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道行接到圣旨后,立刻火急火燎地向修真界的佛、道兩派求助。
短短三個月內,還真請到了不少幫手:道教方面,有龍虎山的“天師道”、山東嶗山的“全真道”、閣皂山的“靈寶道”、武當山的“清微道”。
佛教方面,則有五臺山的“法相宗”、峨眉山的“真言宗”。這六大修真宗門。
每家都派了高人前來,加起來也有六位【金丹期】修士、五十位【筑基期】修士,還有三百名【煉氣期】的弟子,總共三百五十多人,齊聚當時明朝的首都南京會師。
當時的場面,真可謂能人異士云集,修真“神仙”齊聚。
嘉靖皇帝親眼目睹了這些修真者騰云駕霧,還為他演示了“五行皆引”的神通,頓時被迷得心悅誠服,佩服得五體投地。
也許這也使得他將來沉迷修道,荒廢了朝政的原因。
可惜朱厚熜的修真天賦實在太差,即便服用了無數丹藥,到死也只停留在【煉氣三重】的境界;但明世宗卻覺得是藍道行藏了私,不肯教他真本事,后來間接導致藍道行被誣陷入獄,最終迫害致死,對此朱厚熜全然不管不顧。
而嘉靖皇帝自己,也因長期服用各種真假難辨的有毒丹藥,慢性中毒加上身體機能衰竭而亡。
話說回來,眾人在南京到齊了之后,這三百五十多位修真者便浩浩蕩蕩的,來到黃河邊的“翊川城”。
眾人見到了城主吳斐。雙方一核對情況,吳斐滿臉疑惑地說道:“我們翊川城現在只有二十萬人???”
六位【金丹期】的修士聽后,心中一凜,各個暗自思忖,想道:“這里五年間少了二十萬人,短短三個月又沒了十萬百姓,這些妖怪的胃口也太過貪婪了吧,實在是喪心病狂!”
眾人登上城墻,開啟“天眼通”探查城中情況。
修真者們目光如炬,卻又帶著幾分難以言說的沉重。他們站在這道隔絕凡人與超凡的界限上,俯瞰著腳下看似平靜的城池,個個眉頭緊鎖,一言不發,顯然已經被眼前的景象震懾住了。
當時正值傍晚,青灰色的古城墻在暮色中泛著冷光。
只見翊川城里炊煙裊裊,街道上人流如織,叫賣聲、孩童的嬉笑聲、小販的吆喝聲交織在一起,一派安居樂業的俗世景象。
酒肆里的猜拳聲震得窗欞發顫,綢緞莊前的姑娘們正對著新到的料子挑挑揀揀,街角甚至還有一隊吹吹打打的迎親隊伍,紅綢漫天,喜氣洋洋。
誰能想到,這座本該有五十萬人口的古城,如今已悄無聲息地少了三十萬生靈?更讓人驚心的是,剩下的凡人對此毫無察覺,依舊過著柴米油鹽的日子,仿佛那些消失的鄰里親友從未存在過。
家家戶戶的院落里依舊傳出尋常笑語,檐下的燈籠在晚風里輕輕搖晃,把磚墻映得一片暖黃。
然而在修真者的靈識探查中,這座城池早已成了妖物的巢穴。
穿梭在人群中的身影里,藏著十二種化形的精怪:鼠妖化作油滑的貨郎,在街角兜售摻了迷魂藥的糖人;牛妖扮成憨厚的屠夫,案桌上的肉泛著淡淡的腥臊妖氣;虎妖化身為武館教頭,對著弟子們演示剛猛拳術時,眼底偶爾閃過嗜血的兇光;兔妖成了繡坊里的巧娘,指尖的銀針泛著幽藍的毒光;龍妖隱匿在酒樓的梁柱間,化作雕龍紋樣,鱗片在陰影里微微翕動;蛇妖披著游方郎中的長衫,藥箱里裝的卻是勾魂的蠱蟲;馬妖拉著載貨的馬車,蹄鐵踏過青石板路,會留下轉瞬即逝的火焰印記;羊妖蹲在寺廟角落,捧著經書喃喃自語,袈裟下露出的羊角泛著寒光;猴妖在雜耍班子里翻著筋斗,嬉笑間露出的尖牙閃著白芒;雞妖化作報曉的更夫,梆子聲里藏著攝人心魄的魔音;狗妖趴在大戶人家的門檻上,看似溫順的眼神里滿是監視的警惕;豬妖則成了酒樓的廚子,灶臺邊的血泊里混著不屬于牲畜的毛發。
而這時,十二道截然不同的妖氣,正從城池的十二個角落,緩緩的沖天而起。
“鼠妖”所在的陰暗巷陌,騰起的是“灰黑色妖霧”;“牛妖”盤踞的市集,升起的是“土黃色光柱”;“虎妖”駐守的武館,爆發出的是“赤紅色煞氣”;“兔妖”藏身的繡坊,飄出的是“粉白色毒煙”。
“龍妖”潛伏的河邊,涌起的是“深藍色水浪”;“蛇妖”落腳的藥鋪,散出的是“墨綠色瘴氣”;“馬妖”停留的驛站,卷起的是“棕褐色狂風”;“羊妖”依附的寺廟,冒出的是“乳白色妖光”。
“猴妖”混跡的雜耍場,炸出的是“金黃色妖氣”;“雞妖”所在的鐘樓,射出道“淺紫色妖光”,“狗妖”看守的宅院,騰起的是“青灰色妖風”;“豬妖”忙碌的廚房,沖出的是“深粉色濁氣”。
這十二道妖氣像十二根貫通天地的光柱,在古城上空交織成一張詭異的大網,將整座城池籠罩其中。
可城里的凡人依舊毫無察覺,繼續過著屬于自己的平凡日子。
六位【金丹期】領頭修士面面相覷,這才明白此時的情況比想象中要糟糕得多;其中一名修士這時若有所悟,掐指一算,嘖嘖稱奇,說道:“好家伙,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這不是十二生肖嗎?”眾人這才發現,這里出現的妖怪,確實正好是十二生肖中的禽獸,但其中的關聯卻不明所以。
而如果修真者們直接和這么多妖怪廝殺,剩下的二十萬百姓必然會陷入水深火熱,萬劫不復的境地。
最后他們決定,再向各自的宗門求援,請更多修真者前來助戰。
后來,修真者們想出一個辦法,以百姓的身份潛入“翊川城”,悄悄消滅妖物,同時暗中把普通百姓勸出城外。
轉眼一年過去,使用如此“偷梁換柱”的辦法,翊川城里正常的凡人已經所剩無幾。妖怪們也漸漸發現了越來越多的,修真者們的存在。
此時,終于十五萬百姓已全部轉移出了“翊川城”,而城里只剩下三千名修真者和五萬多只十二種妖族。
后世撼動整個華夏修真界的“翊川妖仙之戰”一觸即發。
這一戰,幾乎讓整個正道“修真界”都參與其中,這場人和妖的戰爭,可謂是殺的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要知道,億萬華夏人中,修真得道者不過三千左右。而妖物卻從那十二處妖氣源頭源源不斷地涌出,雙方又整整廝殺了一年;正道修真者們只剩下了三百多人。
也就是在這場大戰中,修真者們才在與十二種妖怪的反復戰斗中,和在這里的“無名王爺府”里,發現了另一個只屬于“翊川城的秘密”,牽扯出了“翊川城”之下的“霧魘幽淵”和還在“霧魘幽淵”之下的“幻妖異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