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螢火蟲
- 海上無土種田?我點滿藻科技
- 瀾汐疏螢
- 2058字
- 2025-07-17 19:00:00
“用白天存下的光。”
她的話像是拋入水中的石子,讓海鷂和凌疏影都微微一怔。
“存光?”
海鷂撓了撓被海風吹得有些毛躁的短發,一臉困惑,“光還能存?咋存?用桶裝?”
墨磐沒解釋,轉身走向她在古船中的工作室,雖然船體基本散架,但幾件工作室還保存完好,里面堆滿了她的金屬工具箱和各種收集來的奇怪物品。
她一頭扎了進去,翻找的叮當聲立刻響起來。
接下來的白天,墨磐的行動開始專注于制作光裝置。
她通過海鷂,呼喚來幾個流民,在營地周圍地勢稍高、陽光最充足的地方,清理出幾塊空地。
她翻找出營地所有能找到的、相對平整光滑的金屬片,有些是廢棄的船殼碎片,有些是她工具箱里備用的薄鋼板,甚至還有幾塊磨得锃亮的貝殼。
這貝殼本來是凌疏影某次在海灘散步,興致大發搜集來的,本意想做裝飾,不過墨磐提出需求,她也欣然答應。
她指著金屬片和貝殼,對幫忙的流民說,“把這些東西,固定在這里、這里、還有那邊。”
她選的位置很講究,能最大限度地從日出到日落捕捉陽光。
流民們依言,用堅韌的藤蔓和木樁,將這些反光板斜斜地固定好,角度都經過墨磐仔細調整,確保陽光能集中反射向一個特定的方向。
都指向營地中央一片預留的、鋪著細沙的空地。
“墨姑娘,這是干啥?晃眼睛得很!”
一個正在固定貝殼的漢子瞇著眼抱怨。
“別問,照做。”
墨磐簡短地說,自己則蹲在那片沙地上,用一根削尖的木棍仔細刻畫著什么。
沒人看得懂她畫的那些線條和符號。
當夕陽西沉,最后一縷金光被那些反光板捕捉,反射匯聚到沙地中央時,奇異的一幕出現了:
那片被標記的沙地,竟然比其他地方明顯亮堂許多,像是鋪著一層流動的金粉。
圍觀的人們發出低低的驚嘆。
“亮了,亮起來了!”
“墨姑娘不會是要點石成金吧……”
“島上的姑娘們一個比一個本事大,都會魔法?”
海鷂驚奇地繞著那片光斑走。
“可這光…一會兒太陽下山不就沒了?存哪兒了?”
她看向墨磐,發現對方臉上并無喜色,反而眉頭皺得更緊。
墨磐盯著那片即將隨著日落而徹底消失的光斑,搖搖頭:
“不夠。太散,存不住。”
她顯然對這個初步試驗的結果不滿意。
她需要的不是瞬間的光斑,而是能在黑夜中持續照亮的東西。
平日里慣用了機械臺和金屬材料,想要用最大程度減少對生態的影響,原生材料是最佳選項。
這有點難度。
夜晚,墨磐沒有休息。
她坐在自己的小棚里,就著一盞用海魚油脂做燃料,光線昏暗的臨時簡陋小燈,在拆下來的金屬板背面涂涂畫畫。
燈光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映在晃動的防水布上。
外面是濃得化不開的黑夜,只有海浪聲和風聲。
幾天后,墨磐的方案變了。
她不再執著于將光存在某個地方,而是尋找能“轉化”光的東西。
白天,她開始在營地和島嶼邊緣潮濕的草叢、紅樹林根部仔細搜尋。
凌疏影注意到了她的舉動。
“在找什么特別的植物嗎?”
凌疏影問,她以為墨磐在拓展凈化渠的思路。
墨磐撥開一叢茂密的蕨類,頭也不抬:
“會發光的蟲子,晚上,林子里有。”
凌疏影明白了她的意圖:
“你說螢火蟲?澄光島確實有,雨季前后比較多,你想用它們的光?”
“嗯,試試。”
墨磐的神色專注,帶著她特有的沉思。
最近難得一見凌疏影,墨磐也忍不住多聊了兩句。
“所以你這個營地,是完全使用原生材料搭建的?”
凌疏影愣了一下,“是。”
“我上島的時候,沒帶任何設備。”
幾句話聽得墨磐有些汗顏,沒再多問,怕自尊心受傷。
她轉頭進入林子,找到了幾處螢火蟲聚集的濕潤洼地,小心翼翼地觀察著那些在腐葉間明明滅滅的小光點。
收集活體螢火蟲并不容易,它們很脆弱。
墨磐放棄了直接捕捉大量螢火蟲的想法,轉而研究它們的習性。
她發現螢火蟲幼蟲同樣能發出微弱的熒光,而且相對容易在腐殖質豐富的濕潤環境中存活。
“需要地方,養它們。”
墨磐對凌疏影和海鷂說,“潮濕,有爛葉子,不能太亮,也不能太干。”
一抹極淡的藻綠色在眼中轉瞬即逝,凌疏影立刻想到了合適的場所:
“堆肥區旁邊,背陰的那塊地就很濕潤,而且堆肥產生的熱量和腐殖質應該很適合。”
說干就干。
墨磐指揮人在堆肥區旁挖了幾個淺坑,底部鋪上厚厚的、半腐爛的樹葉和濕潤的泥土,又從島上收集了大量螢火蟲幼蟲放入其中。
她用細密的藤網覆蓋在坑上,防止成蟲飛走。
海鷂則帶著人,砍了些細竹子回來。
接下來的日子,墨磐的大部分時間都耗在了這幾個“蟲坑”旁邊。
她調整坑的濕度,添加新的腐葉,觀察幼蟲的生長情況。
凌疏影也對她的工作頗有興趣,時不時也蹲在坑邊觀察,青靈無聲運轉。
生物,本質上屬于她的領域。
但她沒有干預,而是給墨磐留出了充足的空間和方案余地。
不久,墨磐就開始動手制作一種特殊的燈籠。
她用削薄的竹篾編成細密的網格籠子,結構精巧,既透氣又能防止螢火蟲逃逸。
籠子的框架則用堅韌的藤條加固。
“這籠子編得真細。”
“嗯,我自己設計的編法。”
“按照凌疏影的要求,盡可能減少對島內生態的影響,所以采用原生材料。”
海鷂拿起一個半成品,對著光看,“比咱編的魚簍還講究。”
“可蟲子那點光,怕是不夠亮,一個籠子裝幾十只,腳底下都照不清。”
“不夠亮。”
墨磐承認,她正在給一個竹籠安裝提手,那是用柔韌的樹皮纖維搓成的繩子。
“所以需要很多籠子,放在一起,制作成光矩陣。”
她頓了頓,補充道,“還有別的。”
“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