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年末田稅
- 家族修仙:從種樹到仙族
- 仙源人
- 2320字
- 2025-06-24 12:01:00
冬季已至,寒雪茫茫。
白涇村的冬天與往常一樣寒冷。
這日村中來了些縣里的官員,村長郭文生當即召集村民前來繳納田租。
今日是縣城規定的交租日,自土匪襲村少了二十個村民后,村里便冷清了許多。
但這一天格外忙碌,各家各戶都帶著田租前來。
為首的縣官正手持厚冊,一邊念著村民姓名和田畝數,一邊點名收稅,村長則恭敬地在一旁候著。
輪到林家交稅時需繳納三兩銀子。
蘇正林見狀暗想:“林家果然不以田地為生,主要產業是紡織,其衣物在縣城銷路頗佳,田租只占小部分。至于雇工的稅收,則由縣城坊市直接收取,不必等到年末統一繳納。”
林家交完田租后,便輪到蘇家。
為首的官員頭戴黑帽,身著黑白夾襖——冬日寒冷,不似夏秋涼爽,這厚實的裝束正是官員的正式服飾。
那中年黑衣官員喚到蘇正林名字時,蘇正林恭敬上前,解開錢袋供查驗。
村長郭文生適時插話:“蘇家今年新墾了十畝荒地,已記錄在冊。”
這話意在為蘇家減免部分田租——楚國律法規定,新墾荒地可抵部分田賦,但需登記備案以備來年征稅。
縣官瞥了郭文生一眼,略作思忖后淡淡道:“今年收四兩銀子!“說罷取回一錠銀子遞給蘇正林。
蘇正林恭敬接過,隨即退下。
那幾戶空缺田稅的早已被抓到的土匪抵消。楚國對于剿匪的獎賞有著明文規定。
“今年土匪雖被剿滅,但來年的田地卻不好處置。”郭文生心中發愁。
被抓走的村民中,有的田地尚有主,有的已成無主之地。這次連同收田稅一起,清點田產。
村長郭文生將情況如實稟報,那些無主的田地自然收歸縣城所有。
即便郭文生再精于算計,面對縣城的田產也不敢貪圖分毫,只能據實上報。
黑衣官員收好賬簿,拍了拍村長肩膀道:“今年租金倒是收齊了,不過明年村中人口減少,你可得抓緊些,莫要明年收不上租子,讓你這村長換人做。“村長連忙賠笑應承,隨后恭敬送行。
待縣官離去,村民并未散去。
按村中慣例,收完田租就該發放年豬——村里還保留著這份人情味。
每年收租完畢后,都會給各家分些豬肉。
村中伙計將早已備好的豬肉分發到戶,蘇家四口人雖唐飛燕身懷六甲,但因未登記在冊,只分得四斤豬肉。
雖不多,終究是村中福利。蘇正林樂呵呵地接過,帶著家人回家了。
天氣漸冷,蘇正林的修行從溪邊轉至山林。
蟠根棲霞經在水邊草木繁茂處修煉效果最佳,但冬日溪水結冰,環境不再適宜,加之白晝縮短,修煉時間也減少了。
天黑得早,晚間除了與家人閑談,蘇通文便是在家練刀——畢竟武府招收弟子的日子就在田稅收完后的第三天。
屆時,蘇正林要送蘇通武去參加考核。
蘇正林將村里分的四斤黑豬肉交給唐飛燕,她自然明白來歷,笑道:“我這就去做頓好的,也算過個好年。”
蘇正林坐在床邊看著兩個兒子說:“今年著實不凡,先是通武重傷,后得仙術,再遇土匪卻得了銀兩,收成頗豐。”
“除了原先十畝白果樹產的上品白果,月前又收獲一批。雖有些未能售出,但可家用制藥。”
不過蘇家并未急著將藥變現——蘇正林思忖著縣城近來變故恐與戰事有關,此時賣藥不妥,倒非圖發戰爭財,而是備著應急救命。
唐飛燕的制藥手藝日益精進,所制凈血膏已與市售精品無異。
唯一令蘇正林感到困惑的就是那仙術。
按照仙人所言,澆水百日便可結出一枚仙果,但距上次結果已近百日,卻仍不見動靜。
蘇正林與蘇通文商議此事——自從跟隨張夫子學醫后,蘇通文思考問題愈發條理分明。
“通文,咱家那仙術澆灌已近百日,卻毫無反應,你可知緣由?”
蘇通文其實也有相同疑問,但他心中已有合理解釋:“或許僅澆水還不夠,就像爹爹先前那樣,需要血物祭祀。”
蘇正林并非沒考慮過此法,只是不解為何必須用血物。他不想額外花費——家中僅四口人,果子再多也是徒增存放之煩。因此仍堅持每日澆水催果。
如今百日將至,第三枚仙果卻遲遲不現。蘇正林只得嘆道:“且等滿百日再說吧,若仍不行,只得去縣城購置活畜了。”
這頓黑豬肉稱的蘇家的年夜飯。
往年難得吃上豬肉,今年卻大不相同。
伙食改善,房屋修葺,家中一派興旺景象。
唐飛燕身孕已三月有余,腹部微隆,多次請張夫子診視均言無礙。
一家人其樂融融用完年夜飯,唐飛燕卻莫名傷感起來。
“再過三日,通武就要前往武府了。雖說入府有門檻,但以通武的實力定能輕松通過,只是離家后便難相見。”
蘇通武放下筷子,拭去嘴角油漬,心中不免失落。
如今他已有180斤力量,這得益于刻苦修煉、蟠根棲霞經的輔助,以及那套仙人傳授的功法——因在林中修煉效果最佳,他將其命名為《林中吐納功》。
在這功法和蟠根棲霞經的雙重加持下,蘇通武修煉順利,無需各種輔助便已達180斤之力,遠超武府150斤的要求。
入府雖無懸念,但離鄉背井已成定局。
“父親,孩兒定會常回來看望。”蘇通武哽咽道。
蘇正林輕抿茶水,緩緩道:“通武不必掛懷,咱家自有仙緣。莫要為家事耽誤前程。”
眾人又敘談良久,轉眼便到了通武啟程之日。
蘇通武手持白玄刀,身著灰青長衫,內里仍是麻布棉襖。
蘇正林也是相似打扮,只是身后多背了個大竹筐,裝著上品白果。
家中積蓄不多,扣除田租賦稅和日常開銷,僅余十兩銀子和近八千枚上品白果。
這次只帶了1500枚,打算在縣城變賣,為蘇通武籌措費用。
武府的花銷始終是蘇家頭疼之事——并非缺錢,而是如何穩妥變現。
去年已一次性大量出售過白果,今年只能分批售賣。
進城后,他們先租了間客棧,再由通武背著竹筐去老地方賣果。
回來后,蘇通武將所得銀兩交給父親。
蘇正林掂了掂銀子,欣喜道:“上品白果價格未跌,仍是四文一枚。”
“去武府別虧待自己,這十五兩銀子夠用半年。半年后爹再來縣城時,再給你捎些。”通武毫不猶豫地接過錢袋——這本就是家中商議好的。
隨后父子二人來到武府招待處。
這龍泉縣城中的招待處只是個臨時場所,弟子選拔時才會啟用。
屆時所有應試者都需在此集合,由招待處統一送往試煉之地,親屬不得隨行。
此時招待處人不多,多是帶孩子來提前探路的家長。
其中一人卻是引起了蘇正林和蘇通武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