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初見李三郎(一)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302字
- 2025-06-22 18:13:00
雨后初晴,接連幾日的細雨,長安終于得見日光。
隆慶坊外的池塘,霧氣縈繞其上,寧靜而和美。
坊內卻是一副熱鬧跡象。
安國相王膝下的五王,今日搬遷新宅,特此設宴慶賀。
坊外的巷口處,不時有馬兒拉著車輦駐足停下。
眾多朝廷的官員,魚貫而入,好不熱鬧。
李重茂踩著濕潤的石板路,身穿深紅色的圓領袍衫,系著黑色腰帶,用頭巾將長發束住。
緩步行來。
永嘉坊離隆慶坊并不遠。
才到巷口處,就和剛下馬車的上官婉兒不期而遇。
“臣妾見過大王,在這路口相遇,倒是巧了?!?
上官婉兒妝容素雅,身穿前些時日,從王崇曄布莊帶走的那件扎染服飾。
李重茂看著那熟悉的改良漢服制式,不免有了些親近感。
那是自己見過無數次的裝扮樣式啊。
李重茂不由自主地贊嘆道:“上官昭容今日,果真特別……”
上官婉兒刻意面露羞色,兀自說了一句:“昨日臣妾與陛下進言,司農寺中雖是小吏,卻也有大才。正巧宮苑中缺了位照料花草的人物……”
真是有趣。
看來鐘紹京還是得去做他的宮苑總監了。
李重茂道:“上官昭容有心了?!?
上官婉兒見李重茂聽懂她的話外音,便不再言語。
兩人隨即進入隆慶坊。
李重茂看著已經掛上匾額的五座宅邸,右手處的第一間,尤其吸引他的目光。
臨淄王府。
歷史上那位玄宗皇帝李三郎眼下的住所。
宅邸外,披紅掛彩。
未進宅門,李重茂就見到一位熟悉的面孔。
安國相王李旦,也就是他的相王叔。
面容清瘦,蓄著短須,穿著一身白色圓領窄袖袍子,帶著輕便幞頭,有股書卷氣。
似乎是看見李重茂同上官婉兒。
李旦邁著步子快步走來。
“上官昭容倒是來得頗早!”李旦先向上官婉兒說道,隨后眼神有些困惑地看著李重茂,“這位是……”
李重茂上前恭敬行禮:“侄兒重茂見過相王叔?!?
對于相王不認識自己容貌,李重茂心里倒是并無意外。
原本在宗室中就屬于小透明,加上常年深居王府中,少有外出,也就更為鮮有人知了。
李旦這才恍然大悟,連忙熱情的說道:“原來是溫王!倒是王叔眼拙了,四郎勿怪!正好今日你幾位阿兄都在,你可與他們多加認識認識。
莫學王叔今日這般,對面相見卻不相識?!?
李重茂略微低頭說道:“重茂一切聽從相王叔吩咐便是?!?
歷史上,李旦對于皇位的興致其實不高,縱觀他的幾次登位,幾乎都是被迫。
性格溫和重感情,與自己幾位兒子的感情也不錯,對待李唐宗室中的其他子弟,也很親和。
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李旦見李重茂恭順應答,臉上掛著高興的神采,伸手拉著他就進了臨淄王府。
一進府內,絲竹音樂聲,推杯換盞聲,交錯傳入耳中。
李重茂不由得揉了揉耳朵,實在是有些過于吵鬧了。
不過宴會嘛,倒也正常,圖的就是一個熱鬧。
臨淄王府內宴客的大廳中,一個穿著灰白色袍衫男子,正扭動著身軀跳著胡舞,披頭散發。
李重茂見他轉身露出的面容,看上去不過二十幾歲左右的樣子。
隨著男子的舞得越來越快,廳中喝彩的聲音也是愈發大了起來。
一曲舞罷,李重茂隨即見李旦快步向前,拉著那名男子走往這邊走來。
及至站定身形,李旦這才開口介紹道:“四郎,這便是你眾多阿兄中的一位,封號臨淄王,我家三郎?!?
說罷,又同那位三郎說道:“三郎,這便是陛下四子,你弟弟溫王重茂?!?
李重茂一時有些愣住了。
萬萬沒想到和這大名鼎鼎的李隆基初次見面,竟然會是這幅光景……
那披頭散發,扭動身子跳舞的形象,讓自己著實一下子沒反應過來。
李隆基理順頭發,露出那張英偉的臉龐。
眼珠來回動了動,走上前來,開口說道:“沒想到四郎竟也來阿兄的暖房宴慶賀,快快入座罷!”
李重茂見他這番淡定從容,心想這才有了幾分爭皇位的形象嘛。
先前那副樣子算個什么。
“阿兄喬遷新居,重茂自當來慶賀。”
李重茂語氣平淡,不像心中那般所想。
“大王來這處位置坐吧?!?
李隆基正想再說什么,卻被一道聲音出言打斷。
上官婉兒正指著一處位置,對李重茂說道。
“相王叔,阿兄!你們今日宴客,諸事繁多,隨意去忙就好,我便不給相王叔、阿兄增添麻煩?!?
李旦和李隆基見狀點了點頭。
“四郎隨意就好,此間并無外人?!?
說罷,李旦就再次出了宅門迎客去了。
李隆基站立原地,望著李重茂比自己還高出幾分的身軀,眉頭微蹙,不知在想些什么。
眼見上官婉兒與這位他很少見到的弟弟四郎,交談甚歡。
李隆基的眉頭蹙得更深了。
過了一會兒,李重茂剛剛坐下,就看見李隆基站立許久后,被一名身穿青色官服的人拉到一側。
不過自己卻不認識那人。
李重茂搖了搖頭,還是時間太短了,朝中許多官員無法認全。
此人正是現為朝邑尉的劉幽求。
后來更是跟隨李隆基協助一同謀劃和發動唐隆政變的關鍵人物。
李重茂今日,倒無其他事要,只是好奇李隆基是何相貌。
順便來看看他如今的心態如何。
眼下,有了在潞州那位替他算命人,替他堅定的信心。
想必這位李三郎現在應該是躊躇滿志,想要大有一番作為的時候。
“劉邑尉,今天來入宴的人中,可有毛仲禁軍中的好友?”
李隆基同劉幽求走到一旁后,身子一半沒入陰影中,語氣平靜地詢問道。
或許是因為幼年時被囚禁在洛陽的緣故,同別人交談時,李隆基總習慣了藏于陰影中,不讓人看見他的神情。
劉幽求顴骨高突,三角眼的眼角處有顆黑痣極為明顯。
聽到李隆基問話,劉幽求瞇著眼睛回道:“回臨淄王,眼下并未見王毛仲所說的人。”
王毛仲是李隆基在潞州時,收為奴仆的,因其武藝過人,所在李隆基身邊護衛。
年輕時,王毛仲曾在禁軍中任職。
所以此次回長安。
王毛仲就自告奮勇,說要替李隆基招攬一些禁軍將士。
眼下看來似乎不太順利啊。
李隆基心里嘆了口氣,如此想道。
頓了頓,他又再度問道:
“姑姑那邊可有回信?”
劉幽求聞言一怔,隨即苦笑:“公主這幾日都閉門謝客,恐怕是不會來了……”
李隆基雙手握拳攥緊,忽地又松開,臉上露出失望之色。
不過隱匿于陰影中,劉幽求未曾得見,再度回稟說道:
“不過……公主次子衛尉少卿薛崇簡,薛少卿應允了會過來?!?
李隆基聞言這才走出陰影中,面色恢復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