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二橋
- 三國:從逃出曹營開始
- 雪客棲寒
- 2110字
- 2025-07-19 00:30:00
“主公可知,曹操的長子曹昂是如何死的?”
聞聽此言,劉備搖頭哀嘆,“當然知道,數年前我滯留許都時,曾見過曹子修,的確是個難得的良才,只不過死在了宛城。”
“不過,文直想問的,應該是曹操納了張繡的叔母,導致張繡反叛一事吧?”
周逸點頭微笑,“正是此事,若非曹操貪戀張濟遺孀,哪會有這等事?”
“非只如此,聽說當年攻破呂布后,曹操看上了呂布部將秦宜祿的遺孀杜氏,連同秦宜祿的兒子也一同被曹操帶回了府中。”
此言一出,劉備面色漲紅,一連咳嗽了好幾聲。
周逸見狀,還以為劉備剛才喝水嗆到了,趕緊上去幫著拍背。
然而周逸不知道的是,秦宜祿的這個遺孀杜夫人,和關羽之間還有些小故事。
劉備當時也在曹操帳下,對于這件事的前因后果都知道的很清楚。
趁著周逸給自己拍背的空當,劉備偷眼去看,沒發現周逸有什么異樣,便按下心中羞赧,沒有主動提起此事。
“文直的意思是?”
周逸越說越興奮,“我們可以借著曹操喜歡他人之妻這件事,再結合曹植的那篇賦文,以激將法,激起周瑜心中對曹操的怨恨。”
“你還沒說,曹植那賦文是怎么寫的呢?”
在劉備眼里,像周逸這樣的神童,過目不忘是基本技能。
但實際情況是,周逸只記得那兩句,還是因為《三國演義》的宣傳,周逸才特意記住的。
原文是:“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連二橋于東西兮,若長空之蝃蝀。”
聽完這句,劉備微微皺眉,“光憑這句,恐怕沒什么用吧?這不過是登臺作賦,有感而發罷了。”
“主公再聽聽改過的樣子。”周逸邪魅一笑,高聲朗誦道,“立雙臺于左右兮,有玉龍與金鳳。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
周逸話音未落,劉備就忍不住笑了出來,拿手不停的點著周逸,“文直啊文直,你可真是.......這兩句若是傳到周瑜耳中,怕是要將他氣的吐血。”
“主公以為,這樣算不算狐假虎威?”
......
周瑜大軍抵達柴桑的消息,與蔡瑁撤退的水軍,幾乎是同時抵達江陵。
這幾日,江陵城中一片繁忙,曹操并未向江陵百姓征收軍糧,反而從自己的軍糧中分出一部分,以賑濟那些在守城時丟失了產業的可憐人。
非只如此,曹操還將這些人征用為民夫,不僅管飯,還發給一定的口糧補貼,這可是開了先例的,就連之前劉備守城時,民夫也沒有這個待遇。
很顯然,曹操是想收拾人心,拉攏當地百姓,這也是他下荊州以來,一直在做的事情。
只不過之前一路慘敗,心情受到影響,在做這種事時難免有些心不在焉。
眼下終于占據了荊州的核心城市,曹操也能松下一口氣,好好休整一下,盡量以全盛的姿態,面對接下來的大戰。
長江上游,南郡西部,不斷傳來捷報。
臨沮、夷陵、秭歸、巫縣、佷山等縣紛紛望風而降,并且送來了不少可堪使用的戰船。
再加上之前下令收集、打造的,曹操覺得,很快就能組建出一支強大的船隊,可以沿江而下了。
就在曹丞相躊躇滿志的時候,許褚將被迫撤回的蔡瑁帶到了跟前。
逋一見到曹操,蔡瑁便單膝跪地,口稱“有罪”。
曹操面無表情的看著蔡瑁,“你襄陽水軍三萬余人,我盡數交給你統領,結果你卻被一條鐵索攔住了去路?”
“不光是鐵索啊丞相,劉琦的一萬多江夏水軍在長江上結寨,關羽的數千精銳虎視眈眈,我軍沒有陸上支援,故而不敢輕敵冒進,若是將這三萬水軍葬送,恐怕會壞了丞相大事。”
蔡瑁偷偷瞥了一眼曹操,然后又迅速低頭,“仲德先生說,關羽在長江上結寨,說明劉備尚在夏口上游,因此勸我回來給丞相報信,將水軍交給丞相發落。”
曹操冷哼一聲,“那你有沒有想過,你回轉期間,劉備就不會順流直下,逃到下游去嗎?”
蔡瑁趕緊應聲,“回稟丞相,我留了三千人在夏口監視關羽,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接到劉備竄逃的消息。”
“嘶~~”聞聽此言,曹操不禁皺起眉頭,吸了口冷氣,“難不成他劉備真想在這長江上與我決戰?他有這個實力嗎?”
見曹操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劉備身上,蔡瑁也開始大膽起來,“丞相,要不要現在就出兵南下,追擊劉備?”
曹操挑眉看向蔡瑁,“你剛剛撤回來,士氣還可用嗎?”
“這......”蔡瑁囁喏,“丞相考慮的是,水軍確實需要休整一番。”
“既然如此,就讓你那三萬人去津鄉水軍大營,教授北軍水上戰法和技巧,在此期間,軍餉加倍。這樣一來,既能提升北軍水上戰力,又能提振水軍士氣,豈不是一舉兩得?”
沒等蔡瑁說話,一旁聽了半天的許褚忽然出聲,“丞相高見!”
如此一來,蔡瑁也只好順著許褚的話,表示贊同。
在蔡瑁看來,曹操提出給自己手下的這三萬水軍加倍發軍餉,分明就是在收買人心。
那些大頭兵懂什么?在這亂世之中,誰能給他們一口飯吃,他們就認誰當老大,現在有人肯給雙倍的軍餉,哪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蔡瑁覺得,時間一長,自己這個水軍都督肯定會被架空,這三萬水軍,以后就不姓蔡,而姓曹了。
但方才那種情況下,他蔡瑁若是敢說一個“不”字,可能立刻就會被推出去砍了。
什么幼年好友,什么京城故交?
許攸難道不是曹操的故交好友嗎?
他蔡瑁可不想當第二個許攸,眼下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好在這三萬人中,從中郎將,到部曲督一級,都被蔡瑁安插了不少親信。
只要這些親信還在蔡瑁手中掌控著,短時間內,蔡瑁有信心將這三萬人牢牢掌握在手里。
想到這里,蔡瑁覺得,應該抓緊時間給那些親信召集到一起,吩咐幾句,同時給些好處。
就在蔡瑁起身,準備告辭的時候,院子里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人還沒進屋,急切的嗓音已經傳到堂上,
“丞相,江東水軍已經到柴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