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你就不怕婉瑜拒絕(求數據~!新書榜要掉下去~!其他作品太牛!)
- 從愛情公寓開始享受人生
- 我真不想上班
- 2168字
- 2025-06-30 10:08:59
“冷靜點?”王子維勸道;
“我冷靜不了一點!”胡一菲正在氣頭上,大聲喊道:“陸展博,你聽著;現在你只有兩個選擇,要么你表白,要么我幫你表白!”
“兩者有什么區別嗎?”陸展博咽了一口吐沫問道;
胡一菲氣笑了;“一個就算失敗了,你也是條漢子;一個你失敗了,也會讓婉瑜直接把你當成縮頭烏龜!”
“兩條都是死路,那我能不能選第三條路?就當沒這回事?”陸展博退縮了;
“想得美!”胡一菲斬釘截鐵,目光如電般射向前排后視鏡,正好與王子維偷瞄過來的視線撞個正著!
那眼神,像極了鎖定獵物的母豹子!
“陸展博!我們老胡家,從胡一筒到胡一刀、再到胡漢三;就沒有一個像你這么慫的人。”胡一菲狠狠的說道;
“今天如果你不表白,我就替你表白,你沒有選擇的權利。”
“一菲?”王子維有些聽不下去了;想要勸勸。
“王渣男,閉嘴!”胡一菲火力全開,一句話就堵了過來;王子維聳聳肩表示投降。
陸展博聽到這句話,立馬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師哥,救救我!”
我也想救你,但是我無能為力!
“你不要喊他,今天晚上計劃照舊!你敢臨陣脫逃讓我輸了面子;我就讓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生不如死’!”
“姐,你是不是拿我的事情和人打賭了?”陸展博聽明白了;
“這無所謂,重要的是表白!”胡一菲氣消了一大半;“晚上七點,3601!你要是敢不來,或者敢掉鏈子;哼哼!”
胡一菲冷哼一聲,掛斷了電話。
王子維通過后視鏡再次偷瞄一眼胡一菲,此刻她正緊緊握著手機;一雙眼睛十分的兇。
“一菲,展博沒有準備好;就再等等唄!”
“等什么等!”胡一菲嗆聲道:“再等下去,他就會一直退縮;直到變成縮頭烏龜為止。”
他無話可說,展博的性格確實是這樣。
要是不逼急他,他絕對不會說清楚的。
“你就不怕婉瑜拒絕,展博受到打擊!”王子維再次說道;
“有打擊也比縮頭烏龜強?”胡一菲忽然有些疑惑的看向他:“你怎么知道婉瑜會拒絕?”
“難道她會同意?”王子維反問道;
胡一菲臉上立馬露出擔憂的表情,“確實!”
“哎呀!我弟弟要是有你一半招女孩子喜歡就好了!”
說著說著干嘛扯到他身上!
兩人一路聊天,趕到了學校。
這次學校的門崗放行的很快,一路暢通無阻。
將胡一菲在社科院附近放下,他快速趕到物院實驗室。
趕到三樓,換上大褂就走了進去。
宋教授和幾位穿著白大褂的學生,此時都一臉興奮的圍著計算機。
王子維心里有數,道:“宋教授,早上好!”
“你來了!”宋教授看到他,激動的指著屏幕上的數據說道:“快來看!”
“昨天晚上補充上液氦后,后續的實驗進行的很順利。這回是新的數據!”
學生們很懂規矩的散開,給他讓出了位置。
周圍的學生們一個個注視著他,眼神里充滿了朝圣般的狂熱。
他觀看了一下數據。
屏幕上不再是零散的離群點,而是一條清晰、陡峭、帶著不容置疑力量感的上揚曲線!
在特定的應變區間內,電子遷移率的數值如同掙脫了引力束縛的火箭,勢不可擋地向上攀升!
宋慧教授激動得聲音都有些發顫,手指幾乎要點穿屏幕:“看!4.2K,特定應變梯度下,峰值遷移率1.5× 10? cm2/V·s!重復了!而且數據穩定性遠超第一次!”
她調出對比圖,“這是昨晚第一次中斷前的數據點(最高1.0× 10?),這是后續完整掃描的結果!趨勢完全一致,峰值更高,噪聲更低!”
王子維的心臟也在狂跳,但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滑動鼠標,仔細查看原始電阻-磁場曲線(Rxx, Rxy)、不同溫度下的遷移率分布、以及應變區域的AFM定位數據。
每一條曲線,每一個數據點,都像最忠誠的士兵,嚴整地排列著,共同拱衛著那個驚人的結論。
“低溫霍爾效應數據吻合度極高,背景噪聲控制得很好。”王子維的聲音帶著一種沉甸甸的確認感,他指向關鍵區域,
“特別是這個應變‘脊背’區域(他之前觀測到的‘小山丘’)。遷移率隨應變梯度的變化規律,和我的模型預測高度一致。
這不是偶然,這是應變誘導贗磁場優化電子輸運路徑的確鑿證據!”
宋教授很激動,語速飛快地補充著這項發現的意義;“發現這個進一步驗證了應變誘導贗磁場對電子輸運的調控作用,完善了對電子輸運機制的理解,為新型電子器件的研發提供新思路。”
“基于贗磁場調控電子輸運可實現更高效、更小尺寸的電子器件,推動納電子學、量子計算等領域發展。
“通過精確控制應變來調控電子行為,有望實現高性能的電子傳感器、探測器等,也為解決一些傳統電子器件中的散熱、速度等問題提供新途徑。”
王子維倒是很冷靜的說道;“在光子晶體領域,也為操控光子輸運提供借鑒,有助于開發新型光子器件,比如增強光-物質相互作用、實現拓撲光子學等。”
宋教授描繪的前景,正是他前世所見證的未來。后世大方向上就是這么做的。
他回國就是為了這些技術和發現,深深扎根于這片土地。
在2008年,這樣的實驗數據和理論預言,足以震動學界,值得一篇頂刊。
“我現在就叫陶院長過來!”宋教授拿出手機,手指都在微微顫抖。
很快聽到消息的陶院長風風火火地闖了進來,一起的還有計算機院的張院士。
陶卓義一來就撲到了計算機前,銳利的目光如同激光掃描儀,迅速掠過關鍵圖表和數據。
幾秒鐘后;他猛地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力道之大讓顯示器都晃了晃。
聲音更是洪亮得像是要掀翻屋頂:“好!好一個‘確鑿證據’!子維,宋教授!這數據鐵板釘釘了!什么理論極限?在咱們的實驗事實面前,都是紙老虎!”
他興奮地搓著手,眼中閃爍著發現金礦般的光芒,“我來聯系《Nature》!不,《Science》也行!這發現絕對有實力沖擊封面,讓全世界都看看咱們的成果!”
自己的入職后的第一篇頂刊,算是成功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