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黃峒,秦琮到位。
書名: 大唐:陛下,這個皇帝您當不明白作者名: 下雨啦收衣服啊本章字數: 2282字更新時間: 2025-07-27 09:08:53
黃忠嗣手指重重敲在粗糙的沙盤邊緣。
他本想趁著吐蕃人不備,晚上帶上自己親兵加上安戎軍三千精銳直接帶著炸藥襲營,一波下來,他有八成把握將吐蕃打散打殘。
但阿木匯報的情報碎片如同沉重的石塊,壓在心頭。
“五萬?八萬?甚至十萬?”
黃忠嗣的聲音有些無奈,“難搞啊。”
他閉了閉眼,腦海中飛速權衡。
火藥是他的奇兵,是關鍵時刻扭轉戰局的殺手锏。
一旦使用后沒一戰使敵人殘廢,吐蕃人有了防備,后續攻堅或守城時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更重要的是,在敵情不明、兵力懸殊的情況下,貿然出擊風險太大。
“不能賭了……”
黃忠嗣猛地睜開眼,“老四那邊的新軍,必須動了!”
他轉向旁邊負責文書的參軍,語速快如連珠:“即刻擬令!命黃峒參軍事:三萬新募之兵,解除農備狀態,即刻整編開拔!所有庫存甲胄、兵刃、箭矢優先配發!輜重營緊隨其后,糧秣先行!限十五日內,抵達劍川!”
“喏!”參軍肅然應命,匆匆退下。
命令發出,劍川城的氣氛卻如同繃緊的弓弦。
吐蕃人并未立即攻城,但斥候戰的慘烈和谷內隱約傳來的號角、人馬嘶鳴聲,都預示著風暴正在積聚。
黃忠嗣親率親兵巡視城防,加固工事,設置新的拒馬、蒺藜,并在幾處關鍵隘口后秘密堆放了少量神機坊火速運來的火藥罐和引火之物。
時間在焦灼的等待中流逝。半個月,如同在刀尖上行走。
終于,在第十五日的黃昏,西南方向的煙塵如同滾動的烏云,遮蔽了半邊天際。
沉悶的鼓點和整齊的步伐聲由遠及近,震動著劍川城外的土地。
一面面“唐”字大旗和“姚州都督府”的牙旗出現在地平線上。
“來了!”城樓上,瞭望的士兵激動地大喊。
一刻鐘后。
城門緩緩開啟,黃峒一身風塵,鎧甲上滿是泥點,當先策馬而入,身后是望不到盡頭、隊列雖顯稚嫩但士氣尚可的龐大隊伍。
緊跟在黃峒身側的,正是風塵仆仆卻精神矍鑠的秦琮!
他一身明光鎧,腰懸橫刀,馬上掛著兩柄熟悉的金瓜錘,久經沙場的沉穩氣息撲面而來。
“二哥!老五!”黃峒翻身下馬,聲音洪亮中帶著一絲興奮,“三萬新軍帶到!一個不少!”
“老二!”秦琮大步上前,用力一拍黃忠嗣的肩膀,“我可想死你了!鮮于大帥收到你八百里加急,立刻命我點齊牙兵營星夜兼程趕來!老三穩重,留他坐鎮姚州后方,統籌糧餉,萬無一失!”
秦琮說完,目光轉向一旁的阿木,臉上綻開一個大大的笑容,幾步跨過去,張開蒲扇般的大手,結結實實給了阿木一個熊抱,用力拍著他的后背,朗聲笑道:“哈哈哈!老五!聽老四說,你現在可了不得,都能獨當一面啦?”
阿木被拍得微微晃了晃,冷峻的臉上難得地露出一絲笑意,回道:“大哥,是二哥看我年紀小,故意抬舉我呢。”
黃忠嗣聞言,在一旁笑著接口道:“哎,我可沒有。你四哥不就比你大一個月?他要真有那份能耐,我也一樣捧他。”
他語氣帶著調侃,眼神掃向黃峒。
黃峒正叉著腰,聽到矛頭轉向自己,立刻夸張地垮下臉,嚷嚷道:“二哥!你這可就偏心眼兒了!我雖然打仗的靈光勁兒可能比不上老五,可我練兵還行吧?”
他邊說邊挺起胸膛,頗為自豪地指向身后那支雖顯青澀但隊列嚴整的新軍,“您瞧瞧,這三萬新軍,可是我一手一腳帶出來的!怎么樣,沒給您丟臉吧?”
秦琮大手一揮,毫不客氣地拆臺:“老四你就別往自己臉上貼金了!這練兵的法子,骨架不都是你二哥定下的?照著葫蘆畫瓢你要還練不好,看我不捶你!”他作勢揚了揚拳頭。
黃峒立刻捂住腦袋,裝作委屈巴巴的樣子:“哎喲喂!大哥你也幫二哥!我就比老五大一個月,怎么好事都輪不上,挨訓就總多我一份啊?”
他那副“竇娥冤”的表情,引得黃忠嗣、秦琮和阿木再也繃不住,相視一眼,放聲大笑起來。
爽朗的笑聲在城門口回蕩,沖淡了連日來的肅殺氣氛。
笑罷,秦琮揉了揉笑出淚花的眼角,正了正神色,對黃忠嗣道:“老二,行了,笑也笑夠了。現在你可是我的頂頭上司,我的黃大長史!
接下來怎么個章程?你只管下令!我在成都閑了半年,骨頭都閑得發癢了,光訓那三千牙兵了。
趕緊的,安排點硬仗,讓我去砍幾個吐蕃崽子,好好活動活動筋骨!”
黃忠嗣笑著虛點了他一下:“大哥你這是存心臊我呢?”
隨即收斂笑意,目光掃過眼前的三位兄弟,又投向那支新到的生力軍,果斷下令:“行!咱們先進指揮所,好好合計合計。”
他轉頭對等候在一旁的幾位將領沉聲道:“傳令,各部按預定區域,即刻安頓援軍,嚴加戒備!”
劍川城內,隨著三萬新軍的抵達,原本緊繃的氣氛悄然緩和了幾分。
黃忠嗣望著軍容漸整、旌旗招展的援兵隊伍,連日來壓在眉宇間的凝重終于化開。
安戎軍三千精銳猶在,如今又添三萬生力軍,加上原本的劍川守軍,五萬可戰之師已然齊備。
這讓他心中底氣陡增,縱然吐蕃擁兵二十萬甚至三十萬壓境,依托劍川雄城,他也自有一戰之力。
“大哥、老四,一路辛苦!待會兒好好說道說道。如今兵強馬壯,是該好好合計合計,怎么給論綺力卜藏那老小子備份‘厚禮’了!”
他語氣輕松,帶著幾分勝券在握的從容,與阿木、秦琮、黃峒說說笑笑,轉身朝著中軍大帳行去。
與此同時,劍川城西北數十里外,吐蕃大營帥帳內。
一名斥候正單膝跪地,向端坐虎皮大椅上的論綺力卜藏稟報:“大論,唐軍增援已至劍川,看旗號應是姚州之兵,兵力約三萬之眾。”
論綺力卜藏聞言,只是眼皮微抬,臉上不見絲毫意外或驚慌,反露出一抹意料之中的冷笑。
“哦?三萬?看來應該是新兵。”
他手指輕敲著鋪在膝上的地圖,聲音低沉而篤定,“黃忠嗣果然把人拉來了。來得正好,正好一并碾碎在劍川城下。”
他揮退了斥候,目光掃過帳下幾位神色略顯凝重的萬夫長。
“慌什么?幾萬新兵,不過是添些待宰的羔羊罷了。”
論綺力卜藏語氣帶著高原霸主特有的傲慢,“大唐腹地已然糜爛,安祿山磨刀霍霍,拖得越久,對我們越有利!只要等到九月……”
他眼中精光一閃,仿佛已看到九月兵鋒所指,唐軍潰敗、城池陷落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