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北上序曲與暗流涌動
書名: 重生香江:從碼頭小販到世界首富作者名: 五代唐神本章字數: 1727字更新時間: 2025-06-17 07:25:33
收拾完香港的殘局,陳遠的目光堅定地投向北方——內地。1981年初春,他帶著精干的團隊(核心成員包括林婉柔,蘇雨晴也以“考察投資”為由軟磨硬泡地跟來了),踏上了北上的旅程。第一站,便是改革開放的前沿——廣州和深圳。
在塵土飛揚、百廢待興的深圳特區,陳遠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熱情接待。簡陋的會議室里,墻上掛著巨大的規劃圖。陳遠指著地圖,語出驚人:“王書記,這一片靠近未來的羅湖口岸區域,我全要了。5000畝,第一期投資,5億港幣。”
“五…五千畝?五億港幣?”在場的官員們倒吸一口涼氣,這個數字在當時的深圳簡直是天文數字。
“沒錯,”陳遠語氣篤定,“這里將建起一座集電子產業園、高級寫字樓、酒店、購物中心和配套住宅于一體的‘未來之城’。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遠見科技新城’。”他描繪的藍圖,遠超當時官員們的想象:標準化廠房、研發中心、員工公寓、甚至配套的學校和醫院……這哪里是工業區,分明是一座現代化城市的雛形!
王書記激動得聲音發顫:“陳先生,您……您這手筆太大了!我們一定全力支持!”巨大的政績和實實在在的外匯投資,讓特區領導層喜出望外。
陳遠笑著補充:“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新城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道路、水電、通訊,我希望由我旗下的‘遠達建設’來負責承建,當然,會嚴格按照國際標準和政府規劃進行。”這既是為了控制質量和進度,更是為了將這條產業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未來內地龐大的基建市場,他已提前落子。
奠基儀式搞得風風火火,陳遠在荒地上意氣風發地鏟下第一鍬土,鎂光燈閃爍。蘇雨晴穿著利落的褲裝,站在他身邊,笑容明媚,仿佛也參與了一項偉大的事業。林婉柔則在一旁高效地協調著各項事務,安排記者采訪,與地方政府對接細節,冷靜而專業。她似乎將匿名信的事情暫時壓下,全心投入工作。
然而,暗流從未停止。香港方面,愛德華·肖恩并未閑著。他利用怡和殘存的海外關系網絡,特別是其在倫敦金融城的舊勢力,開始編織一張針對陳遠的網。他秘密聯系了幾家對陳遠快速崛起感到不安的英國老牌財團和媒體,散播謠言:
*“陳遠的內地投資是洗錢和轉移資產!”
*“他的資金來路不明,與灰色地帶關系密切!”
*“投資深圳是政治投機,風險巨大,將血本無歸!”
這些謠言通過一些西方通訊社和財經小報散播,試圖在國際投資者層面制造對陳遠的不信任感,為他未來的全球融資設置障礙。
與此同時,林婉柔口袋里的那張寫著“翠華餐廳”地址的紙條,像一塊燒紅的烙鐵。在陳遠和蘇雨晴參加地方政府晚宴的一個晚上,她獨自一人,穿著低調的便裝,走進了銅鑼灣喧囂的翠華餐廳。
靠窗第三桌,坐著一個其貌不揚、穿著夾克的中年男人,正是“阿杰”。他看起來像個落魄的私家偵探或小報記者。
“林小姐,很準時。”阿杰推過來一杯奶茶。
“東西呢?”林婉柔沒碰奶茶,聲音冰冷。
阿杰遞過來一個薄薄的牛皮紙文件袋:“定金一萬,事成后再付兩萬。這里面是你想要的‘真相’的一部分。更多的,看你表現。”
林婉柔打開文件袋,里面是幾份看似普通的文件復印件:
*一份是她父親當年巨額債務的詳細清單和債主信息(其中一些名字讓她心驚)。
*一份是陳遠在她入職前一個月,委托一家知名國際調查公司進行“高管背景深度核查”的確認函,服務范圍包括“財務狀況”、“家庭背景”、“潛在弱點評估”。
*一份模糊的銀行流水截圖,顯示在她父親債務即將爆發前,有一筆來源不明但數額恰巧能覆蓋主要債務的資金,短暫出現在其中一個債主的賬戶,隨后又迅速轉走,時間點就在陳遠“偶遇”她之前不久。
這些文件真偽難辨,但組合在一起,指向性極其明確:陳遠很可能早就知道她的一切,包括她最不堪的軟肋,并在她最絕望的時候,“精準”地出現,伸出了那根救命稻草。
林婉柔的手微微顫抖,臉色蒼白如紙。她強作鎮定:“這些還不夠。我怎么知道不是偽造的?”
阿杰陰笑:“你可以自己去查,以你的能力,查查那家調查公司、查查那幾個債主,甚至查查陳遠當時的銀行賬戶大額異動(雖然很難),總能找到蛛絲馬跡。或者……”他壓低聲音,“你直接去問他?看他會不會對一個‘工具’說實話?”
林婉柔猛地攥緊文件袋,指節發白。她丟下一疊港幣:“這是定金。有更實錘的證據,再聯系我。”說完,頭也不回地離開了餐廳,背影僵硬。懷疑的種子,在冰冷的“證據”澆灌下,已破土而出,帶著黑色的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