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大一統理論
- 科技帝國從穿越三體開始
- 西門要吹雪
- 2172字
- 2025-07-15 20:00:00
東大實現可控核聚變商用發電的事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國外,立時引起一片嘩然:
“什么,可控核聚變!這怎么可能,我們國家連核電站都沒有建好。”
“外星科技,這肯定是外星科技。東大太自私了,我們屬于人類命運共同體,他們卻只想著自己,從不跟我們分享外星科技。”
“嘶嘶,東大竟然實現了常溫超導,難怪可以可控核聚變商用落地。進口,我們要進口常溫超導材料,這樣我們也能建成可控核聚變發電站。”
“三極爭霸,東大似乎已經趕上前了。”
……
M、S兩國高層臉色難看。
但臉色再難看,他們也要榨干自身的潛力,將大量的資源投入到可控核聚變的研究當中,因為這不僅關系到話語權和聲望的問題,也關系到本國經濟的發展。
如果東大的工業用電成本幾近于無,那他們的企業還怎么同東大進行競爭?
可控核聚變理論他們都知道,難點在材料上。
于是,他們紛紛向東大交涉,希望能夠進口包括超溫超導在內的各種關鍵材料。
原本他們以為,東大肯定會捂著不放。
卻沒有想到,東大竟然爽快地答應了,只是價格有些高而已。
他們算了算,建造一座可控核聚變發電站,需要進口的材料大概需要百億美金。
這簡直就是個天價!
買不買?
買!
沒有多猶豫,M、S都決定咬牙買下來。
百億美元的價格雖然讓他們肉疼,卻可以重塑他們兩大陣營的信心,否則小弟們全部暗中投向了東大怎么辦。
再說了,百億美金的材料成本,還是能夠賺回來的。
以可控核聚變發電站年發電量1260億度電,每度電電費0.0775美元計算,年發電收入就是近98億美元。
如果再算上其他成本和費用,最多三年就能回本。
經濟賬誰都會算,為免東大以后可能會因為某些政策收緊出口,于是M、S都不約而同購買了可以建造五座可控核聚變的材料。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見M、S購買建造可控核聚變的關鍵材料,高盧雞、約翰牛、漢斯貓等國也紛紛找東大進口,不過他們只準備建造兩座可控核聚變發電站。
沒辦法,經濟體量放在這里,兩座就夠用了。
算下來,東大光是出口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關鍵材料,就獲利兩千億美元。
這已經相當于去年GDP的六分之一。
如果再算上其他的出口,今年的貿易順差將會突破四千億美元。
也正因為每年都有大量的貿易順差,東大才有源源不斷地資金投入到自身的發展當中,否則沒有資金技術再牛逼也枉然。
按道理來說,東大是不應該出售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關鍵材料,但面對三體文明可能到來的威脅,東大也希望M、S能夠全力發展。
勢均力敵,大家才會鉚足勁的比拼,才能讓科技發展更快。
更何況還能宰他們一筆,獲得海量外匯來發展自己,可謂是一箭雙雕,何樂而不為。
………
半個月后。
京城。
對于金烏工程的獎勵終于下來了,獲益最大的當然是楊學斌,不僅當選為兩院院士,兼兩院的名譽院長,還獲得了電網1%的股份。
1%的股份看上去很少,但這可是電網的股份,并且將來只會越來越值錢,僅憑這1%的股份,將來他就能長期霸占世界首富的位置。
因為電網不僅是東大的電網,將來還會是南亞及東南亞各國的電網。
這也是高層對楊學斌的補償。
畢竟這些年下來,楊學斌的貢獻實在是太大了。
除了獎勵外,同時下來的還有高層的命令,決定將金烏工程組一分為三,其中一組繼續優化可控核聚變技術,以及指導發電站的建造。
另外兩組,一組研究小型化,一組研究大型化。
研究小型化,自然是希望將來能夠安裝到空天飛機上。
而大型化則是為未來的星際戰艦做準備,太陽系內航行肯定需要大型聚變機組。
………
李老辦公室。
看著空手而來的楊學斌,李老心中頗為意外。
因為在他的設想中,以楊學斌的勤奮,今天過來肯定又是申請某個項目。
似乎看出來李老所想,楊學斌笑了笑說道:“李老,我想回良湘對撞機基地,全力研究大一統理論,這將是我們對抗比鄰星文明的關鍵。”
眾所周知,宇宙有四大基本力: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
到目前為止,物理學界也僅是統一了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始終游走于三大力之外。
對于某個文明而言,能否成為強大的星際文明,就看能不能完成大一統理論。
因為完成了大一統理論,意味著可以實現反重力,意味著能夠制造像水滴那樣的強相互作用材料,意味著可以制造曲率引擎。
曲率引擎,是超光速航行的基礎。
按照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任何物體的速度都無法超過光速,因此想要超越光速航行,就唯有在空間上下手,讓空間超光速航行。
打個形象的比喻,我們可以將波濤洶涌的大海比作宇宙空間,小船比作飛船。
小船前行可以依靠自己的動力,也可以依靠波浪的推動前行。
曲率引擎的超光速航行理論,就是利用引力(重力)來彎曲時空,制造‘空間波浪’,讓空間推動著飛船以超光速的速度前行。
在空間波浪中,運動的是空間本身而不是飛船,也就不違背相對論了。
宇宙浩瀚,目前可觀測到的直徑是930億光年。
單是銀河系,直徑就有16萬光年。
這意味著如果無法超光速航行,從地球到銀核至少需要16萬年以上的時間。
這段時間實在是太漫長了。
如果是跨河系航行,那時間更是數以百萬年,甚至是千萬年計。
因此不能超光速航行,文明范圍就會被鎖死。
彎道工程、動力工程、豐收工程、未來工程、金烏工程,六大工程不僅補全了東大的各種短板,也為東大的發展掃平了所有的障礙。
可以說,接下來即便沒有他的介入,東大也能高速發展。
正因為如此,楊學斌才要回到良湘對撞機基地,潛心研究物質的微觀結構,完成大一統理論,盡可能的拔高人類文明的上限。
如果能夠在智子到來之前完成大一統理論,那么即便后續科技會被智子鎖死,僅憑這個理論也能讓三體人有來無回。
甚至,還能反過來囚禁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