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左將軍府
- 三國:從逃出曹營開始
- 雪客棲寒
- 2146字
- 2025-07-05 01:00:00
江陵縣衙。
大堂上除了劉備之外,并沒有幾個人。
周逸掃了一眼,發(fā)現(xiàn)雖然人少,但都是劉備手下處于決策層的人物。
見到周逸來了,劉備只是招呼一聲,讓周逸盡快落座。
緊接著,諸葛亮就起身宣布了劉備的最新任命。
也就是聽到諸葛亮的這番話,周逸才醒悟過來,原來劉備一直是以這樣一個身份在行使權力的。
任命文件中排名第一位的,便是諸葛亮本人,他被任命為左將軍府長史;其次是徐庶,任左將軍府司馬。
這樣一來,對于劉備能在新野招攬人才,就能說得通了。
當初劉備從河北逃往荊州依附劉表時,身上依舊擔任著大漢朝的左將軍,豫州牧。
直到去年年底去請諸葛亮出山時,劉備自我介紹的身份依舊包含著兩個職務。
在這兩個實權職務中,左將軍作為四方將軍,在漢末官制中位同九卿,為中二千石,并且和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以及衛(wèi)將軍一樣,都有開府的權力。
因此,劉備之所以能在新野小縣,招攬到像魏延這樣,隔著數(shù)百里前來投奔的人物,就是因為其身上背著大漢左將軍的光環(huán)。
與此同時,諸葛亮與徐庶的軍事中郎將身份依舊保留,在實際職權上,兩人的分工更加明確了。
用最簡單的話來說,就是以諸葛亮總覽幕府大小事務,出征作戰(zhàn)時,則以徐庶為謀主。
當然,作為實際的決策者,劉備讓諸葛亮兼任長史,是為了讓他在后方能有足夠的權力,處理日常政務,調配軍需物資,以供應前方。
這與周逸從正史記載中所了解到的情況是相符合的,只不過在正史當中,劉備直到入川時,才讓諸葛亮“署左將軍府事”,而左將軍府的長史和司馬也另有其人,謀主也因為徐庶投奔曹操,而換成了法正。
緊接著,諸葛亮就念到了周逸的名字。
“以軍事中郎將周逸,為左將軍府兵曹掾,參贊軍事。”
兵曹掾,在眼下這個左將軍府中,排名第五,在東西曹掾之后。
但現(xiàn)如今,東西曹掾的位置是空缺的,也就是說,周逸的位次可以排到第三。
當然是不可能的!
且不說文官之中,還有孫乾、簡雍這樣的老臣,就連麋竺也對劉備大有貢獻,在幕府中的位置也是非常靠前的。
還有武將,關羽、張飛自不必說,趙云、魏延是劉備心腹,就連今天剛剛見到的陳到,其在劉備心中地位,肯定也是比周逸高上不少。
不是在說左將軍府嗎?怎么又說到劉備本人身上去了?
當然要說,沒有劉備,哪來的左將軍府?
劉備可是真正的實權派,后來稱帝,以諸葛亮為丞相時,也沒有允許后者開府治事,依然掌握著整個國家的實權。
因此職位不是最重要的,劉備的信任才重要。沒有劉備的信任,就不可能掌握實權。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周逸已經可以說是獲取了劉備的信任,并且在之前幾天里,實際掌握了兵權,指揮四千人在百里洲附近作戰(zhàn)。
這對于一個十七歲,從敵營投降而來的人來說,已經是殊為難得了。
與徐庶和諸葛亮二人一樣,周逸的軍事中郎將一職也被予以保留。
在隨后的任命中,周逸又聽到了兩個陌生又熟悉的名字。
其中,陳震被任命為議曹從事中郎,參與政事謀劃。
這位南陽出身的文官,在劉禪執(zhí)政前期,是蜀漢朝廷中經常出現(xiàn)的一位重臣,并多次出使東吳,因此被周逸記住了名字。
另一人,是被任命為中郎將的霍峻。
在周逸的記憶中,此人是在荊州淪陷之后投奔劉備的,其最亮眼的表現(xiàn),就是在劉備入蜀,與劉璋對峙時,率領幾百人堅守葭萌關長達一年之久。
在堅守葭萌關期間,霍峻不僅擊退了漢中方向,張魯勢力的進攻,還擊敗了沿嘉陵江逆流而上,試圖包抄的劉璋所部五六千人。
這種戰(zhàn)績,就如同后來駐守陳倉的郝昭,以一千多人阻擋了諸葛丞相數(shù)萬大軍的進攻。亮眼到,讓人很難忽略這樣一位軍事天才。
眼下霍峻初來乍到,之所以被任命為中郎將,是因為他在劉表帳下時就已經是校尉了,劉備順勢給他升了一級,然后暫時留在帳前。
任命宣讀完畢,話題便直接轉到周逸身上,卻并非是祝賀。
徐庶最先開口,“文直,先前主公說,留一支兵馬在外為援,是你的想法,為何又突然回城了?”
周逸聞言,掃了一眼劉備,心知這是后者借著徐庶來問的,因此不做絲毫隱瞞,“按照我之前的計劃,是要在百里洲上與曹軍周旋的,但前天那場大火,將百里洲上的蘆葦燒的一干二凈,徹底斷絕了我軍藏身于彼的可能,這才不得已退入城中。”
此時堂上除了周逸之外,只有劉備、徐庶及諸葛亮三人。
“文直以為,前夜那場大火,到底是有人故意放火,還是偶然起火?”
面對劉備的詢問,周逸只得搖頭,當時倉促撤退,根本沒有時間去查找原因,現(xiàn)在證據(jù)全都被一把火燒了個干凈,就算能回到百里洲上,也查不出個所以然了。
劉備微微頷首,旋即問了一個犀利的問題,“文直可還記得,當時你在給劉封、關平安排計策時,有沒有其他人在場?”
“當時將士們正從船上下來,翼德將軍在岸上整隊,我特意將子益二人帶到一旁暗處說話,除了文聘文叔父在身后五步之外,再無旁人。”
說到這里,周逸猛然看向劉備,緊接著嘴唇就開始哆嗦,“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劉備見狀,起身來到周逸身前,拍了拍后者的肩膀,“文直休慌,我也只是隨口問問,現(xiàn)在什么證據(jù)都沒有,肯定不能隨冤枉好人的。”
周逸的手有些止不住的發(fā)抖,連帶著嗓音也有些發(fā)顫,“多謝主公體諒。”
見堂上氣氛有些不對,諸葛亮立刻起身岔開話題。
“主公,昨日宴席之后,郭太守跟我提起一事,主公可知是什么事?”
劉備面帶微笑,“是何事?”
“郭太守雖然狀若隨意,但我觀其神色,卻不像作偽。”諸葛亮輕搖羽扇,嘴角也掛著一抹笑意,“郭太守想將其愛女許配給子益,想借我之口,試探主公的想法,不知主公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