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六)
嫂子的心酸淚
上個世紀的災害,是天災還是人禍誰能說得清楚呢?
記得六O年的初春,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家家沒有一粒米,只能靠生產隊發的每天每人二兩代食品過生活。所謂的代食品,就是用苞米葉子,苞米樣子,谷糠等七八樣東西磨碎打成粉,這種食品又苦又澀,辣嗓子,嚥不下去,吃完拉不下屎來。
那時我們家十口人,哥嫂和我們一起生活。每次吃飯都能看到大侄和二侄哭鬧。這飯也實在是沒法吃,大人還勉強對付吃,可孩子能行嗎?
有一天,生產隊偷著給各戶每人二兩小米,我家分了二斤,嫂子象得到什么寶貝似的把小米拿回來。嫂子很會過日子,她把小米分成2O份,每份一兩,每天只能吃一份。
當晚嫂子就用代食品叁點我爸爸揀回來的白菜葉子做成菜團子,用一兩小米熬了一鍋象鏡子一樣一眼就能看了底的小米浠粥。吃點自家淹的蘿卜條咸菜。我那時12歲了,我喝的還覺得挺香的,可我二侄不干了,哭著鬧著非要喝一干粥。我二侄那年才五,六歲,他一歲時得過肺病,身體一直不好,再加上挨餓吃不飽,又沒什么營養可吃,他骨瘦如柴,面黃肌瘦的。嫂子就哄他說媽明天給你做干的,可二侄說什么也不干非要現在就吃。哥哥和爸爸直嘆氣。嫂子也哭了,她抱著二侄邊哭邊說,孩子,不是爸媽沒能耐,這是國策呀
爸爸也落了淚,他說,兒媳婦呀,咱們少吃點,再給孩子做點干的吧?嫂子沒辦法又重新做了一碗稍干點的粥,二侄吃的可香了!
嫂子也是苦命人,她皮膚白皙,秀麗端裝。她16歲就嫁人為妻。在那如花似玉的年令時確要擔負起上有老下要育子女的家庭重擔。她過日子是把好手,做一手好菜。只是在艱苦曰子走來的原因非常節儉。她持家有方,子女又非常效順,只可惜他剛要過上好日子就走了。
作者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