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晚上,徐多帶人來到小李村。
到達寨墻下方,徐鐸命人將城門打開。
如今的小李村,可以說安全至極,哪怕給他1000人,徐鐸也沒有信心在短時間內攻入。
“賞金準備好了嗎?”進門后徐鐸朝朱正問道。
“按照會長吩咐,都已經準備完畢。”朱正恭敬說道。
徐鐸上前幾步打量小李村周圍,哪怕是夜間,依然有士兵在巡邏,對此徐鐸滿意地點了點頭。
那日離開小李村之后,他讓朱正負責小李村保衛工作,看來他做得不錯。
剛回到村上,就看到不少村民還在等候著。
“會長回來了。”
村民親切走上前。
“鄉親們都放心,俺們安全回來了!”
徐鐸知道這幫人都在擔心自己的親人,好在這次出征,他沒有什么壓力,否則還真不好跟小李村村民交代了。
走到庫房的位置將身上食鹽卸下,徐鐸一揮手便將讓眾人回去歇息。
這次離開小李村的時間比以往都長。
張成將身上的武器卸在軍營之后,便朝家中走去。
一盞燭燈點亮整個草房,張成走到自家小院前,見自家窗戶紙上倒映著一個窈窕身影。
他輕手輕腳推開柴門,卻不曾想腳步聲還是驚動了房內的人。
“誰?”
聲音清脆,帶著一絲警覺的味道。
張成還沒來得及說話,就聽見屋內的女聲繼續響起:“你可不要進來,俺家官人就在隔壁房間熟睡,驚醒了他,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聲音柔弱,卻帶著一絲不容商量的堅決之意。
“媳婦,是俺。”
張成探出頭,昏暗的燭光,正好站照在他消瘦的臉龐上。
見到自己朝思夜想的面容,張成妻子心里的委屈,瞬間化作淚水涌出。
“死鬼,怎么現在才回來,也不提前給俺說一聲,把俺嚇死了。”妻子拍著胸脯說道。
語氣嫌棄,但還是不由伸出手放在張成身上。
“這幾日任務緊,會長不讓俺說,倒是讓妻子委屈了。”
張成有些歉意的說道。
張成妻子是個明事理的人,見他如此說,也就不再責怪什么。
她伸出手放玩在丈夫肩膀上。
“嘶!”
這個微小的動作,讓張成倒吸一口涼氣。
“這是怎么了?”妻子警覺道。
張成別過身:“俺沒什么事兒!”
妻子哪聽得了這個,直接伸出一雙素手將他上衣扒開。
果然在最外層衣服看到一絲鐵器劃開的痕跡。
“你受傷了?”
“一些小傷,無妨。”張成搖頭說道
“快點將衣服解下去,讓俺看看。”張成妻子語氣帶著一絲不容商量的語氣
張成無奈只得順著他的妻子的意思來。
妻子端起一盞油燈,湊到近前,才發現原木褐色的抹布一卻已經被鮮血浸透成暗紅色。
再往里,見到一些白色的麻布綁著傷口。
張成有些無奈:“俺都說了沒事兒,軍隊里面有大夫。”
“沒成想會長倒是個細心的,居然帶著大夫一起軍出征。”
妻子見狀,終于松下一口氣。
張成見妻子心態好一點,趁熱打鐵道:“有一件事你可能不知,這次出征估計俺要賺到五貫錢!”
提起這個,張成一臉得意,仿佛這點小傷對他來說根本不算什么。
“五貫?怎的恁多?”妻子驚呼一聲,旋即有一些質疑道。
“俺們會長是個一言九鼎的,說是五貫就會給五貫,你是沒看到會長的英姿,就連海豐縣知縣都聽他的。”
張成將這幾日所見所聞一一同妻子聊了起來。
“真的假的?會長真有這么大能耐?”
張成妻子平時在家照顧孩子,關于徐鐸的事情,只是從村民口中聽說過一些。
“你想想看,別人都說俺們會長是土匪,但是那海豐縣的知縣見了俺們村長也是需要笑臉相迎,由此可見會長能耐之大。”張成一臉期待的說道。
“聽你這么說,會長還真是會把錢發給俺。”
“這是自然,明日且看把錢領來。”
兩人走到廚房,不一會兒,小屋的燈光熄滅了,緊接著樸樸水聲,在小院響起。
第二日,張成打開柴房向外走去。
昨日與妻子一戰,他竟然覺著比出征還要勞累。
不過,想想昨日妻子的貼心照顧,倒是他心上瞬間升起一股暖流。
路口處,張成見同村的另外一個人走了過來
只見他一邊走,一邊扶著腰,顯然也是跟自己有同樣的遭遇。
......
此刻,軍營內,徐鐸已經命人將賞錢抬了出來。
士兵拿著籮筐在門口守候。
然后又背起籮筐滿載而歸。
分配完賞錢之后,徐鐸知道他們這些讓人勞累了幾天,剛賞錢自然要好好消費一番,于是也沒攔著,直接放了兩天假。
傍晚時,他和徐王氏,瑞珠二女走在村里的街道上。
小李村越來越繁盛,許多人在村中做起了生意。
為此,徐鐸還單門命人開辟出一條道路,專門用于建設市場。
小李村說到底也有近千人,而如今幾乎每家都有閑錢,又逢秋收過后,大家自然都很也有了消費的沖動。
比如夏季剛剛出生的牛犢,世界上市面上便有兩戶人家在賣。
除此之外還有織布、耕具、種子等等。
徐鐸一行人走來,村民不停向他問好,對此許多也樂意置之予以回應。
三人一路往東,一直走到東邊的山崗的倉庫處。
魯方在這里已經等候多時了
他雖然未收到徐鐸的通知,但魯方昨日已經提前感知到徐鐸就會向自己問詢問關于工程進度的問題,所以他一大早便在這里等候,并且想好匯報的內容。
一張木凳,一杯茶飲,徐鐸讓瑞珠二女去市集閑逛,而他自己則仔細聽著關于魯方的匯報。
如今,三大庫房已經完工
武器鐵具根據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雖然生產速度比較慢,不過考慮到小李村目前的一個人口總數,也不需要把進度催得太急
“目前生產了多少輛鐵甲?”徐鐸說道。
“不多只有20余”魯方回答。
這玩意兒太耗功夫了。
不僅僅是原料的原因,而且鐵匠的手藝也不太成熟
“一定要把握好質量。”徐鐸叮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