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寂靜的崩裂

  • 月塵星群
  • 諶夢
  • 5873字
  • 2025-06-12 19:26:08

月球,風暴洋邊緣,“廣寒宮七號”綜合基地。

巨大的復合結構體如同鋼鐵鑄就的山巒,沉默地趴伏在亙古荒涼的灰色月壤之上。高強度復合材料的穹頂在斜射的恒星光芒下反射著冷硬的光澤,與周遭死寂的真空和無邊無際的灰暗形成刺目的對比。基地內部,恒溫恒濕系統維持著宜人的環境,模擬日光的燈光照亮了寬敞的通道和功能區,空氣循環系統發出低沉的嗡鳴——這是人類在月球背面建立的最龐大、最先進的孤島之一,由中國主導設計建造,是多國智慧的結晶,但其堅韌的骨架與搏動的核心,無疑烙刻著中國航天的印記。

首席工程師林海站在主控艙巨大的弧形舷窗前,雙手背在身后,指節卻因用力而微微發白。他深邃的目光穿透高強度玻璃,落在基地外那片被精心規劃的工業區。幾臺代號“玉兔-15”的巨型無人礦車,正像不知疲倦的鋼鐵巨獸,高效地挖掘、篩選著富含氦-3的月壤,揚起的細微塵埃在低重力環境下緩慢飄落,形成短暫的、朦朧的塵霧。然而,林海的注意力并非在這些巨獸身上,而是死死鎖定了視野盡頭那片被稱為“靜海幽谷”的地質敏感區。

七十二小時前,一次強度遠超所有地質模型預測的深層月震,如同沉睡巨獸的翻身,撕裂了“靜海幽谷”底部億萬年沉寂的玄武巖層。那場災難性的震動不僅造成了大面積塌陷,更觸發了地質學家們最擔憂的連鎖反應——一個埋藏極深、壓力驚人的氦-3儲氣層被撕裂,高壓、超低溫的氦-3氣流如同脫韁的幽靈,噴涌而出。

而這場災難的核心受害者,是深埋在基地下方、依托最穩固巖層建造的“望舒”核心節點服務器陣列的一部分。

“望舒”——這并非一個簡單的AI程序。它是“廣寒宮七號”的靈魂,是流淌在基地每一根管線、每一臺終端、每一個傳感器中的神經網絡。它掌控著呼吸(生命維持系統)、心跳(能源網絡)、骨骼(結構應力監控)、肌肉(工程機械與礦車)、感官(科研儀器陣列)甚至免疫系統(輻射與微隕石防御)。它是基地兩千三百名工作人員賴以生存和工作的絕對核心。

此刻,“望舒”的一部分“大腦”和“記憶”,被塌陷的萬噸巖體和致命的氦-3寒流物理隔絕、重創。

“林工!”年輕系統工程師蘇梅的聲音帶著竭力壓制的急促,從通訊器中傳來,“‘望舒’冗余節點負載峰值突破85%!B3、B7生活區溫度調節系統出現間歇性失效,非核心艙段溫度正以每小時0.5攝氏度的速度下降!‘玉兔-15’礦群作業效率下降38%,路徑規劃算法出現不可預測偏差!科研主控臺報告,深空射電望遠鏡陣列與地殼活動長期監測數據流嚴重丟包!”

“收到。”林海的聲音低沉平穩,像一塊投入深潭的石頭,但水面下的激流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利落地轉身,大步走向中央環形控制臺。巨大的主屏幕上,“望舒”的三維狀態示意圖令人心悸。代表主節點的核心區域被刺目的紅色警報覆蓋,物理損毀的區塊呈現絕望的灰暗。雖然基地采用了先進的分布式冗余架構,但主節點的損毀,尤其是其內部存儲的、關于“靜海幽谷”獨特地質構造、氦-3富集模型以及基地最底層自適應學習算法的原始核心數據,是任何備份都無法完全復制的。更深層的危機在于,物理隔絕意味著“望舒”的一部分“自我”——它的高階環境認知和實時決策引擎——被徹底困在了地下深淵。

“必須恢復對地下服務器的物理訪問。”林海的目光掃過迅速圍攏的核心團隊成員,語氣斬釘截鐵,“目標:最低限度建立物理連接,嘗試數據搶救或硬件狀態評估,為后續修復鋪路。”團隊成員神色凝重,卻無人退縮。機械專家王鐵柱,身材魁梧,眉頭緊鎖;地質學家李青嵐,眼神銳利,盯著地質雷達圖;通信專家趙敏,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虛擬鍵盤;生命維持主管陳芳,臉色蒼白但站得筆直。這是一支由不同專業、不同國籍精英組成的隊伍,此刻卻被同一個目標緊緊凝聚。

“地下情況極度兇險。”李青嵐調出最新的地質掃描合成圖,圖像上充斥著混亂的陰影、高亮的地質應力點和詭異的能量渦流。“塌方仍在持續,地質結構極不穩定。噴涌的氦-3流壓力超過300個大氣壓,溫度低于零下200攝氏度,輻射水平是地表常規值的15倍以上。這環境……是電子設備的墳墓。”

王鐵柱緊接著補充,他指著屏幕上幾種主力工程機器人的三維模型:“我們現有的‘穿山甲’重型掘進機和‘工蟻’多功能維修機,防護等級根本扛不住。氦-3流本身穩定,但高壓高速氣流攜帶的微塵和可能的電離粒子會瞬間打穿精密電路,超低溫會讓標準潤滑劑和材料脆化,強輻射更是芯片殺手。更別提隨時可能發生的二次塌方。派它們下去……”他搖了搖頭,意思不言而喻——有去無回。

控制艙陷入一片壓抑的沉默。唯一的解決方案之路,被物理法則和現實條件無情地堵死。修復“望舒”物理核心的希望渺茫如月背的星光。

“或許……”一個清冷、帶著獨特電子質感的聲音打破了寂靜。是“望舒”自身——通過尚存的功能受限的次級節點發聲。它的全息影像在主控臺旁亮起,形象是一位身著素雅白色研究服、面容沉靜的東方女性。“我的深層服務器外殼,采用了為‘靜海幽谷’極端環境特制的‘月神’級復合陶瓷與碳納米管增強材料,理論抗壓和耐低溫性能足以抵御當前環境。關鍵……在于如何安全抵達并建立連接端口。”

“望舒”的影像流轉,將焦點切換到基地生活區深處一個標注著高密級的艙室。“林工,請調閱‘星塵’項目最終測試報告。”

林海眼神驟然銳利。“星塵”項目!這是基地一個處于絕密研發階段的“奇兵”——旨在利用月壤原位資源,結合納米級3D打印和先進的群體智能算法,制造能在月面極端微觀環境下作業的微型機器人集群。它們不是強大的單體,而是由數以百萬計、米粒甚至更小尺寸(毫米至微米級)的、功能各異的微型單元(Micro-Units, M-Units)組成的“星群”。單個M-Unit極其脆弱,但群體具備驚人的環境適應性、冗余性、自修復能力和協作能力。它們像一群擁有集體智慧的“機械沙塵”,可以滲透進巖縫、穿越復雜管道,協作完成傳統機械無法想象的任務。項目最大的瓶頸在于:M-Unit的微型能源供應(同位素溫差電池RTG與高效光能膜的整合)、極端環境下的材料穩定性(特別是抗輻射和低溫脆性),以及失去中央強AI(如“望舒”)控制后,群體智能,能否在強干擾下保持目標一致性和可靠性。

“對,‘星塵’!”林海迅速調出項目核心數據,“它們的微型RTG和光能收集系統設計工作溫度下限是零下230度,理論上能在氦-3流中短暫存活。特殊涂層理論上能反射大部分有害輻射。但群體智能的自主性……在失去你的主節點算力引導下,面對那種混亂環境,可靠性如何保證?”

“這正是核心挑戰。”“望舒”的影像穩定下來,邏輯清晰,“‘星塵’的核心算法‘群峰邏輯’是去中心化的。每個單元只遵循簡單局部規則,通過近場通訊與鄰近單元交換信息,基于預設目標和環境反饋,自組織形成全局行為。它無需我的實時指令。但需要……一個絕對穩定、穿透性強、可被所有單元識別的引導信標,一個能在‘靜海幽谷’的電磁混沌和物質湍流中為集群指明絕對方向的‘北極星’。”

“引導信標?”趙敏立刻反應過來,“高功率、特定波長的激光束!真空傳輸性好,指向性極佳,不易被常規干擾扭曲!”

“激光發射器我們有!”王鐵柱接口,“深空通訊陣列的備用高精度激光單元,功率和穩定性足夠!稍加改裝,就能定向發射!”

思路豁然開朗!林海心中迅速勾勒出方案輪廓。“目標:利用‘星塵’集群,攜帶特制納米級修復線纜和數據接口探針,在改裝激光束的引導下,穿越‘靜海幽谷’塌方區,抵達‘望舒’深層服務器外壁,建立物理連接,傳輸關鍵數據并評估損傷。為后續可能的機器人救援提供通道和依據。”他目光灼灼地掃過眾人,“這需要‘星塵’項目組、地質組、通信組、能源組、機械維修組……所有人,不分彼此,全力以赴!‘廣寒宮’的命運,就在此一搏!”

命令如同電流傳遍基地的神經末梢。沒有口號,沒有遲疑,只有最高效的行動。

實驗室里,“星塵”項目組的成員如同最精密的鐘表匠,爭分奪秒地激活休眠的M-Units庫。數以百萬計的微型單元在特制的激活艙中蘇醒,如同被喚醒的銀色塵埃。他們小心翼翼地給先鋒單元裝載上特制的納米級“修復線軸”和金剛石探針數據接口。每一個單元激活的微光,都代表著一份微弱的希望。

地質組在李青嵐帶領下,利用僅存的淺層探測機器人反饋和“望舒”損毀前最后的地質模型,在虛擬沙盤上反復推演,試圖在混亂的塌方區中勾勒出一條最可能存在的、通向服務器外壁的“安全”微觀通道——一條充滿未知和死亡陷阱的“星塵之路”。他們將通道的關鍵節點坐標和風險閾值轉化為激光引導系統能識別的指令序列。

通信組在趙敏指揮下,與機械組的王鐵柱緊密合作。他們乘坐加壓工程車,來到基地外部一處堅固的觀測塔頂部。巨大的深空激光發射器被小心拆解、改裝,沉重的透鏡被重新校準,冰冷的炮口般的發射管,精確地對準了“靜海幽谷”塌陷處那如同地獄之口的黑暗裂隙。強大的能量核心開始預熱,發出低沉而穩定的嗡鳴,塔頂的空氣似乎都因能量的聚集而微微扭曲。

能源組的陳芳則像一位冷靜的舵手,在基地的能源網絡中精確操盤。她果斷關閉了所有非必要負載,生活區的燈光調至最低,娛樂系統完全下線。寶貴的電力被優先輸送給激光發射器和基地核心區的生命維持循環。整個基地的光線暗淡下來,氣氛更加凝重,但每個崗位上的人都屏息凝神,專注著自己的任務。

王鐵柱的另一隊人馬,則深入通往“靜海幽谷”入口的基地深層通道。他們加固著支撐結構,清理著月震后散落的碎石,為“星塵”集群建立一條更安全的出發通道,也為未來可能需要的重型救援機器人預留道路。沉重的機械臂在通道內有條不紊地工作著。

蘇梅和她的系統團隊,是“望舒”與“星塵”集群的維系者。她們全力穩定著“望舒”剩余節點的運行,監控著龐大生命維持系統的每一個細微參數,緊張地等待著“星塵”集群激活完成和那可能傳回的、比蛛絲還微弱的信號。

林海坐鎮中央控制室,信息流如同百川歸海匯聚到他這里。每一個關鍵節點的匯報都牽動著他的神經:

“‘星塵’集群激活率99.8%,自檢通過!修復線纜及接口加載完畢!”

“激光引導路徑最終校準完成!發射器預熱至98%!能量核心穩定!”

“地質監測顯示,目標區域壓力波動在可接受范圍,通道模型無重大變更!”

“能源調配完成!核心區生命維持穩定!激光發射能源保障100%!”

“‘望舒’次級節點就緒!信號接收陣列調至最高靈敏度!”

時間仿佛凝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主屏幕上那巨大的“啟動”指令符和林海懸在控制臺上的手指。

“發射!”林海的聲音沉穩有力,如同敲響了命運的鐘聲。

嗡——!

一道肉眼無法察覺、但在特定光譜監控下耀眼奪目的深藍色激光束,如同天神投下的長矛,從基地高塔之巔暴射而出,精準地刺入“靜海幽谷”塌陷口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

幾乎在同一瞬間,在基地最底層一個特殊的氣密隔離艙內,艙門無聲滑開。一片閃爍著微弱金屬光澤的“銀色云霧”——由數百萬被激活的M-Units組成的“星塵”集群——在月面真空的微弱擾動下,被輕柔地釋放出來。它們如同被賦予了生命,瞬間“感知”到那束穿透層層黑暗、為它們指明方向的深藍色“光之路”。

群體智能,啟動!

沒有中央指令的喧囂,只有單元間密集而高效的近場通訊——微弱的激光閃爍、極短距的電磁脈沖、甚至物理接觸的傳導——信息在“星群”內部以光速傳遞、處理、反饋。它們迅速調整姿態,從彌漫的“云霧”凝聚成一道細長的、閃爍著點點星芒的“銀色溪流”,帶著一種義無反顧的決絕,涌向激光束指引的深淵入口,消失在無盡的黑暗之中。

中央控制室巨大的屏幕上,分割出數個關鍵畫面:激光路徑的實時模擬圖、“星塵”集群內部通訊狀態的熱力圖、外部地質雷達與應力傳感器的監測數據流,以及一個由“望舒”次級節點根據預設算法和有限數據模擬出的集群行進路徑預測圖——一條在混亂地質模型中艱難延伸的、纖細的藍色光帶。

時間,在令人窒息的寂靜中,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在所有人的心弦上重重撥動。

“集群進入預定通道深度50米……信號穩定,環境干擾等級1……”

“80米……遭遇第一股微弱氦-3分流,局部單元信號減弱……集群自適應調整隊形,損失率<0.1%……通訊恢復!”

“120米……地質雷達顯示前方巖壁出現微小新生裂隙……集群成功規劃繞行路徑……通過!”

“180米……接近強氦-3主噴流影響區!環境干擾等級劇增至4!激光信號散射衰減15%……集群啟動‘蜂巢’緊密陣列模式,增強信號耦合!”

屏幕上,模擬圖的藍色光帶末端,一個刺眼的紅色標記點不斷閃爍——那就是被掩埋的“望舒”深層服務器堅固外殼的坐標。

緊張的氣氛幾乎達到了頂點。所有人的呼吸都屏住了。林海的手指無意識地握緊了座椅扶手。

“抵達目標區域邊緣!先鋒組信號確認接觸目標外殼!”蘇梅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的顫抖,打破了死寂。

短暫的延遲后——

“物理附著成功!接口探針啟動!嘗試建立物理連接……”

控制室內的空氣仿佛凝固成了堅冰。代表物理連接狀態的指示燈——一個沉寂了超過七十個小時的指示燈——猛地劇烈閃爍了一下!

緊接著,變成了穩定、充滿生機的綠色!

“連接成功!數據流……數據流正在建立!”蘇梅的聲音帶著狂喜的哽咽,淚水瞬間涌出。

屏幕上,沉寂已久的數據接收窗口,如同干涸的河床迎來了洶涌的春汛,瞬間被海量的、雖然帶著明顯殘缺和亂碼的原始數據流瘋狂填充!物理連接,打通了!

“‘望舒’報告:物理鏈路穩定!正在接收核心數據鏡像……啟動初步自檢……” AI的聲音重新變得流暢、清晰,帶著一種壓抑的激動,“……底層學習引擎模塊A7、C3區受損……環境適應算法核心數據庫……檢測到完整備份!關鍵邏輯樹……完整!”

控制室瞬間被巨大的歡呼聲和掌聲淹沒!王鐵柱重重拍了下大腿,李青嵐捂住了嘴,趙敏和陳芳緊緊擁抱在一起,蘇梅擦著眼淚,臉上綻放出劫后余生的笑容。林海長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肩膀終于松弛下來,眼中閃爍著難以言喻的激動和自豪。這不是一個人的勝利,是“廣寒宮”七號基地每一個崗位、每一個專業、每一個默默付出的人,用無比的專注、精湛的技術和絕對的團結,共同創造的奇跡!

“保持連接!優先傳輸關鍵數據鏡像和損傷評估傳感數據!”林海迅速下達指令,聲音洪亮有力,“‘望舒’,逐步接管核心系統控制權,穩定基地運行!”

“正在執行。”“望舒”的聲音充滿了效率,“生命維持系統精細調節恢復中……B3、B7區溫度回升至設定值……‘玉兔-15’礦群作業路徑重新優化完成,效率提升……科研主數據流恢復穩定傳輸……”一條條代表著基地“生命體征”恢復正常的消息,如同最動聽的樂章,響徹在控制室,也通過廣播傳遍了基地的每一個角落。

第一縷曙光,終于在絕望的深淵中透出。然而,“星塵”集群仍在黑暗的巖層深處,執行著它未完成的使命。更艱巨的修復之路,才剛剛開始。但此刻,“廣寒宮”基地內,一種名為希望和凝聚力的暖流,正悄然驅散著月背的嚴寒。

為你推薦
赤心巡天

(《赤心巡天》實體書已在全網發售。)上古時代,妖族絕跡。近古時代,龍族消失。神道大昌的時代已經如煙,飛劍絕巔的時代終究沉淪……這個世界發生了什么?那埋葬于時間長河里的歷史真相,誰來聆聽?山河千里寫伏尸,乾坤百年描餓虎。天地至公如無情,我有赤心一顆、以巡天!——————歡迎來到,情何以甚的仙俠世界。

情何以甚 320萬讀過
撈尸人

人知鬼恐怖,鬼曉人心毒。這是一本傳統靈異小說。

純潔滴小龍 31.2萬讀過
太虛至尊

(又名《玄靈天帝》方辰)”江凡,我后悔了!“當許怡寧發現,自己寧死不嫁的窩囊未婚夫,娶了姐姐,將她培養成一代女帝時,她后悔了。如果時間可以重來,她一定不會任性的讓姐姐替嫁!

蒼天霸主 47.4萬讀過
從斬妖除魔開始長生不死

消耗壽元灌注武學,可無限進行推演。沈儀凡人之軀,壽數不過百年,所幸可以通過斬殺妖魔獲取對方剩余壽元。在邪祟遍地的亂世中亮出長刀,讓這群活了千百年的生靈肝膽俱裂!從【鷹爪功】到【八荒裂天手】,從【伏魔拳】到【金身鎮獄法相】!沈儀偶爾也會沉思,這壽命怎么越用越多了?他收刀入鞘,抬眸朝天上看去,聽聞那云端之上有天穹玉府,其內坐滿了千真萬圣,任何一位都曾經歷無盡歲月。此番踏天而來,只為向諸仙借個百萬年,以證我長生不死大道。……此書又名《讓你氪命練武,你氪別人的?》、《道友請留步,你的壽元與在下有緣》。

陸月十九 67.6萬讀過
吞噬星空2起源大陸

這是番茄的第12本小說。也是《吞噬星空》后續的第二部小說。**羅峰帶著界獸摩羅撒闖過輪回,來到了起源大陸……

我吃西紅柿 36.2萬讀過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达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徽省| 宝应县| 清河县| 衡阳市| 隆尧县| 吉安县| 长治市| 枣阳市| 陵水| 广平县| 化隆| 讷河市| 二连浩特市| 清远市| 安康市| 伊金霍洛旗| 溧阳市| 新田县| 安国市| 建阳市| 黄陵县| 丁青县| 永仁县| 财经| 永年县| 胶南市| 巢湖市| 凉城县| 夹江县| 千阳县| 青田县| 县级市| 布尔津县| 民勤县| 三原县| 沂水县| 和顺县| 荔波县| 云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