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鳳雛
- 三國:從逃出曹營開始
- 雪客棲寒
- 2080字
- 2025-07-18 01:00:00
州陵縣衙。
周逸感覺自己不是在部署作戰(zhàn)計劃,而是在給房間里這些人上地理課。
明明一開始討論的是軍事問題啊,怎么為了區(qū)區(qū)一陣東南風(fēng),廢了這么多時間。
當(dāng)然,效果還是有的。
劉備對于周逸提出的一系列針對性的解決辦法,從內(nèi)心里是表示支持的。
只不過眼下最大的問題,還是兵力問題。
一旦曹操分兵多路來襲,眼下駐扎在州陵的這兩萬兵馬就不夠看了。
現(xiàn)在只能寄希望于周逸所說的,曹軍不耐南方水土,軍中生疫病而大幅減員了。
時間很快來到第二天下午。
剛剛吃過午飯,劉備便再次將周逸單獨叫到縣衙后堂,準(zhǔn)備根據(jù)地圖,細細盤算一下作戰(zhàn)地點。
還沒說上兩句話,門外就傳來通稟,說是徐庶回來了。
聞聽此言,劉備立刻起身,命令下人去傳召的同時,推開門前去迎接。
逋一走進前院,周逸便看見徐庶頭發(fā)散亂,身上的白袍也臟兮兮的,笑臉上難掩疲憊之色。
除此之外,徐庶身后還站著一個人,周逸從未見過。
徐庶也看出來劉備和周逸的疑惑,連忙后撤一步,將那兩人讓在身前,挑眉問道,
“主公,文直!你們可知這位先生是何人?”
周逸一頭霧水,劉備也微微搖頭。
徐庶臉上滿是激動和欣喜,“此乃周瑜帳下功曹從事,襄陽龐統(tǒng),人稱鳳雛是也!”
龐統(tǒng)?
從徐庶嘴里聽到這個名字,周逸才開始認真打量對方的樣貌,發(fā)現(xiàn)眼前這龐統(tǒng)的長相,和《三國演義》記載的“濃眉掀鼻,黑面短髯”完全不符。
硬要說的話,也就是那句“形容古怪”能搭上邊。
總的來說,龐統(tǒng)的五官屬于那種耐看型的,乍一看確實不怎么樣,多看兩眼,反而會覺得對方有一種特別的氣質(zhì)。
但龐統(tǒng)的身高確實是硬傷,連周逸都比他高半個頭。
反觀劉備,在聽到徐庶的介紹之后,也是第一時間面露驚喜,立刻上前和龐統(tǒng)見禮。
“鳳雛先生,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今得相見,備深感榮幸!”
龐統(tǒng)也拱手還禮,“皇叔過獎,今日勢窮來投,還望皇叔收留則個!”
“嗯?”
“什么?”
聞聽此言,周逸直接驚呼出聲。
這不對吧?龐統(tǒng)是徐庶介紹的嗎?
合訂本里也沒有這個情節(jié)吧?
劉備也以為龐統(tǒng)是周瑜派來的使者,跟著徐庶一起回來,商量兩家聯(lián)盟抗曹之事的,怎么會是來投奔自己的呢?
一時間,劉備不知道這是驚喜還是驚嚇,只好看向徐庶,希望后者能給出個合理的解釋。
“主公有所不知,若非士元相救,我怕是回不來了。”
“哦?”劉備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
徐庶看了看周圍,“主公,這里不是說話的地方,還是先請鳳雛先生進屋上座,如何?”
劉備這才意識到自己有些怠慢了,連忙讓開身形,請龐統(tǒng)上前,進堂上說話。
分賓主坐定后,徐庶先是灌了兩大杯白開水,隨后才將此行的經(jīng)歷娓娓道來。
“周瑜誓師出征后,我便離開丹徒,一路快馬加鞭,結(jié)果在柴桑,被幾個東吳士卒以奸細為名,將我與李進二人抓了起來。”
聽到這里,劉備和周逸并沒有打斷徐庶,而是聽他繼續(xù)往下說。
“被關(guān)進柴桑大牢的第二天夜里,鳳雛先生便來了,我對他傾慕已久,故而勸其棄暗投明,與我一同來見主公。進了江夏界,碰巧遇到劉琦帳下的水軍,才知道主公已經(jīng)到了州陵,我們便取道天岳山,往這邊來了。”
看似輕描淡寫的幾句話,周逸卻能體會到其中的心酸。
畢竟他當(dāng)初也是從曹操那里一路逃出來的,那種感受周逸這輩子也不想再體驗了。
徐庶話音剛落,劉備便起身離座,來到龐統(tǒng)身前,深深鞠躬,“若非先生相救,元直休矣,請受我一拜!”
見狀,周逸和徐庶也都跟著上前,一起朝龐統(tǒng)鞠躬。
龐統(tǒng)跪坐在席上,巋然不動,捋著短須笑道,“皇叔太客氣了,我并非為了救元直,而是為了自救。”
隨后,徐庶便將那天晚上在牢獄中,規(guī)勸龐統(tǒng)的那番話簡要的說了一遍。
當(dāng)聽到周瑜不能容人時,劉備大驚失色,“若真是這樣,那江夏就危險了,荊州也將陷入險地。”
周逸還沉浸在徐庶那句“高帝有白登之圍,光武有昆陽之險”之中,根本沒有意識到劉備這番話的意思。
“皇叔猜的不錯,周瑜的三萬大軍,并沒有北上伐魏,而是沿江而上,奔荊州來了。”
“轟~~”的一聲,仿佛一聲炸雷在眾人的耳邊炸響。
就連徐庶也是剛剛才從龐統(tǒng)口中得知這個消息。
對于劉備集團來說,這無異于一個晴天霹靂。
此時此刻,周瑜放棄攻打合淝,反而提大軍西進,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荊州。
周逸猜測,這位東吳大都督就算是要前來結(jié)盟,肯定也要借著兵力優(yōu)勢,占據(jù)聯(lián)盟的主導(dǎo)地位,以方便日后劃分地盤。
這是所有人都無法接受的,尤其是周逸。
布局了好幾個月,不就是為了能讓劉備集團不至于受制于人,進而能夠有足夠的地盤,完成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的設(shè)想嗎?
想到這里,周逸不顧禮節(jié),直言不諱的問龐統(tǒng)道:“鳳雛先生,冒昧問一句,你最后一次見周瑜時,他在何處?”
“想必足下便是燒了曹軍三把火的周逸周文直吧?”龐統(tǒng)站起身來,朝周逸拱手,“先前聽說足下尚不及弱冠,我還以為是元直兄誆我,今日一見,果然是名不虛傳,實在是令在下佩服的緊!”
周逸聞言,也只好拱手還禮。
緊接著,周逸又面向劉備,“皇叔果然胸襟寬廣,知人善任,若換做是我,恐怕沒有皇叔這個氣魄!”
“鳳雛先生言重了!文直自任軍師以來,多有奇謀,屢立戰(zhàn)功。文直心如鐵石,我只不過是用人不疑而已,文直能有這番成就,都是他個人的才能。”
劉備說完,緊接著又朝龐統(tǒng)拱手,“承蒙鳳雛先生不棄,備愿拜先生為軍師,匡扶漢室,共襄大業(yè),不知先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