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定昆池夜宴(三)
- 大唐:從截胡李隆基開始不做廢帝
- 三七葉魚
- 2250字
- 2025-06-18 11:27:00
“韋相,快快用力呀!”
“哎,唐公怎么如此面色潮紅。”
……
李顯剛開始還坐在位置上,頗為自得地看著。
而后竟覺得不過癮,起身走到兩隊拔河人馬面前。
這邊去向韋巨源那方加油打氣,那邊又走到唐休璟這側陰陽怪氣。
李重茂見他這副樣子,實在是沒忍住心中嘆氣。
這哪里像個君主的樣子,貪玩好耍或許只是他眾多缺點中最微不足道。
關鍵李顯似乎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便愚蠢至極了。
李重茂拉扯麻繩時,并未太過用力,只是將心思用在護住年老些的朝臣身上,諸如他身前身后這兩位。
年老的唐休璟,以及身后的國子祭酒祝欽明。
李顯此刻興致正濃,不時去到座位上拉起一個人,湊到場地中央聚在一起觀看拔河。
就連太平公主也不例外。
太平公主端立在側,臉上無甚表情,只是細長的眸子偶爾微微合上,不時地以手掩住口鼻。
想來是覺得十分無聊。
上官婉兒同她錯落半個身位,眼珠子轉動不停,將諸多年老朝臣用力過猛,漲得滿臉通紅的窘態盡收眼底。
也不知心中在想些什么。
李裹兒陪在李顯身邊,不時附和著他兩句。
李重茂不經意地偏頭,卻發現似乎缺了個人。
韋皇后怎么不見了?
眼下不正是李顯玩性正高的時候么,她不在一起陪著,去了哪呢?
就在李重茂這一晃神間。
對面首位的韋巨源往后側頭,同宗楚客眼神示意了一下。
宗楚客頓時會意,手上放松了下麻繩。
韋巨源感覺到后,也是緩緩收回力氣。
麻繩上,掛著紅色飄帶的位置,逐漸偏移到唐休璟那邊。
韋巨源、宗楚客二人對視一眼,同時收回力氣……
嚯!
鉚足了勁的唐休璟,頓時一個踉蹌,身子往后退去。
李顯見到此番情形,料想到這些老臣就快要露出丑態了,愈發興奮得大喊大叫。
半點沒有天子的樣子。
眼見就要看到這些,平日里一副正人君子做派的文臣丑態百出。
李顯的表情難掩高興。
忽地,他表情一滯……
就快要跌倒的唐休璟,被其身后的李重茂穩穩扶住,沒能摔倒在地。
只是踉蹌退了幾步。
李顯頓時失望不已。
滿臉新奇的李奴奴眼見李重茂得勝,她的心思單純。
身子一躍來到李重茂面前,鼓掌慶賀:“阿叔真是厲害!”
李重茂收回扶住唐休璟的手,輕聲問道:“唐公無事吧?”
唐休璟喘著氣,輕輕搖手:“無礙無礙……”
他滿是皺紋的臉上通紅,也不知是用力過度,還是先前的酒勁上來了。
望著李重茂蹲下身子牽起李奴奴。
唐休璟瞇著眼睛,余光看向臉上掛著失望和遺憾的李顯。
這父子二人的性子怎像是完全顛倒過來了一般。
溫王年少,本應好耍貪玩,卻行事有據,舉止沉穩。
圣上已知天命,本該老成持重,卻愛以捉弄為趣,不像個天子模樣。
想到這里,唐休璟不禁搖了搖頭。
韋巨源見沒看到預想中的場面,登時面沉如水。
他本意就是想讓這群老臣丑態盡出,博得李顯開心。
卻不料溫王李重茂,只是輕輕的一伸手,就讓他想法落空。
韋巨源看著李顯失望的神情,而后將目光望向了今日本不該出現的李重茂身上。
韋巨源捋了捋胡須,不知在作何感想。
沒看到預想中的場面,李顯很是失望。
本想斥責李重茂幾句,可朝臣皆在,他也不好開口。
在看到李重茂和李奴奴相處融洽的場面后。
李顯不禁暗自贊嘆道:“沒想到溫王同李奴奴的關系……竟這般親昵。”
隨后李顯又看向眾位大臣,發著鬧騷,連連搖頭道:
“無趣無趣,拔河也無甚趣味,端是無聊!”
唐休璟聞言嘆氣。
韋巨源則是連忙上前寬慰著李顯。
其余大臣均是面面相覷。
……
韋皇后方才出完恭,走出茅房后施施然站立原地,伸出雙手。
侍立的宮女立刻上前,拿出早已備好的濕麻布,仔細替她擦拭著雙手。
韋皇后瞇著眼睛,目光望向陰影下的兩個身影。
“你等二人,不在宴會中陪同圣上嬉戲,到此等候著本宮作甚。”
陰影中,兩個身著的官服的人走了出來,站在月光下。
二人同時向韋皇后行禮,齊聲道:“臣馬秦客/楊均,見過皇后殿下。”
韋皇后打量了番他們二人,認出是先前她看見兩個俊俏模樣,聲音頓時柔和了起來:
“免禮吧,倒也不必如此拘謹。”
而后,韋皇后眼神望著宮女。
宮女會意的退去,只留下韋皇后,以及楊均、馬秦客,三人留在原地。
韋皇后佇立不動,閉上眼睛,感受著定昆池上拂面而來的微風。
風里似乎帶著李顯高聲叫喊的聲音。
“圣上,諸位大臣看起來都是疲憊了,今日宴會,諸位大臣只出了體力,尚未展示文筆……
不如就讓同僚們,以此宴會為題,賦詩一番如何?”
韋巨源眼看李顯興致缺缺,便上前說道。
“賦詩?”李顯揉搓著下巴,有所心動。
這不得讓這群大臣,好生為自己歌功頌德一番?
韋巨源見李顯有意,環視一圈后,他的目光落在上官婉兒身上,接著說道:
“臣時常聽聞上官昭容評詩一絕,難得今日有此機會,正好恰逢其會。
不知上官昭容意下如何?”
上官婉兒隨即起身,自謙道:“一時傳說而已,倒令韋相看中,婉兒自當為圣上分憂。”
“不過……”上官婉兒停頓片刻,“婉兒才疏學淺,一家之言,只為諸位添個興致,莫要當真。”
群臣皆是哈哈大笑。
這位自則天大圣皇后有以才學聞名的女官,他們只當她這番話是在謙虛。
李顯隨即也趕忙命人奉上筆墨紙硯,擺放在中央位置的方桌上。
大臣們依次上前,提筆低頭,苦思冥想。
李重茂見狀搖頭,顧自坐著未動。
腦海中雖然有著許多詩篇,但那都是殘缺。
貿然抄出來,恐怕只會在這些飽讀詩書多年的大臣面前出丑,貽笑大方。
“四郎不上去試試嗎?”
見到李重茂不動,太平公主輕聲問道。
“侄兒才疏學淺,諸位大儒德高望重,才學過人,重茂還是不要獻丑為好。”
此處,李重茂同太平公主還在小聲說話。
另一邊,韋巨源再度向韋皇后請示道:
“皇后殿下,我等具是老邁詞窮,恐不能盡興。不如喚上一些年輕子弟,看看如今的大唐兒郎,是何等風采。
殿下以為如何?”
韋巨源先問韋皇后,而有意略過李顯,有意在樹立韋皇后的威儀。
至于口中所說的年輕子弟,就是他先前提議賦詩助興的目的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