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打破記錄(求月票!求月票!)
- 從愛情公寓開始享受人生
- 我真不想上班
- 2066字
- 2025-06-27 10:36:51
溫度失衡!低溫試驗常見的問題!
王子維心臟驟停一秒,立馬鎮定下來:“宋老師!優先保存實時緩存數據!”
“已經在保存了!”宋教授回道;
“液氦補給還有多久?”王子維問陶院長道;
“至少十幾分鐘!”陶院長無奈回道:“我已經打電話讓后勤快點送過來了!”
十分鐘?樣品溫度將突破10K,量子態退相干,數據必毀!
王子維看著屏幕上升的溫度(顯示5.1K)和暫停的磁場掃描,又快速掃了一眼實時傳回的數據流窗口。
他大腦飛速運轉,結合著樣品特性、實驗目的(測量特定應變下石墨烯的輸運性質)以及當前的尷尬局面。
“宋老師,數據緩存保存優先,確保低場區域(比如0T到2T)的完整數據先鎖死!”王子維果斷地說,“高場部分(4T以上)的量子振蕩峰,等液氦來了重新掃,現在硬保風險太大,升溫太快了。”
宋教授點頭:“我也是這么想!低場基礎參數更重要?!彼种阜w,設置數據保存優先級。
宋教授眼神一厲,手指在鍵盤上敲出殘影。
暴力搶救指令流~!
進度條在屏幕上顫抖著推進;
[||||||||________] 85%
溫度顯示:7.8K
就在這時,溫度顯示跳到了7.8K!陳薇院長閉眼長嘆:“完了…熱擾動會徹底淹沒量子輸運信號…”
高場精細數據的希望似乎徹底破滅。
然而,王子維的目光卻像鷹隼一樣緊緊鎖在實時數據流的某個區域。
他湊到主控電腦前,指著實時數據流的一個區域:“看這里,4.2K下,低場1.5T附近的縱向電阻和霍爾電阻平臺…在應變下,這個位置的曲線好像有點不對勁?”
他指的是一個非常細微的、在標準理論模型中不應該存在的“毛刺”或“鼓包”。
“宋老師,把這段原始數據放大!”
宋教授依言操作。屏幕上顯示出在微小應變下,低磁場區域的電阻變化曲線。那個原本不起眼的“小鼓包”在放大后清晰可見。
“有點意思!”王子維眼神專注,指著曲線的一個細微拐點,“這個平臺的下陷位置,還有霍爾電阻的跳變斜率。”
“陶院,李老,你們看,這像不像某種非常規的載流子局域化效應被應變輕微調制了?在這么低的場強下出現這種‘毛刺’,理論模型里可沒提過?!?
他沒有用復雜計算,而是基于深厚的專業積累和對石墨烯輸運行為的深刻理解,敏銳地捕捉到了原始數據中一個被忽略的、可能蘊含新物理的異常點。
這個“意外”在完整的高場數據掩蓋下本不起眼,但在高場數據丟失、大家聚焦低場時,反而凸顯出來。
幾位院士立刻被吸引了注意力,湊近屏幕。
“咦?確實!這個‘小鼓包’的位置…”李院士推了推老花鏡。
“在1.5T附近?常規散射模型解釋不了這個位置的異常?!标愒菏咳粲兴嫉慕釉挼馈?
“應變引入的贗磁場和真實磁場耦合?”陶院長也加入了分析。
“未必!”王子維突然出聲,目光灼灼盯著傳輸回來的原始緩存數據流,“宋老師正在擬合4.5T以下低場數據!只要載流子濃度和遷移率在低場線性區確立,高場量子振蕩損失尚可彌補!”
王子維看著屏幕上定格的數據和那個小小的異常點,非但沒有沮喪,反而露出一絲興奮的笑容:“雖然丟了高場量子振蕩的精細結構,但這點‘意外收獲’可能價值更大!”
“它暗示在低場、特定應變下,存在一種我們之前沒預料到的、能顯著影響遷移率或散射機制的物理過程。宋老師,保存下來的低場數據質量如何?特別是那個‘毛刺’區域?”
宋教授檢查了一下:“清晰得很!原始數據完整度很高,噪音水平也很低,足夠做深入分析了。”
他拿過鍵盤,在電腦上插入U盤,導入一個用于應變輸運建模的工具類 StrainTransportModel;加載實驗數據文件“emergency.dat“;在低電場條件下計算材料的遷移率,使用線性擬合方法。
實驗室的電腦發出嗚咽的尖叫,擬合結果彈出:
張院士猛地揪住胸口,仿佛心臟病發作。李世杰院士和陳薇院長也直愣愣的看著電腦屏幕。
屏幕上,那個屬于#7號應變褶皺點的數值:100,0000 cm2/V·s
如同一顆超新星,在殘缺的數據殘骸中爆發出比此前更耀眼的光芒。
“數據備份成功!低場遷移率峰值1.0×10? cm2/V·s確認!”宋教授如釋重負的說道;
“雖然沒有達到預期的150.0000;但這數據也打破了記錄?!碧赵洪L不敢相信的說道;“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
“在4.2K和特定應變下,石墨烯中的電子遷移率得比理論預測的快了整整5倍!它們不是被聲子散射的囚徒,而是在贗磁場打造的真空隧道里飆車!”王子維笑著回應;“我們創造了歷史!”
實驗室里緊張凝重的氣氛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因禍得福的巨大驚喜和科研發現的純粹興奮。
雖然高場數據丟了有些可惜,但這個意外發現的“小毛刺”帶來的驚喜和新的研究方向,讓這次小小的波折顯得格外有價值。
陶院長拍了拍王子維的肩膀,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好小子!眼睛夠毒!這‘事故’倒是揪出個新線索?!薄耙汉砹苏?,我們重新降溫,這次重點掃低場區域,圍繞這個‘毛刺’做精細測量,看看它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
“行,等液氦到了,我們好好會會這個‘毛刺’?!?
王子維的快速判斷和對數據細節的敏銳捕捉,再次證明了他作為頂尖石墨烯專家的實力。
按照前世石墨烯的發展來看,還有出現毛刺的那個溫度區域,他對這個毛刺有大概的推斷。
只是沒想到老天爺這么幫他?
如果提前讓他發現那個現象,搞不好真能提前享受生活!
想到這王子維笑起來起來,剛才車上的煩悶似乎被科研的新發現沖淡了不少。
他走到窗邊,看著樓下后勤車正緩緩駛來。
心想:生活和工作,真是永遠充滿“驚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