕忙坐正了身體。
“你提的這些建議朕看了,都很不錯,但具體實施時還是要更加小心謹慎才行。”
“奴婢明白!”
“除了御馬監外,朕還有件差事需要你去辦妥。”
曹化淳趕忙撩起衣服跪地:“請皇上明示,奴婢一定照辦,萬死不辭!”
“提督錦衣衛。”(非直接出任錦衣衛指揮使)
聽見這五個字,曹化淳難以避免的出現些許表面上的慌張。
他不是為自己慌的,而是為皇上。
熟讀史料的曹化淳清楚的知道,錦衣衛名義上作為皇帝手里的一把尖刀。
實際則只有雄才大略如太祖、成祖皇帝,才能將其牢牢握在手里。
武宗倒也嘗試通過親信太監劉瑾來間接控制錦衣衛,但后面莫名其妙就落水了......
所以此刻曹化淳聽見皇上說起錦衣衛的事,連聲音都不禁變得干澀起來:“陛下,錦衣衛之事.......”
朱由檢擺手打斷曹化淳:“朕知道你在想什么,不過你不必為此憂慮。”
朱由檢不是出言寬慰,而是真沒把這事放在心上。
如果連這種簡單的小麻煩都解決不了的話,那還談什么大明再次偉大?
曹化淳咽下接下來想說的話,連陛下都這么說了,那他自然要照辦。
別說現在陛下已然發生巨大變化,就是之前的陛下讓他去辦這件事他仍會去辦。
心中有看法歸有看法,但這并不妨礙他的忠心。
吞了口唾沫后,曹化淳穩住心神,跪地叩首道:
“奴婢遵旨,只是錦衣衛之事實非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短時間內恐怕難以有所成效。”
“放心,朕會為你掃平一切掣肘,到時你放心辦差便是。”
......
曹化淳從離開乾清宮后,一直到當天深夜都還在皺著眉頭沉思。
陛下所說的那句掃平一切掣肘到底是什么意思?
他在那之后又和陛下說了幾句話。
但都沒能從陛下的言語和神色中收集到任何有效信息,看來陛下如今是真已經如王承恩所說的那般天威難測。
但掃平一切掣肘究竟是何意思?!
掣肘是具體指誰?又該如何掃平?
帶著這份疑惑。
曹化淳沒能在來到京城的第一天睡上一個好覺。
......
翌日。
在經過了一系列繁瑣的禮儀后。
大明皇帝終于又和文武百官一起出現在了奉天殿中。
只不過相比于上次早朝,這次的官員們明顯都老實了些許。
能來上朝的,怎么說都是高級官員了。
所以大家都或多或少的聽說了皇帝近日于宮中訓練內操之事。
雖說大家伙還不知道內操訓練的怎么樣,但至少能從這件事中看出一個名堂來。
即上次朝會時皇帝對一切事務都“再議”的態度,只不過是在隱而不發,皇帝本質上還是想勵精圖治......或者說乾坤獨斷的。
大家能走到這里都不是傻子,自然是能窺探出一番端倪的。
說起來,皇上可還真有皇上的樣子。
年僅十七歲剛登基數日的少年天子,竟然能在數百名官員面前做到喜怒不形于色——有點東西。
不過這也正常,哪個皇帝剛登基時不想乾坤獨斷?
不管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百姓,或多或少都會有過這種想法。
但往往在受到幾次打擊后便沉淪了。
眾人心中雖然這么想。
但相比于上次朝會,這次奉天殿中的官員們還是老老實實的嚴肅了許多。
沒辦法,表面工作還是要做做的。
真提到演技,那些名滿四海的戲子在這里連提鞋都還不夠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