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奏折
- 犬子蘭陵王,我不靠臉吃飯
- 少天人
- 2216字
- 2025-07-23 22:29:48
“桃枝,派人去細查楊威,看看他今日所言,可有不實之處?”暮色四合,高澄望著都督府兵士遠去的背影,對身旁的劉桃枝沉聲吩咐。
楊威雖說得言之鑿鑿,但高澄心中仍存疑慮。此人即將成為他的親衛統領,執掌身家性命,哪能不查個水落石出?
劉桃枝心領神會,肅然應道:“遵命。”旋即轉身,步履匆匆地安排可靠人手去了。
隨著鑄幣詔命的正式下達,越來越多的錢范、銅料、器具在高澄的指令下,被源源不斷地運入新設的錢幣司官署。
高澄佇立階前,望著往來穿梭搬運的宮人,目光深邃。
“待到那砷礦運抵……”他心中盤算著,“此地必須嚴加戒備起來了。”
日后甲胄改良、火藥研制,高澄決定都在此處進行,所以絕不容半點閃失。
不多時,劉桃枝復命,稟報已遣人密查楊威。高澄微微頷首,翻身上馬,直奔僅一街之隔的東柏堂。
“世子。”守門家奴見是他,慌忙躬身行禮。
高澄略一擺手,徑直步入庭院。然而,今日卻不同往常——并未見元仲華如往日般雀躍相迎。
一絲疑慮悄然爬上高澄心頭。他循著廊下向內走去,只見庭院深處那株老槐樹下,元仲華竟已沉沉睡去,螓首輕枕在葉思懷中。
高澄微感訝異,不過短短數日,這丫頭竟與葉思親近到這種地步了?
“世子……”葉思見他回來,欲起身行禮,無奈被懷中熟睡的人兒所絆,只得歉然低喚。
“嗯……”似是聽到動靜,元仲華眼睫輕顫,悠悠醒轉。朦朧間辨出是高澄,只低低囈語一聲“郎君……”,便又抵不住困倦,在葉思溫暖的臂彎里沉沉睡去,呼吸勻長。
高澄眼中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柔色,對葉思道:“送世子妃回房安歇,安置妥當后,再來見我。”葉思輕聲應諾,小心翼翼地抱起元仲華,步履輕緩地退下。
庭院一時靜謐,只余風聲穿葉。高澄獨立在槐蔭之下,不知在思慮些什么,身影融入一片沉暗。
…………
“世子殿下。”葉思安置好元仲華,悄然返回,對著槐樹下的高澄恭敬行禮。
這幾日,她方知自己侍奉的竟是渤海王世子!而那位嬌憨純真的小娘子,更是尊貴的公主殿下!這認知讓她愈發謹小慎微。
“世子妃這幾日,可還安好?”高澄的聲音打破沉寂。
葉思垂首,斟酌著詞句:“回殿下,世子妃身子尚好,只是……時時念著殿下。”她說完,小心翼翼地抬眼偷覷高澄神色。
高澄面容沉靜如水,看不出絲毫波瀾。“嗯,你需盡心照料。”他語氣平淡。
元仲華的依戀,他豈會不知?只是如今東魏積弊已深,制度崩壞,如同千瘡百孔的朽木。
錢幣濫鑄、私錢橫行,便是眼下亟待剜除的毒瘤之一。
不先理清這亂麻,談何發展?這些時日,他心思大半都耗在了這上面。
“奴婢明白,定當竭盡全力服侍世子妃。”葉思連忙應承,頭垂得更低。
高澄擺了擺手,葉思如蒙大赦,悄然退入陰影之中。
書房內,燭火通明。高澄喚來侍墨的婢女,鋪開紙筆。他凝神屏息,再次強行扭轉自己那套“簡體”書寫習慣。
將先前給元仲華口述過的《西游記》故事,又往后續寫了數章。
寫完故事,他又另取一份奏折,神色轉為肅然。條分縷析地寫下關于新幣鑄造、兌換、舊幣廢止、嚴懲私鑄、官吏俸祿改制等一系列詳盡方略。
末了,高澄筆鋒一頓,又添了件“私事”。
夜色如墨,漸深漸濃。窗外萬籟俱寂,唯有燭芯偶爾噼啪輕響。
高澄擱下筆,長長舒了口氣,伸展了一下僵硬的腰背。他將寫好的《西游記》稿紙遞給一旁早已困得眼皮打架的婢女:“明日一早,交給葉思,讓她閑時讀給世子妃聽。”
婢女強打精神接過,告退離去。高澄望了一眼窗外沉沉的黑暗,倦意如潮水般涌來。
他索性不再回寢殿,吹熄了燭火,和衣臥在書房的短榻上,很快沉入夢鄉。
…………
“唔……”翌日上朝途中,高澄精神萎靡,眼下的烏青清晰可見。
“子惠!”并行的元騭側目打量,臉上頓時浮起促狹的笑意,“那女子固然顏色動人……可子惠你也需懂得節制才是。”他擺出一副過來人的姿態,語重心長地“勸誡”高澄。
高澄心知他指的是自己這副“縱欲過度”的模樣,無奈昨夜確是為公事熬神,此刻連辯解的力氣都欠奉,只能回以一個略帶尷尬的苦笑。
元騭自以為猜中,更是得意,頻頻點頭,卻也不忘伸手攙扶住腳步虛浮的高澄。
步入朝堂,高澄這副罕見的憔悴模樣,引得不少同僚側目。今日朝議,高澄罕見地沉默,并未如往常般奏對。
朝會波瀾不驚,很快結束。連御座上的元善見也瞧出了端倪。
“大都督,”元善見關切地探身,“可是身體不適?速傳御醫來為卿診治!”他語帶憂急,于公,高澄是朝堂大都督,自己理因問會;于私,高澄更是他妹夫,且是高歡長子,絕不容有失。
階下的元騭聞言,憋笑憋得肩膀微顫,暗道陛下畢竟年輕,不解此中風情。
“謝陛下關懷。”高澄強打精神回奏,“臣無礙,只是昨夜起草奏章,耗了些心神,略有困乏而已。”
元善見這才松了口氣,目光落到御案上那份奏折——正是高澄方才呈上的。
他匆匆掃視殿中:“諸卿若再無本奏,今日便……退朝?”他有心讓高澄早些回去歇息。
群臣自然樂得清閑,齊聲稱是。
元善見點頭,宣布退朝。
待群臣魚貫而出,元善見立刻迫不及待地拿起高澄的奏折,仔細翻閱。奏折前半部分,條陳清晰,力陳幣制改革之策:
限時半年于鄴城設點,按成色比例兌換新錢;期滿后舊錢一律廢止,違者嚴懲;私鑄者視同謀逆,按量定刑,最重可至梟首;告發者重賞,失察官吏連坐……
更有官員俸祿以新錢發放,可存于錢幣司等諸般新法。
元善見看得目不轉睛,時而凝思,時而恍然,忍不住低聲贊嘆:“妙!縝密!此策若行,錢法可清!”
他越看越是興奮,只覺高澄所慮深遠。待翻到奏折最后,目光觸及那行關于“私事”的小字時,元善見臉上的贊許之色瞬間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絲罕見的窘迫。
高澄竟在奏折末尾言明,下個休沐日,要帶他妹妹元仲華入宮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