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再到北京(突然接到通知,明天上架)
- 諸天:從民國道士下山開始
- 野肆茶卿
- 2110字
- 2025-07-16 11:48:12
十字路口,氣氛詭異。
顧離收劍而立,飛龍捂著脖子,張口想要說什么,但喉結被切開一道口子,他只能發出呃呃聲,最后終究支持不住,啪的栽倒在地。
“你很快,但還是不夠快。”
瞧著地上逐漸失去生機的飛龍,顧離轉頭看向不遠處,目瞪口呆的獵戶三當家,以及飛龍的那群小弟。
斬草除根,這些人也不能放過。
三當家等人,見男人看來,皆是精神一振,臉上露出驚懼之色。
而那幾個飛龍的小弟倒是有點看頭,明明害怕的要死,還是對視一眼,決然道。
“兄弟們,給飛龍大哥報仇!”
“我很欣賞你們對飛龍的情義。”顧離望著他們認真的道:“所以我會讓你們死的體面些。”
“噌噌噌!”
數柄雪亮刀身出鞘。
他們圍殺上來,速度很快,但有人更快,就見顧離足尖一掂一蹬,手中同時亮起一抹青寒的劍光,身子一俯,就像貼著地滑了過來。
“噌噌!”
劍光自下而上,一冒,一亮,兩人便捂著點破飆血的咽喉跪倒了下去。
一前一后,幾柄長刀已劈頭蓋臉的砍下,顧離足尖再點,身子凌空翻起,避開的剎那,劍刃一轉一擰,瞧不出一絲煙火氣,身旁又有兩人踉蹌著捂著脖頸處狹長見紅的傷口驚呼慘叫的翻出門,指縫間血霧噴薄。
這一下,八個人,就剩了兩個,那兩人魂膽俱喪,徹底沒了血色。
“逃!”
生死大恐怖當面,再濃的情義,也會土崩瓦解。
眼見一個照面兄弟們就死傷慘重,剩下的兩個害怕了,頭也不回的扭身就跑,這個時候,什么狗屁情義,自己活命才是真的。
顧離見狀腳下一踏,臨空翻身追上兩人,手中長劍一揮。
“噗噗!”
那兩人脖子開了口子,鮮血咕咕直冒,當場腿一軟栽倒在地,沒了聲息。
解決這群人,顧離再次轉身走去,他這次的目標是獵戶三當家。
這家伙剛剛眼見不妙想跑,四周觀戰的看客中,卻是沖出來四個大漢,把三當家直接按在了地上。
一邊按著三當家的一只胳膊,絡腮胡漢子一邊獻媚的道:“大俠,這個狗日的想跑。我們把他給您按住了。”
掃了他一眼,顧離沒什么想說的,不管是墻頭草,還是獻殷勤,賣好,都無所謂,他很快就會離開這里。
“求求你放過我。”地上的三當家顫抖著哀求饒命。
但顧離不為所動,抬劍一揮。
“噗!”
三當家身子一抖,生機消散。
抖了抖劍身上的血,但見其上血珠匯流如注,濺落在地。
顧離環顧一圈,四周的看客們,全都低下眉頭不敢與之對視。
“讓一讓,讓一讓。”
人群中忽的掀起一陣喧囂,就見客棧掌柜的帶著幾個人,押著一個大漢走過來。
大漢顧離認得,就是剛剛開賭局的那個。
迎著他疑惑的目光,掌柜的笑呵呵一指大漢,說道:“客官,這個家伙打的好算盤,接了押金卻不打算賠付,剛剛還想趁著機會跑走。不過任他精如鬼,也要喝老夫的洗腳水。被我帶人給抓了回來。”
聽他這么說,大漢臉上冷汗直冒,連忙說道:
“大俠,我沒有想跑。我是去拿錢。對,拿錢。”
說話間,他慌忙拿出一個鼓囊囊的錢袋,“大俠贏了,這是賠付給大俠的,銀子包括銀票有二千五百兩。”
接過錢袋,顧離看了眼漢子。
“按照賠率,我出一百兩銀子,應該賠付一萬兩,你現在只拿出二千五百兩,還差七千五百兩。”
“大俠,我……”漢子臉色一白,他現在身上別說七千多兩,就是一兩都拿不出來。
“行了,我知道了。”
擺擺手,顧離知道漢子拿不出來,再怎么逼迫都沒用,干脆不再廢話。
抬手噗呲一劍,卸了漢子一條胳膊,他轉身就走。
此間事了,差不多該啟程了。
不過走之前,還要去一趟煉鋒號,這兩天忙著修煉,都忘了和定安的約定。
兜兜轉轉來到煉鋒號,顧離上前敲了敲門。
沒一會。
大門被打開一條口子。
顧離笑著道:“我找定安。”
半個小時后。
他提著一把刀出了煉鋒號,定安跟在身后,臉上滿是感激。
“顧大俠,謝謝您為我爹報仇。此等大恩,定安永生不忘。”
剛剛那一會,顧離已經把定安的殺父仇人是飛龍的消息告訴了他,開始的時候定安還懵逼,去找向正求證,向正顯然是得到了飛龍已死的消息,也不再藏著掖著,把當年這事悉數告知了定安。
現在定安對顧離那是非常的感激。
顧離搖搖頭:“定安,明天我就要離開鎮子了。我們有緣再見。”
定安忙道:“明早我去送送你。”
“不用了。”
“這,好吧。”
“就這樣吧。再見了。”
告別定安,顧離就回到了客棧,繼續修煉。
時間匆匆。
第二天一早,一輛馬車駛出客棧后院。
瞧著清冷的街道,顧離一揚馬鞭,喝道:
“駕。”
馬車絕塵而去。
…………
明永樂元年(1403年)正月,朱棣正式下詔遷都北平,升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并于永樂五年(1407年)開始興建北京宮殿。
不久,奉天殿等竣工,永樂八年(1410年)朱棣至北京,便在奉天殿接受朝賀。
永樂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北京宮殿城池告成。
第二年正月初一日,便以北京為京師,遷都北京。
現如今景泰一年,也就是1450年,距離明朝遷都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經過這么長的時間,北京發展迅速,相比原本的首都南京,還要繁盛的多。
約莫是夏末秋初的時節,這天,一輛馬車風塵仆仆的隨著人流,進了城。
顧離坐在車鞍上,一邊驅使著馬兒前進,一邊打眼瞧去,就見街上鋪滿整齊的石板,兩側各種店鋪林立,酒樓、茶館、胭脂、米糧、客棧、攤販……吃穿住行樣樣齊全。
再看街上來往的行人,不說穿著華麗,但起碼整潔。
顧離拉了拉韁繩,心想還是現代好,自西部小鎮出發,馬車趕路,走走停停,速度不快,硬是走了一個半月,這才抵達北京。
慢是慢了點,但總算是抵達了。
他扭頭拉起簾子,往車廂內問道:“慧空和尚,你家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