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女帝
- 我的師妹們各個貌美如花
- 摘個李子
- 1957字
- 2025-06-25 19:51:41
夜很快便過去,晨曦初起,眾人跪拜,迎新帝回宮?;食侵?,朝堂之上,這位“二皇子”白澤,在眾人的目視下龍袍加身,冕旒輕搖。
她端坐于金碧輝煌的龍椅上,目光如炬,威嚴中透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柔和。眾人都不知道的是這位新登基的帝王,乃是個女兒身男兒魂,貨真價實的女兒家。
大殿之下,群臣跪拜,山呼萬歲之聲震耳欲聾,她卻內心平靜如水,唯有緊握的龍椅扶手泄露了一絲緊張。陽光透過精雕細琢的窗欞,斑駁地灑在她臉上,那張清秀的臉龐上,劍眉星目,英氣逼人,任誰也想不到,這鐵血帝王之心,竟藏于一副柔弱女兒身內。
她輕輕抬手,示意平身,那一刻,仿佛整個天下都握在了她纖纖玉指之間。
隨著她輕柔卻堅定的手勢,群臣緩緩起身,大殿內恢復了往日的莊嚴肅穆。她的目光逐一掃過眾人,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能洞察人心,讓每位大臣都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脊梁。突然,一陣微風拂過,卷起龍袍的一角,輕輕搖曳,她不動聲色地整理著衣擺,動作中流露出不屬于帝王的細膩與優雅,卻更添了幾分令人敬畏的神秘。
朝堂下再無半點聲響,不再議論紛紛。新帝登基本就是國之大事,下方之人都略顯慌張,神情多有緊張。都不知這位新帝會如何,世人只知“二皇子”心思甚密,卻根本不知其本就是個女兒身,而知曉此事之人多半銷聲匿跡了,就連老皇帝也不例外,現在的京都皇城都是“二皇子”的勢力。
朝堂之下,一片寂靜中,一位老臣的目光偷偷瞥向新帝,眼神復雜。他回想起昔日與“二皇子”共事的點滴,那時便已覺其才智過人,卻未曾料到會有今日之變。陽光斜照,映在他滿是皺紋的臉上,顯得格外滄桑。他緩緩低下頭,心中暗自祈禱,愿這位隱藏身份的帝王,能引領國家走向繁榮。
就在這時,新帝的目光似乎穿透了人群,與他交匯,那眼神中既有威嚴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溫暖,讓他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安心。
“軒轅愛卿,為何令郎未曾到場?”
朝堂之下,老臣軒轅震身形微微一顫,感受到那穿透目光中的重量,他緩緩抬頭,對上新帝深邃的眼眸。
陽光恰好在這剎那照亮了他的銀發,閃爍著淡淡光輝,與殿上金碧輝煌相映成趣。他喉頭微動,正欲開口,卻見新帝輕輕一笑,那笑容里藏著不易言說的深意,仿佛是對過往默契的認可,又似對未來合作的期許。
“軒轅愛卿,朕記得令郎才華橫溢,今日大典,朕甚想聽聽他的見解,莫非是身體不適,還是路途遙遠有所耽擱?”新帝的話語溫和而有力,如同春風拂面,卻又不容置疑,讓軒轅震心中五味雜陳,一時不知該如何作答。
“犬子多病在老家養病,而老臣也年邁到了該離去的時候了,也是時候歸隱山林,與鄉田為伴,望陛下恩準。”
新帝聞言,輕輕頷首,目光中流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惋惜。她緩緩起身,步下龍椅,金色的龍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每一步都顯得那么沉穩而有力。
她走到軒轅震面前,親手扶起這位老臣,動作輕柔卻堅定,仿佛是在傳遞一種無形的力量?!败庌@愛卿,國之棟梁,朕怎舍得您離去?然您心意已決,朕亦不強留。只愿您歸隱后,仍能心系國家,偶爾為朕出謀劃策?!?
說著,她親手從袖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輕輕放在軒轅震手中,那玉佩溫潤如初,在晨光中泛著柔和的光澤,仿佛蘊含了千言萬語,靜默地躺在軒轅震顫抖的手心里。
新帝的指尖輕輕滑過玉佩的邊緣,那細膩的觸感如同他們之間未言的默契,溫暖而深刻。玉佩上雕刻的龍鳳呈祥圖案栩栩如生,每一筆都似乎在訴說著對國泰民安的祈愿。
軒轅震凝視著手中的玉佩,眼眶微濕,仿佛能從中看到新帝那雙深邃眼眸中的信任與期盼,一股暖流自心底升起,讓他在這金碧輝煌的大殿中,感受到了一絲前所未有的溫情與重任。
下方百里乘風與李錦柔與上官慕容等幾人只是靜靜的注視著,并未開口出言。
百里乘風目光銳利,眉宇間透露著不凡的氣度,他靜靜地凝視著新帝與軒轅震的互動,眼神中既有審視也有深思。
一旁的李錦柔,身著淡雅宮裝,面容溫婉,她輕輕絞著手中的帕子,目光在新帝身上流轉,眼中閃爍著復雜的情緒,似是對這位新帝的敬畏,又夾雜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憐惜。
上官慕容則手執玉扇,輕輕搖曳,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她的眼神在眾人間流轉,仿佛能洞察一切隱秘,卻又不動聲色,整個大殿內,暗流涌動,卻都被新帝那沉穩的氣場所壓制。
或許在場的眾人中只有軒轅震與這三位看出新帝是位女子,所以才會有些女兒態,而上官慕容更是毫不掩飾。目光在新帝與軒轅震之間流轉,眼神中閃爍著洞悉一切的光芒。
她緩緩站起身,玉扇輕輕一展,扇面上繪制的山水圖仿佛隨著她的動作活了過來,流淌著淡淡墨香。她緩步走向大殿中央,每一步都顯得那么從容不迫,仿佛整個大殿的氣場都隨著她的步伐而微微震顫。
“陛下,微臣有一事不明,還望陛下解惑。”上官慕容的聲音溫潤如玉,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她的目光直視新帝,那雙深邃的眼眸中仿佛藏著千言萬語,等待著新帝的回應。新帝微微側頭,目光與上官慕容交匯,兩人之間仿佛有一種無形的默契在流轉,讓整個大殿的空氣都為之一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