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時疫風云,權謀暗涌
- 重生安陵容:庶女逆襲后宮之巔
- 困困的我
- 4558字
- 2025-06-08 17:30:32
五月的紫禁城,本應是繁花似錦、生機勃勃的美好時節。
御花園里,牡丹、芍藥競相綻放,姹紫嫣紅,香氣撲鼻;宮墻邊的垂柳依依,隨風搖曳,宛如少女的青絲。
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時疫,卻如同一層厚重的陰霾,無情地籠罩了這座宏偉的宮殿,讓原本熱鬧的宮廷變得人心惶惶。
安陵容靜靜地立在鐘粹宮的廊下,目光望向那陰沉得仿佛要滴出水來的天色,眉頭微微蹙起,心中滿是憂慮。
前世,這場時疫如同一頭兇猛的野獸,無情地奪去了數百宮人的性命,無數家庭因此破碎。
而皇后,卻將這場災難當成了鏟除異己的絕佳利器,借疫病之名,除去了不少眼中釘,還巧妙地將罪名嫁禍給了華妃,讓華妃有苦難言。
“主子,太醫院來人稟報,又發現了十幾例發熱的宮人,都是浣衣局的?!本涨啻掖颐γΦ刈邅恚樕厦芍擦耆萏刂频乃幗恚凵裰型嘎冻鼍o張與擔憂。
安陵容的指尖輕輕叩擊著欄桿,發出有節奏的聲響,仿佛在思考著什么。
前世,這場時疫來得十分蹊蹺,源頭始終未能查明。
如今細細想來,極有可能是皇后在背后搗鬼。
皇后借著疫病的時機,既能除去那些對她構成威脅的嬪妃,又能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可謂是一箭雙雕。
“備轎,我要去養心殿?!卑擦耆菅凵駡远?,語氣不容置疑。
她深知,這場時疫若不加以控制,后果將不堪設想。
而且,她也想借此機會,改變前世的命運,為自己和身邊的人謀得一線生機。
養心殿外,太醫們正圍在一起,七嘴八舌地爭論著防治之策。
他們有的眉頭緊鎖,有的搖頭嘆息,顯然對這場來勢洶洶的時疫感到束手無策。
皇帝坐在殿內,眉頭緊鎖,臉上滿是焦慮之色。
見安陵容來了,他勉強露出一絲笑意,說道:“愛妃怎么來了?這時疫兇險,你該在宮中避一避,莫要染上了病?!?
安陵容福身行禮,恭敬地說道:“皇上憂心國事,嬪妾豈能獨善其身?況且嬪妾幼時家鄉也曾有時疫,家母教過些防治之法,或可略盡綿力?!?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問道:“愛妃還懂醫理?”
“略知一二?!卑擦耆葜t遜地回答道,隨即從袖中取出一卷絹帛,雙手呈上,“這是嬪妾整理的防治時疫之法,請皇上過目。”
皇帝接過絹帛,展開細看。
只見上面詳細列出了隔離病患、熏蒸消毒、藥方配伍等方法,條理分明,邏輯清晰,遠比太醫院的提議周全得多。
皇帝不禁擊案贊嘆:“好!愛妃此法甚妙。太醫院即刻照此辦理!”
安陵容接著補充道:“嬪妾斗膽建議,將發病的宮人集中安置在偏遠的北三所,派專人照料。未發病的各宮減少走動,每日熏艾消毒。太醫院按癥狀輕重分派藥方,避免交叉感染。”
她前世親歷這場時疫,深知傳統療法效果有限。
如今提出的這套方法,融合了前世的記憶和后來學到的醫理,遠比太醫院的陳舊方案有效得多。
她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減少這場時疫帶來的傷亡。
皇帝龍顏大悅,說道:“就依愛妃所言。即日起,蕙嬪協理太醫院,全權負責時疫防治?!?
這一任命如同在后宮投下了一塊巨石,激起了千層浪。
嬪妃協理太醫院,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
消息傳出后,皇后氣得臉色鐵青,摔碎了一只茶盞,茶水濺了一地;華妃則氣得稱病不出,在翊坤宮里大發雷霆。
安陵容卻無暇顧及這些。
她立刻著手安排各項事宜:將病患隔離,派心腹太醫看守,確保他們得到妥善的治療;各宮分發艾草、蒼術等熏蒸藥材,讓宮人們每日進行熏蒸消毒;又在宮門處設藥湯,供出入者飲用,以預防疫病傳播。
忙碌了一整日,回到鐘粹宮時已是深夜。
安陵容剛卸下釵環,準備休息,菊青又匆匆來報:“主子,碎玉軒來人說,莞貴人染上時疫了!”
安陵容手中玉梳“啪”地落地,碎成了兩半。
她心中一驚,前世甄嬛并未染疫,這一世怎會……她猛然想起,前世的甄嬛此時已得盛寵,宮人對她照顧周到,飲食起居都十分小心;而這一世因她分寵,甄嬛地位不如從前,想必是下人疏忽所致。
“備轎,我去碎玉軒?!卑擦耆菡Z氣堅決,眼中卻閃過一絲復雜。
甄嬛確實待她真誠,在她最困難的時候給予過她幫助和溫暖。
但此刻前去照料,也有政治考量——雪中送炭,最易得人心。
在這后宮之中,人心便是最大的籌碼。
菊青大驚,連忙勸道:“主子不可!時疫兇險,萬一您也染上了病,那可如何是好?”
“莞姐姐待我如親妹,如今她染病,我豈能坐視不理?”安陵容說著,便起身往外走去。
菊青無奈,只好匆匆跟上。
碎玉軒已籠罩在濃濃的藥氣中。
甄嬛面色潮紅,額頭滾燙,已是半昏迷狀態。
太醫們圍在床邊,束手無策,只說聽天由命。
安陵容親自為甄嬛診脈,發現癥狀與前世一種特殊病例相似——不是普通的時疫,而是摻雜了某種毒素。
她心頭一震,想起前世皇后曾用類似手段害過端妃,讓端妃纏綿病榻多年。
看來,這場時疫背后,隱藏著更深的陰謀。
“去取我妝奩底層的青瓷藥瓶來。”她低聲吩咐菊青,同時迅速寫下藥方,“按此方煎藥,記住,必須你親手熬制,不得經他人之手。這藥方關乎莞姐姐的性命,切不可大意?!?
菊青領命而去,安陵容則守在甄嬛床邊,為她擦拭額頭,輕聲安慰。
一連三日,安陵容幾乎寸步不離地守在甄嬛床前。
她親自喂藥、擦身,連宮女們的活都攬了過來。
甄嬛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每次睜眼看到安陵容,眼中都滿是感動。
“妹妹……何苦……”甄嬛虛弱地說,聲音微弱得幾乎聽不見。
安陵容握住她的手,說道:“姐姐快些好起來,就是對我最大的安慰。在這后宮之中,你我姐妹相依為命,若姐姐有個三長兩短,妹妹也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第四日清晨,甄嬛的燒終于退了。
安陵容剛松一口氣,忽聽外面太監高呼:“皇上駕到!”
她慌忙整理衣冠迎駕。
皇帝一身常服,顯然是匆忙趕來。
見到安陵容憔悴的面容,他眼中閃過一絲心疼,說道:“愛妃辛苦了?!?
“嬪妾分內之事?!卑擦耆菪卸Y道,“托皇上洪福,莞姐姐已無大礙?!?
皇帝親自扶起她,說道:“朕聽聞你三日未合眼,實在……罷了,先去看看莞貴人?!?
甄嬛已能坐起,見皇帝親臨,掙扎著要行禮。
皇帝連忙制止:“愛妃病體未愈,不必多禮。你能好起來,朕心甚慰?!?
探望過甄嬛,皇帝將安陵容叫到外間,壓低聲音說道:“愛妃醫術精湛,朕心甚慰。只是……太醫院報,這時疫來得蹊蹺,似有人為痕跡?!?
安陵容心頭一跳。
她早已發現端倪——病患多集中在與皇后不睦的嬪妃宮中,而景仁宮上下竟無一人染病。
更可疑的是,她在為甄嬛診治時,發現其癥狀與普通時疫不同,明顯是中了某種慢性毒。
“嬪妾不敢妄言?!彼斏鞔鸬溃爸皇恰』挤植即_實有些奇怪。而且莞姐姐的癥狀,也與普通時疫有所不同。”
皇帝眼中閃過一絲銳利,說道:“朕明白了。愛妃繼續專心治病,其余的事……朕自有主張。你放心,朕定會查明真相,還后宮一個安寧。”
送走皇帝,安陵容長舒一口氣。
她相信以皇帝的敏銳,必能察覺其中蹊蹺。
而她要做的,是在這場風波中保全自己和甄嬛,同時尋找機會揭露皇后的陰謀。
甄嬛病情漸愈,安陵容卻累倒了。
連續多日的操勞讓她染上輕癥,不得不閉門靜養。
這日她正服藥,菊青匆匆進來:“主子,華妃娘娘身邊的頌芝求見?!?
安陵容挑眉。
華妃的人此時來訪,必有蹊蹺。她整理好衣衫,說道:“讓她進來。”
頌芝行禮后,低聲道:“我家娘娘讓奴婢轉告蕙嬪娘娘,北三所的井水……最好不要飲用?!?
安陵容心頭一震。
北三所是隔離病患的地方,若井水有問題……她急問:“華妃娘娘還說了什么?”
“娘娘說……”頌芝聲音更低,“有些人表面吃齋念佛,背地里卻比蛇蝎還毒。”
頌芝離去后,安陵容立刻派人去查北三所的井水。
果然,在井壁發現了可疑的藥渣——這是一種能延緩痊愈的慢性毒藥!前世皇后就是用這種方法,讓華妃宮里的人生病后久久不愈,最終拖成重病,失去了皇帝的寵愛。
華妃顯然察覺了皇后的陰謀,特意來示警。
這不是出于好心,而是借她之手對付皇后。
安陵容冷笑一聲,將計就計——她命人悄悄清理了井水,卻留下少許證據,準備在關鍵時刻使用。
她要讓皇后為自己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
時疫持續半月,終于漸漸平息。
安陵容的防治方案成效顯著,死亡人數比前世少了大半。
皇帝龍顏大悅,在朝堂上當眾褒獎:“蕙嬪仁心仁術,實乃后宮典范。此次時疫能得到控制,蕙嬪功不可沒。”
太后也賜下厚賞,并當著眾嬪妃的面道:“哀家老了,就喜歡蕙嬪這樣穩重懂事的孩子。以后初一十五,你來慈寧宮陪哀家說說話。這后宮之中,難得有你這般聰慧善良之人。”
這是莫大的榮寵。
初一十五向來只有皇后和華妃有資格去慈寧宮請安,如今多了個蕙嬪,后宮格局已然改變。
皇后表面微笑祝賀,眼中的冷意卻讓安陵容不寒而栗。
華妃則直接稱病不出,顯然是對她分權的不滿。
回到鐘粹宮,安陵容剛卸下釵環,甄嬛就親自登門。
她病后初愈,面色仍有些蒼白,卻堅持要向安陵容道謝。
“若非妹妹舍命相救,姐姐早已……”甄嬛握住安陵容的手,眼中含淚,聲音哽咽。
安陵容搖頭:“姐姐言重了。你我姐妹,何必說這些?在這后宮之中,我們本就應相互扶持,共度難關。”
甄嬛從懷中取出一枚精致的玉佩,說道:“這是家傳之物,今日贈予妹妹,以表心意。從今往后,你我生死與共,福禍同當。若有朝一日,妹妹遇到困難,姐姐定當全力相助?!?
安陵容鄭重接過,心中卻五味雜陳。
前世的甄嬛也待她真誠,是她自己因嫉妒和猜疑毀了這份情誼。
這一世,她珍視這份情誼,卻也明白,在后宮之中,沒有永遠的姐妹,只有永遠的利益。
但此刻,她愿意相信甄嬛的真心。
時疫過后,皇帝對安陵容的寵愛更甚。
不僅常召她侍寢,還時常與她討論朝政。
這日,皇帝在養心殿批閱奏折時,突然問道:“愛妃對年羹堯請增軍餉一事怎么看?”
安陵容心頭一跳。
年羹堯是華妃兄長,手握重兵,囂張跋扈。
前世他最終因謀反被誅,但在此之前,連皇帝都要讓他三分。
她深知這個問題十分敏感,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燒身。
“嬪妾不懂朝政?!彼斏鞔鸬?,“只是……聽聞西北今年豐收,軍餉理應充足才是。年大將軍此時請增軍餉,不知是何緣故。”
皇帝冷笑:“年羹堯貪得無厭,朕……罷了,不說這些。他仗著自己有軍功,在朝中結黨營私,朕遲早要收拾他?!彼^安陵容的手,說道:“愛妃近日辛苦了,朕打算晉你為蕙嬪,賜協理六宮之權,你可愿意?”
安陵容連忙跪下:“嬪妾德薄才疏,恐負圣恩。這協理六宮之權,責任重大,嬪妾怕難以勝任。”
皇帝扶起她,說道:“朕說你可以,你就可以。朕相信你的能力,也相信你的忠心。在這后宮之中,朕需要你這樣的人來幫朕分憂。”
圣旨下達,安陵容正式晉為蕙嬪,地位僅次于華妃,與端妃平起平坐。
更關鍵的是,協理六宮之權讓她有了插手后宮事務的正當理由。
她可以借此機會,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地位,為未來的路做好鋪墊。
冊封禮上,皇后笑容慈祥,仿佛一位仁慈的長者,但安陵容卻從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絲不易察覺的殺機。
華妃面色鐵青,眼神中充滿了嫉妒和怨恨。
安陵容寵辱不驚,一一應對得體。
她知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皇后的笑容背后,不知藏著多少殺機;華妃的怨恨,也會化作無數的暗箭向她射來。
夜深人靜,安陵容獨立宮墻,望著滿天星斗。
前世的她此時仍是默默無聞的安答應,在后宮中受盡欺凌。
而這一世,她已是備受寵愛的蕙嬪,擁有了權力和地位。
但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年家勢大,皇后深不可測,甄嬛……終究是皇帝心頭的白月光。
她這個重生者,要如何在各方勢力間游走,既保全自己,又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腕上的玉鐲在月光下泛著溫潤的光澤,那是甄嬛送給她的禮物。
安陵容輕輕撫摸它,如同撫摸自己不變的初心——這一世,她要不擇手段地活下去,活得比誰都好。
她要讓那些曾經傷害過她的人付出代價,也要讓自己在這后宮之中擁有一席之地。
但同時,她也不想失去那份珍貴的姐妹情誼,她希望能在權力和情誼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