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羨并非空言恐嚇,實則他們接下來就是要如此做,而懷朔鎮城無法阻止。
四千奇兵破襲敵后確是妙計,但也是行險之舉,成則可平東二鎮叛軍,敗則也要承擔其代價。
武川鎮作為核心邊鎮,鎮兵虛編情況不算嚴重,整體應有五千鎮兵外加兩千青壯年鎮民。
刨去出城的四千人,武川鎮城僅剩余一千鎮兵,而且這四千人還帶走了精甲良馬,城中僅剩劣等裝備。
若不計代價連日強攻硬取,十日便可破其城,屆時城中家眷皆入部落民之手,必然會壓往懷朔鎮城外脅迫武川甲騎。
到時你楊暄是信任武川人還是不信任呢?
這并非離間,實則誅心之言。
楊暄心知霍羨此言非虛,但他此時也不能表示認可。
“汝等賊寇尚未攻入武川,便在此大言炎炎,實為可笑。我懷朔鎮如何,就不勞汝等費心了。”
言罷,他也不欲與霍羨多談,恐怕言多必失,便示意鎮兵開始入城。
霍羨也沒帶領部下阻攔,如今大部隊還在外圍圍剿剩余的武川甲騎,正面部眾則大多勞累無力再戰,此時攻城也無意義。
他指派部落民開始重挖壕溝、修筑土墻,將被破壞之處填補回來。
等被留置在外的武川人死亡或投降,這一戰便算是結束了。
武川人死亡近半,有約五百人被俘虜,部分輕重傷視情況救治和解脫。幾乎一戰打出了歷史上圍城一年多的殺傷。
懷荒人的戰損也不小,護骨延的皓毫衛戰死近五分之一,作為僅次于鎮兵的戰力,也只能由其作為抗線。
其余部分也有一定戰損,霍羨這邊主要是閻望督內戰死十余人,其余各督在阻擊時也有數個戰損,甚至有督主因沖得過前被殺。
但從武川人這里的繳獲才是大頭,留下兩千多武川人,也就意味著差不多兩千五百套人馬裝甲,以及千余匹良駒。
護骨部這一戰付出最多,再加上護骨延是老大,故而分走了大頭。
按功勞,霍羨分走了兩成,足以武裝五百具裝甲騎。如果論出力,其實也配不上兩成,但誰讓是霍羨猜出了武川人的突襲意圖和時間,又于陣中斬殺賀拔度拔和賀拔允。
不過甲騎這東西短時間內用處也不大,霍羨還沒有地盤,故而就沒有打硬仗的意義。打小仗時,具裝甲騎的速度還是比較拖累。
武川甲騎已經是這個時代最頂級的具裝甲騎,但也僅在半個時辰內就耗光了體力。一般人支撐能四分之一的時間就不錯了。
——
天至斜午時,數騎高呼著“柔玄信使來”從北方極速奔馳而來,三馬換乘足見其急切。
當他們來到懷荒大營前,看到滿地血流浸野和燒灼瘡痍,意識到自己等人可能來晚了。
但旋即他們見到護骨延,不似有戰敗的衰頹感,其余首領也在身邊與其議事,也多有興奮之色。
“阿賀古,兄長遣汝何事?”
柔然信使為首者阿賀古,乃是吐斤洛周的親衛長,多跟從吐斤洛周,以至于護骨延也叫得出姓名。
阿賀古道:“昨夜洛周大人趁武川人不備,夜攻武川鎮城,已克下鎮城大門,正于城巷之中交戰。”
“攻城初始,我部發覺守城者多為不足十五歲的少年和高齡長者。至攻上南城墻后才有鎮兵參戰。”
“洛周大人以為,武川鎮城應是將鎮兵主力抽往他處,以繞后突襲之法破營,卻不知是擇我部為目標,還是擇貴部。故遣我來告。”
霍羨心中怪異,莫非真是傻子克高手?
挖溝塹連續折騰好幾天,晚上又不能好好睡覺,柔玄人哪來的體力去攻城?就算借突襲占了些優勢,也會被頂回去。
但問題是武川鎮城被抽調后,城內兵力有限,三千人應對攻城基本要日夜輪班,故而趁這最后一夜大多數成年人都去休息,留少年人和老人先守一夜。
拳打敬老院,腳踢幼兒園。吐斤洛周一口氣直接把南段城墻拿下了。
阿賀古回想起入營時看到的情景:“莫非貴部已然遇襲?”
護骨延點頭:“今日臨近拂曉之時,約四千武川甲騎南下襲營,不過我軍早有準備,大破之。余部逃竄入懷朔鎮城茍延殘喘。”
說著,他還幽怨地看了霍羨一眼。嘴上說自己才智有盡,但還是及時洞悉了武川人的戰術,這哪里是有盡呢?害得他白擔心一場。
“不過還是感兄長和阿賀古馳告之情,且先在我營中歇息一二,我亦已遣部眾往貴部告知此處戰況,也許你等交錯而過未能互見。”
“既然兄長已攻下武川城墻,想來懷朔鎮也快結束了。”
武川、懷朔成犄角呼應之勢,攻其一則另一鎮必定來援,故而必須兩鎮齊圍。也因此,武川一破,懷朔便成孤城矣。
孤城難守,難在人心。
——
武川鎮城,吐斤洛周立于城墻之上俯瞰。
昨夜他只打下南城墻便停了下來,部眾已無余力,為避免被鎮兵反推回來,他便及時收手專心守住城墻。
雖然武川鎮城已如在掌中,但吐斤洛周心緒仍然緊張,消失的武川鎮兵仿佛懸在頭上的利劍,隨時都會斬下。
他并非完全不懂軍事,武川鎮兵消失不見,大概率是沖著懷朔鎮去的,出其不意內外合擊,才能擢取最大勝果。
懷荒一路若敗,他柔玄人便獨木難支,根本無力抵抗上二鎮合力。即使攻破武川鎮城,也難逃一敗。
更令他警惕的是,柔玄鎮兵們似見狀不妙有了異心,他們中已有人認為部落民敗局已定,隨時準備跳反。
這讓他不得不分兵去看住鎮兵,不敢再輕動。此時他能做的唯有祈禱天神和先祖護佑,他的義弟能夠抵擋住武川人。
思慮至此處,城外突然傳來呼喊聲:“洛周大人,懷荒使者來見。”
城下之人便是護骨延麾下千夫桓沖,為了加強可信度,護骨延也派了重要人物前來報信。
桓沖一言便穩住了吐斤洛周的心。
“武川敗亡,戰損過半,余部逃入懷朔鎮城,大局已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