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無眠
- 三國:從逃出曹營開始
- 雪客棲寒
- 2186字
- 2025-07-15 01:00:00
九月初五,天氣晴。
在收到劉備送來的文聘首級之后,曹操從使者的口中得知劉備已經全軍撤退,便下令斬了使者,然后進駐江陵城。
這一次,曹操不是第一個進城的。
當許褚將太守府清理干凈之后,曹操才在虎衛軍的護衛下,走進了江陵城北門。
一千多騎兵穿過門洞時,巨大的動靜將原本垮塌處搖搖欲墜的青磚震落在地,把曹操嚇了一激靈,差點就要掉頭了。
當天下午,丞相長史陳矯與西曹掾陳群等人清點了江陵的府庫,將人口、田地以及稅賦黃冊呈送到曹操面前。
對此,曹操沒打算細看,這些事情本就是二陳的工作,曹操只需要知道個結果就行。
眼下最直觀的結果就是,江陵城的官倉里,已經沒有一粒糧食了。
若不能及時從襄陽,甚至更北邊的宛城轉運,恐怕再過兩個月,大軍就要餓肚子了。
曹操面帶微笑,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這么說,初一夜里那場大火,果然把江陵城的糧食燒光了嗎?”
軍師荀攸拱手道:“很有可能。劉備突然撤軍,斷糧是最大的原因,城墻倒塌,壓垮了劉備最后一絲堅守的信心,自然要棄城而逃。”
曹操短嘆一聲,以手捶案,“只可惜蔡瑁、張允的水軍未到,否則定能追上劉備!”
“丞相無需擔憂,漢水不似長江曲折蜿蜒,蔡、張二人應該能搶在劉備之前抵達夏口,然后沿江而上,截殺劉備。”
聞聽此言,曹操收斂怒容,旋即下令,命人沿江收集船只,以備水軍之用。
隨著曹操這十幾萬大軍在江陵城內外鋪開,原本沉寂的城池,立刻煥發了生機,開始活躍起來。
......
華容縣南界,長江在此處轉了個大彎,由正東忽然轉而向西南,形成了一個大約六十度的銳角。
劉備全軍兩百多艘戰船,停靠在長江水道的西南一側,這里水勢平緩,可以暫時歇腳。
當天晚上的軍事會議上,劉備最終確定了分兵的計劃。
關羽、諸葛亮、趙云、關平、向朗等人領三千人乘船南下,會合江夏劉琦的水軍,在夏口駐扎,阻攔蔡瑁進入長江的企圖。
在此之前,劉備已經提前派遣陳震前往江夏,告知劉琦這一消息,讓他迅速整頓兵馬。
除此之外,其余人都跟著劉備本人,前往州陵縣,據城堅守。
當天夜里,諸葛亮獨自一人站在甲板上,負手而立,仰望滿天繁星。
周逸也睡不著覺,出來解悶,正巧碰上這一幕,便上前打了個招呼。
“孔明兄也睡不著嗎?”
諸葛亮并未回頭,而是保持著抬頭望天的姿勢,“大戰在即,糧草不濟,也不知道此去江夏,能否籌措到足夠的軍需。”
聽到這里,周逸明白為什么諸葛亮會被派去江夏,而不是留在劉備身邊了。
自出山以來,諸葛亮就接手了劉備集團的財政、錢糧等后勤事務,并且以此成為集團核心人物。
先前在江陵,也是由諸葛亮負責與太守府協調糧餉,其工作能力之強,甚至直接架空了郭永。
如果劉備有漢高之風,那諸葛亮就是蕭何之姿,這樣的安排也就不足為奇了。
“江夏也是荊州錢糧重地,想必足以供應大軍。”
諸葛亮輕嘆一聲,“半年前,孫權派人攻殺黃祖,奪取了江夏東部蘄春,下雉兩個縣,秋收減產已成定局,但眼下的情況,還得親眼見過才能知道。”
周逸本打算問問諸葛亮,為什么還要與孫權結盟,但感覺這個問題實在太蠢,便咽下沒說。
此前關羽的態度就很明確,認為孫權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攻殺黃祖就是意圖吞并江夏,然后趁著劉表老弱,一步步蠶食荊州。
怎奈人算不如天算,曹操忽然起大軍南下,短時間內,孫權企圖全局長江天險的計劃便落空了,而且還不得不與荊州結盟,共抗曹操。
這樣一來,夾在中間的劉琦就難受了。
一邊是自家叔父,在為了維護父親的基業而努力;另一邊是打著為父報仇的名義,攻占自家領地的孫權。
若非諸葛亮出奇計,將孫權的大軍引到北邊,到時候江夏境內,還不知道要爆發多么嚴重的沖突呢。
正思索間,諸葛亮忽然冷不丁的問道:“文直,前日軍議時,你曾說我軍不占‘天時’,是因為北人耐寒,我當時也附和你的說法。但這其實并非我所說的天時。”
周逸茫然的看向諸葛亮,不知道對方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見此情形,諸葛亮笑著指向空中的月亮,周逸也抬頭看去,只見上弦月如同一把梳子,嵌在繁星之間,閃耀著白光。
“下月初一,將會有日食出現!”
諸葛亮石破天驚的一句,讓周逸兩腿一軟,差點摔倒在甲板上。
難道眼前這個諸葛亮也被穿越者奪舍了?
周逸的壓抑著翻江倒海的情緒,強裝鎮定的盯著諸葛亮的眼睛,心中卻在想著,待會兒是用“奇變偶不變,符號看象限”來試探,還是唱一首《義勇軍進行曲》更為妥當。
不對,如果對方是穿越者,應該早就開始布局,輔佐路北奪取地盤,擴張勢力了,為什么還是困守新野小縣呢?
該不會是時間管理局派出的殺手,專門獵殺穿越者的吧?
諸葛亮燦然一笑,“文直不必這樣看著我,我又不是什么妖魔鬼怪!”
“那......孔明兄是如何得知日食一事的?”
見周逸說話都有些磕絆,諸葛亮搖頭苦笑,“我也知道此事過于駭人聽聞,故而沒有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原以為文直素有神童之名,應該不至于驚駭,卻沒想到還是嚇到你了。”
確實很嚇人的好吧!
不等周逸回答,諸葛亮自顧自的說道:“其實預測日食一事并不難,新莽國師劉歆就曾在《三統歷》中提出過相應的計算方法,只是鮮少有人能看懂罷了。”
“哦~~~”周逸恍然。
劉歆這個名字他還是知道的,作為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后代,劉歆不僅完美繼承了家學,而且還將其發揚光大,是西漢末年最為出色的學者。
章太炎稱其為“孔子以后最大人物”,現代史學家顧頡剛評價劉歆為“學術界的大偉人。”
但是,劉歆作為宗室后裔,卻因為郁郁不得志而幫助王莽篡權奪位,成為新朝的核心人物,與王莽一起遺臭萬年,飽受后人唾棄。
然而周逸之所以知道這個名字,還得是營銷號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