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不軌
- 諸天:從民國道士下山開始
- 野肆茶卿
- 2440字
- 2025-06-13 11:22:40
又等了半個小時。
直到大雪停歇天空放晴,顧離這才站起身,瞥了眼吃飽喝足的同行們,他來到火堆邊拾起一塊黑炭,然后一步一步走出破廟。
出了廟,便見蔚藍天空之下,縉云縣銀裝素裹,房舍一片連著一片,街上行人匆匆而行。
縉云縣是座歷史悠久的古縣,處處充斥著歲月的氣息,然最濃厚之處,便是縣城以東七公里,位于青山綠水之間的仙都觀了。
仙都觀,又稱趙侯祠、趙侯廟、烏傷侯廟,是華夏大地上最古老的廟宇之一,迄今為止還有諸多道長在里面修行。
顧離前面也有想著去道觀求個出路,可惜此去要經過紅眼惡犬徘徊的亂葬崗,加上下著大雪,他也只能放棄,老老實實待在城內。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等到天氣好轉,肯定要想辦法去看看……
理了理思緒,顧離下了臺階,朝著城中最繁華的老街走去。
此街位于城中心,發展多年,兩側商鋪林立,當鋪、錢莊、藥鋪、雜貨鋪、飯館、賭坊遍布,人流量非常大。
那里正好是賺取第一桶金,擺脫饑餓的好地方。
心中默默盤算著,顧離加快了腳步,不一會,他就消失在了拐角處。
破廟內。
乞丐們橫七豎八躺在火堆邊,一個個瞇著眼睛,揉著鼓鼓的肚子,臉上滿是幸福之色。
這是他們幾個月來,吃過最好,最飽的一頓。
吃飽飯的感覺真好。
舒坦。
“要是能天天這樣吃上一頓,那該多好呀!”
冷不丁,有人舔著嘴說了一句話。
“牛老四,這大白天的,怎么就說起夢話來了。”
剩下的人先是一愣,隨即調侃起來,牛老四不服氣的反懟,一時間廟內吵吵鬧鬧。
“那些畜生長期吃‘想肉’,兇的狠,連活人都敢追著咬,前些日子就有兩個倒霉鬼,在城外遇到它們,被活活咬死吃了肉。我們今天趕上這一回,算是老天爺開眼了。”
“如果你真要是忍不住跑到城外,嘿嘿,那就不知道是誰吃誰了。”
瞧著這后生有些不服氣,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乞丐,一邊剔著牙,一邊嘿嘿笑道。
“三爺說的對,牛老四,別做夢了。”
“做個屁的夢,難道你們就不想天天這樣吃一頓?”
“自然想,但我們更想做吃肉的,不想做被吃的……”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
“行了行了,真要吃飽飯,我倒是有個辦法。”剔完牙的三爺抬抬手,制止了喧囂。
牛老四他們眼前一亮,麻溜爬起身湊到老乞丐邊上,追問道:“三爺,您快說說,是什么辦法?”
三爺看著周圍求知的眼神,神秘一笑道:“這辦法就是剛剛出去那小子。”
“三爺是說顧小子,他不就是一個皮包骨么,能讓我們吃飽飯?”牛老四抓了抓亂糟糟的頭發,眼神茫然。
其他人也是疑惑看向三爺,等著他解答。
三爺沒有立即回答,而是朝廟外看了看,這才低聲說道:“你們別看那顧小子平日臉上臟兮兮的,都是泥,但是經過我這段時間的觀察。我跟你們說啊,這小子其實長得不差,俊的很,要是賣給那些大戶人家,能得不少大洋呢。”
“有了大洋,我們自然能吃飽飯。”
聽了他的話,牛老四等人當即恍然,沒有絲毫遲疑、不忍,全都露出火熱之色。
不過其中一個齊腕斷了左手的男人,卻是眼珠子一轉,說道:
“三爺,您說的是個辦法,但是我們一靠近那些大戶的門前就會被下人拿著棍子趕走,就算叫那些下人傳話,人家也不會理會我們這些乞丐。”
說到這,他頓了頓,繼續道:“要說館子里的販子,我們倒是知道幾個,可以通過他們把人賣出去。但這些販子心黑的很,也有靠山,要是賣了人,對方貪了錢不給,我們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
聽著他這條理清晰的一番話,三爺暗自點頭,這人落魄前家里是做生意的,腦子轉的就是快,不是牛老四這些大老粗可比。
心中想著,三爺笑著說道:“張順說的對,不過大家不用擔心,我既然提議,那就有穩妥的門路。”
“老頭子我在這縉縣呆了八年,也不是白混的。”
“我有個老朋友,認識得有五年了,他就是做這一行買賣的,通過他把人賣出去,絕不會黑我們的錢,大家放心吧。”
聞言,牛老四等人一喜,當即追問道:“三爺,那什么時候動手?”
三爺捋了捋下巴上的胡子說道:“我中午就去找過了,不過我那老朋友下午有事,就約了今晚來看貨。放心,最遲后天就能賣出去拿到錢。對了,待會顧小子回來大家先把人綁了。”
“聽三爺的。”
“對,聽三爺的。”
看著眾人連連點頭,三爺臉上露出笑容,實則心中郁悶,其實,他十天前就去找老朋友了。
可惜對方不知倒了什么霉,右眼腫成一塊,疼的下不了地,買賣自然就做不成了。
好在經過這段時間的修養,老朋友昨天利索了不少,可以下地正常走路了。
今天中午去他家里坐了坐,正好把買賣的事商量妥了。
…………
“燒餅勒!”
“餛飩、好吃的餛飩!”
小販的吆喝聲四起。
掃過雪的街上,行人來往,大半都是蓬頭垢面,世道難,活的自然也難,但也有一些穿著體面的,他們進出著茶樓飯館、賭坊春樓,滿面春風。
大街上,就見一個穿著破舊,臉皮黝黑的少年,拿著塊木條,找了個塊掃開雪的地坐下,將木條靠在墻上。
有路人經過好奇瞥了一眼,就見木條上用炭寫了一行大字:藏石于身,找到者贈十塊大洋,反之什么都沒有。有意挑戰者先付一個大子(20文銅板)。注:民國時期,兩個大子可以買一碗豆腐、幾個炒綠豆球和一塊蛋糕。而一塊大洋能換100個大子。
看清這一句話,尤其是‘十塊大洋’,路人不自覺停下了腳步。
在這個時期,一塊大洋就足夠一個四口之家用一個月,要是節省點可以用兩個月。十塊大洋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見有人停下腳步盯著路邊的木條直看,旁邊路過的行人心中好奇順著視線看去,一見木條上的字,頓時也忍不住停下了腳步。
有一有二就有三,沒一會,顧離身前便圍了十多個人,有穿著體面的,有穿著破舊的,有老有少,有男有女。
被這么多人注視,顧離淡定盤坐在地,這份沉穩引得圍觀之人神色各異。
這時。
一個貌有三十的男人,帶著時興的眼鏡,穿的是長袍馬褂,頭發梳得一絲不茍,皮笑肉不笑的喊了句:
“你這木條上說的是真的?我看你不像是能拿出十塊大洋,不會是騙人的吧。”
顧離眼皮抬也不抬,只從身后拿出一顆拳頭大的鵝卵石,砰的一聲砸在青石板上,說道:
“我把這塊石頭藏在身上,只要你能找到,別說十塊大洋,二十塊我也有,當場就給你。但前提是你得找到?”
看著石板上的白點,男人沒說話,只上前彎腰拿起石頭掂了掂,又在石板上磕了磕,確定沒有問題,這才看向顧離道:“我來試一次。”
顧離站起身笑道:“一個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