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杭州
- 諸天:從民國道士下山開始
- 野肆茶卿
- 2335字
- 2025-06-21 13:16:05
房間內。
顧離手上一動,頓時出現一些枯枝、樹根、落葉、木片,有十多種之多,散發著藥味,全都是制備好的草藥。
俗話說,醫武不分家。
大多數學功夫的人,都懂得一些醫術,只是分水平高低罷了。
道觀里羅隱師父就是此中高人,不僅會功夫,還精通醫術,這些年來,顧離練功夫之余,也會跟著師父上山挖草藥、處理草藥、翻看醫書等等,學習醫術。
師父性子淡然,但只要你肯學,他就肯教。
顧離憑著高強的記憶力,刻苦好學下來,倒也學了滿腦子的理論知識,只是實踐經驗還有些欠缺。
不過現在只是開一副治療暗傷的藥,倒是夠了,畢竟道觀里師父每過一段時間就要給一眾弟子準備滋補身體、祛除暗傷的湯藥,他時常跟在邊上幫忙,耳濡目染之下,在治療暗傷這塊,倒是有相當把握的。
將這些草藥挑挑揀揀,湊成五副藥,檢查一遍沒有遺漏,顧離念頭再一動,手上出現大半根蘿卜干。
“這可是十年的野山參,就這么用了。”肉痛聲響起。
顧離側頭看了眼身旁的小六,今早一醒來,少女臉上就一直掛著甜美的笑容,只是現在看著蘿卜干,她不由露出肉痛之色,這山參可是很難得的。
“既然說了,自然不能反悔。”顧離隨口說著話,手上動作不停輕輕一用力,便將山參一分為五,分別放在五小堆草藥內,然后再用油紙打包好。
做完這一切,顧離將五個藥包拿在手中,看著在幫小六梳頭的阿秀,說道:“我們很快就走。”
“知道了。”
點點頭,阿秀加快了動作,木梳劃過小六的長發。
這兩小姐妹日常早起就是互相梳頭,都成習慣了。
顧離昨晚睡板凳,頭發扎著,倒是不用麻煩。
“我先出去了。”
說著,他推開門走了出去。
再次來到堂屋,劉金喜還坐在板凳上,氣色好了不少。
顧離走上去,對方站起身迎接。
“三碗水煎成一碗,早中晚三次。”顧離將藥包遞了過去。
“多謝。”劉金喜感激接過。
“無妨。”顧離看著老人又道:“天也亮了,我們也該繼續上路。”
“留下吃了飯再走。”劉金喜忙道。
“不了,我們急著趕路,就不叨擾了。”顧離擺擺手。
“……”
劉金喜沉默一下,說道:“道長還請稍等片刻。”
“?”
沒說話,劉金喜轉身回了里屋,不一會又走了出來,手里拿著個油紙包。
來到跟前,他將油紙包遞了過來,語氣復雜的說道:“這是我年少時,無意得到的一本書。就是照著這本書,我才練出了一手的功夫,可惜,成也此書敗也此書,我丟了一條手臂,如今我留著這本書也沒用。便送與道長。”
看了眼油紙包,顧離搖搖頭道:“不用了,你還是留著給子孫吧,沒準……”
“江湖兇險,我不想我的子孫像我一樣丟條胳膊,他們平平安安當個普通人,挺好的。”劉金喜嘆息打斷道:“道長收下吧。這本書我以前就想著燒了,但又覺得燒了可惜,就一直拖到現在,就算道長沒來,我或許再過一段時間就要下定決心了。”
聽他這么說,顧離眉頭皺起又放松,“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隨即接過油紙包。
而這時,堂外傳來腳步聲,是小六阿秀,她們已經收拾好了。
見狀。
顧離道:“居士,那我們就告辭了。”
“道長慢走。”
在劉金喜的相送下,顧離三人出了小院,回到了大路上。
土路,常年車馬人通行,路都壓實了,雖走一步會帶起一些泥。
但現在日頭出來曬了曬,倒也勉強可以走。
一邊走著,顧離從懷中拿出油紙包,打量著。
沒辦法——
劉金喜都說到那個份上,他不接過倒顯得死板了。
不過還是挺好奇的,劉金喜本人功夫高深,電影中他曾用過單刀,也曾用過形意拳、洪拳,難道這油紙包里的就是拳譜?
“顧哥哥,這里面是什么?”阿秀小六湊過小腦袋,好奇問道。
“我也不知道,但應該是秘籍吧!”
顧離說著將油紙包打開,里面露出一本線裝書,書封泛黃,一股子書香撲鼻而來,顯然這是一本有年代的老書。
再看其封面,上面寫著‘穴位經意譜’。
顧離:“……”
小六阿秀:“……”
這跟他們所想的,差的有點大呀!
顧離翻開幾頁看了看,一會后,就明白這本書所寫的是什么了。
這本書如劉金喜說的一樣,可以練一手功夫,注意分段,練、一手、功夫。
這本書是專門講述人體三百六十個穴位和各經脈的,本身沒什么稀奇,顧離三人早年跟羅隱師父,也是學過穴位經脈的,但這本書不同的地方在于,寫的是每個穴位遭到破壞,人會怎么怎么樣,是傷,是殘,還是死。
當初羅隱師父傳授醫術時,講的都是哪個穴位可以減緩病癥、治什么病,這本書卻是反其道而行之。
有點‘毒經’的味道,專為殺人而研究穴位。
另外,這上面還配了一張藥方,只要長期浸泡就能強化雙手,然后你就可以用手指頭去戳人了,一戳一個窟窿眼的那種。
怎么說呢,給人一種點穴手+鷹爪手的既視感。
這本書對顧離沒什么用處,他學醫的,自然懂這些穴位上的事,倒是這強化雙手的配方,他有點興趣。
等到了杭州,可以去藥店抓一副,來泡上一泡。
心中想著,顧離看著身旁兩個湊著往書上直看的小腦袋,把書籍塞進儲物空間,說道:“等到了地隨你們看,現在專心趕路。”
“嗯嗯。”
三人慢慢走在路上。
…………
一九二九年的杭州,百業繁榮,達到了一個黃金時代。
洋貨鋪子掛著霓虹招牌,玻璃櫥窗里擺著瑞士手表、法國香水,穿旗袍、時髦衣裙的太太們捏著絲綢手帕挑揀貨品。
轉角處的“四海樓”茶館人聲鼎沸,跑堂的提著銅壺穿梭,一碟茴香豆配龍井茶,不過十個銅板,二樓戲臺上,評彈藝人正唱著《白蛇傳》,吳儂軟語混著茶香,聽得人骨頭都酥了半截。
街道正中間小汽車發出嘟嘟的喇叭聲,遠處的西湖上,一艘艘小船在上面行駛……
顧離長舒了口氣,看著身邊好奇四處張望的小六、阿秀,心想終于是到了,從劉金喜家出來后,他帶著兩姑娘,一路走走停停,現在這個季節,刮風下雨沒少遇到,再加上這個年頭混亂的很,路上還有劫道的,不僅要劫財,還打算劫色。
好在是練武的,手上也有盒子炮,有驚無險的渡過了。
最后一共走了十四天,終于是在今天上午到了。
放眼望去,真就兩個字,熱鬧,繁華。
看到不遠處掛著個招牌‘西湖旅館’。
他說道:
“小六、阿秀,我們到杭州了。”
“走,我們去先找個地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