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爭端

  • 世紀風雪
  • 愛新覺羅啟榕
  • 3507字
  • 2025-06-08 14:40:35

原本光緒皇帝打算派遣五大臣在西花廳秘密會見光有為,這條消息也不知為何,竟像長了翅膀一般一夜之間傳遍了大江南北。不說全國上下人盡皆知。但至少在天子腳下的北京城,這早已是大街小巷里公開的秘密,甚至成為不少老百姓飯后茶余的談資。

康有為本人在接到了光緒皇帝的圣旨后更是欣喜若狂,處處宣揚他將以六品芝麻小官的身份,單獨會見大清天子親自派來的使臣,并且他逢人便夸下??冢运膶W富五車和才華橫溢,必定會受到這五位權頃朝野眾臣的賞識。官至一品,易如反掌,他甚至相信自己能到光緒皇帝身邊當差,親自輔佐他完成戊戌變法,為風雨飄搖的大清洗心革面,注入新生。

有人嘲笑他一廂情愿,有人說他不諳世事,但不管怎樣,總理衙門的西花廳一向是用做接見外國大使的貴賓室。他區區小臣能和帝國要臣們平起平坐,共商國是,這至少是總理衙門設立以來的第一次。康有為興奮地認為,這就是他堅持不懈地斗爭的結果。

1898年1月24日

正月初三日,雪越下越大,雪花漫天飛舞,似煙非煙,似霧非霧,仿佛整個世界都籠罩在茫茫大雪之中。冬雪紛飛,覆蓋庭庭深院,無瑕美景,樹影搖曳。

康有為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等到了這一天,因此一早就起來梳洗打扮好,他一身深藍色長衫,配了一件灰黑色的坎肩信心滿滿地前往清政府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西花廳接受召見。

代替皇帝出面召見的是李鴻章、翁同龢、榮祿、刑部尚書廖壽恒、戶部左侍郎張蔭桓五人。本來,恭親王奕?慶親王奕劻二人也是應該參加的,但他們由于先前讀過一些康有為的大作就對他頗有微詞,于是拒絕出席會議。

康有為到達西花廳后,映入眼簾的便是五位帝國的大員個個板著臉,正襟危坐在殿閣中。五大臣雖然不茍言笑,對康有為的印象也各不相同,但初時還算客氣,“待以賓禮”。

李鴻章這時候正因為甲午戰敗意志消沉,再加上康有為曾經拒絕了李鴻章對創辦強學會的資助,李鴻章認為康有為多少有些不識好歹,對他一直抱有成見。

翁同龢跟康有為是一條心的,此前也一直都是他在光緒皇帝的面前不遺余力的舉薦康有為,這時要是第一個站出來率先發言,恐怕有些不合時宜。因此,李翁二人都不不愿意率先開口,廖張二人資歷太淺,如此重要的場合,怎么也輪不到他倆發表主要的意見,他們只有隨聲附和的份兒,所以這二人也沉默不語。

會場一度陷入了尷尬的局面。五大臣面面相覷,誰也不肯率先開口。就在他們互相觀望的時候,四個人,包括康有為本人的目光都不約而同地相聚在榮祿的身上,榮祿是慈禧太后絕對的心腹,又掌握著京畿軍權,在朝野上下絕對擁有說一不二的權威。

于是,在其他所有人保持沉默情況下,榮祿劈頭蓋臉,開門見山地就給康來了個下馬威:“我大清二百多年來一直實行滿蒙共治。所謂變法,萬變不離其宗,祖宗的成法不能改變,這一點你聽說過嗎?”

這句話顯然一開始就沒有客套,甚至在言語之間充滿了對康有為的輕蔑。

康有為見榮祿如此傲慢無禮,亦是出乎意料,不禁遲疑了起來。

可還未等康有為開口作答。榮祿的臉上竟掛滿了輕蔑的笑,他一字一句,態度堅決地提醒說:“今日鄙人代太后老佛爺和皇上傳話,無論你康有為怎么變法,大清江山永遠都是愛新覺羅的天下。象征我大清皇權的祖宗之法不能變,象征著旗人身份的辮子不能剪。你得先答應這兩點,其他的才可以慢慢商談!”

康有為面對榮祿的挑釁,他無所畏懼,毅然決然地回答:“所謂祖宗的成法,是用來治理和保衛祖宗之地的,現在連祖宗之地都快守不住了,還談什么祖宗的成法?再說,所謂成法,應該因時制宜。比如祖宗的成法中只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哪里有總理衙門?要說變法,僅憑這一條,各位已經變了。大人,您說是不是?”

“何出此言?”榮祿眉頭緊鎖,耐著性子,繼續發問。

康有為昂首挺胸,態度堅決道:“祖宗之法,有好有壞。那壞的,自當革除;那好的,也當斟酌情況,決定棄取。遙想當年,康、乾之世,大清是世界上少有的統一、繁榮的大帝國,那時的法,一定有相當好的部分。但是,再好的法,在歲月的遷移中也會或衰敗,或過時,不能再用。到了戊戌時期,大清已經被洋人打敗過好幾次,不僅敗于西洋,而且敗于崛起不久的東洋,賠款之外,還要割讓遼東半島和臺灣??烧f真是丟盡了臉面。喪權辱國,孰此為甚!一切的一切,都足證“祖宗之法”已不能保障“祖宗之地”,必須“變法圖強”了。祖宗之法,不僅有好有壞,有適用于當世者,有不適用于當世者,而且更重要的是,祖宗見聞、經歷有限,不可能十分清晰地預見后來的事情,因而祖宗制定的“法”也不可能包羅萬象,解決后來的各種問題?!?

本來就對康有為不以為然的榮祿,聽了這話,立刻面色鐵青,要說剛剛只有對康有為的反感,但在這剎那之間,榮祿對這個狂妄的文人已經產生了仇恨。他這一席話不是明擺著往自己,全體滿洲親貴以及皇上和太后的心窩子上捅刀子嗎?此等無恥小人,實在是話不投機!榮祿被氣得渾身發抖,于是便拍案起身,憤然離去,至于下其他四個大臣,繼續對康有為進行全面的盤問。

榮祿的離去,讓康有為認為是維新派對抗頑固派初步的勝利,因此甚是沾沾自喜。只是一句輕飄飄的話,就能將大清帝國最權傾朝野的的要臣駁得啞口無言,夾著尾巴灰溜溜的逃走了,這顯然是天助我康有為!然而,他卻絲毫沒有意識到榮祿是慈禧太后的鐵桿心腹,他的退場是在表達一種高層姿態!而且康有為這樣一句自以為機智的回答如果傳到了老佛爺和其他滿蒙貴族的耳朵里,將會引起怎樣的驚濤駭浪,這一舉動似乎在瞬間便決定了他兇險的未來!

第二個發起提問的人是刑部尚書廖壽恒,他是個沐浴著中華傳統文化成長的儒學士大夫,顯然不愛好西學,對康有為的“變革“不是很了解,此前也沒有和康有為打過交道,沒有敵意。于是他和善地詢問:“你既說要變法,怎么變?可有切實可行的方案?”

康有為不卑不亢,明確地答:“宜變法律,官制為先??梢哉垈€洋人,加上我,一起商量修改法律的問題。比如現在的六部就要徹底地變革一下?!?

誰也不知道康有為是否故意要刺激各位大員的神經。一個六品小官,竟然要從帝國所有位高權重的衙門下手,他還真把自己當玉皇大帝了!

李鴻章原本是想聽細細地康有為談談究竟應該怎樣變法,而他的回答格外簡單,一句話就把在坐的其余四個大臣統統給打發了?!跋胱兎桑僦茷橄取保@句話的意思十分明顯,久經沙場的李鴻章豈能聽不明白,就是舊的政府機構全部撤銷——盡撤六部,再就是把舊的法律全部作廢——盡棄舊例,這也是完全效仿西方制度進行變法。如此激進的觀點如果用之于實際政治運作,在老成持重和有著豐富的內政外交經驗的李鴻章看來,肯定是不會有什么好結果的。

聽到這兒,李鴻章再也忍不住,不禁冷笑起來:“你的學術造詣如何,鄙人不敢評價,但是你膽大包天,狂悖自大這下可鬧得人盡皆知了!你把政府六部全部裁撤了,不等于列祖列宗的規矩都不算數了嗎?”

康有為越說越沒邊兒,夸夸奇談起來:“今天是列強并立的時代,不是過去的江山一統局面了?,F在中國的法律和官制不但早就過時,而且弊端重重,應將其全部廢除,國家才有希望!”

接著,康有為又口若懸河,大談法律、度支、學校、農商、工礦政、鐵路、郵信、會社、海軍、陸軍等該怎樣變法,并說日本的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仿效了西方的法制,日本的國情與我大清最為相近,所以說最易模仿。

李鴻章畢竟出身書香門第,待人接物也以有涵養著稱,再加上他不是那種喜怒哀樂形于色的人,面對康有為的不知天高地厚,他不住搖頭,嘴里不停念叨著:“荒謬,真是太荒謬了……”

唯一與在座的大員們的心思不同的翁同龢見問答氣氛緊張,于是趕緊打圓場岔開了話題:“要變法,就要有經費支持,不知康主事對籌款有什么高見?”

康有為鎮定自若,胸有成竹地回答:“籌集政治變革的經費,各國有各國的辦法。日本人發行紙幣,法國人實行印花稅,印度征收田稅。中國只要制度改變,稅收至少可以增加10倍以上。還可以借洋人的錢來辦中國的事。”

“借債?”連一向支持康有為變法主張的翁同和也被他的主張嚇得大驚失色,“康主事,眼下時局艱難,朝廷的稅收本就入不敷出,你可知洋人放的都是高利貸?如今向他們借債,且不說我們泱泱大國有損顏面,單純說在財政虧空的情況下,你日后叫我們拿什么去還?還不上錢,指定又要割地賠款,這種寅吃卯糧的做法皇上和太后是肯定不會答應的。”

問話從下午3時開始,黃昏時分才結束。在這場西花廳問話中,康有為的侃侃而談非但沒有打動這幾位朝廷重臣,反而很可能給自己招來禍患,不過對于康來說,盡管他的狂妄姿態引起了他們幾個的極端反感,但是自己直率的言辭和極端的見解,尤其是他那種“片面深刻”的思維路數,確實給他們留下了相當深刻的印象,康有為心中暗自竊喜,他相信不久以后他的名字不僅被關心西學的文人墨客銘記于心,在大清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會變得家喻戶曉,他——康有為就要載入史冊了!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铜川市| 达州市| 张家口市| 武威市| 洞头县| 平原县| 西充县| 兴业县| 栖霞市| 沙洋县| 女性| 搜索| 马龙县| 皋兰县| 特克斯县| 涞水县| 仁布县| 井研县| 微山县| 建昌县| 象山县| 福海县| 镇雄县| 鲁山县| 稷山县| 花垣县| 文成县| 仁布县| 富民县| 凌源市| 新乡县| 南宁市| 措美县| 新巴尔虎右旗| 南涧| 福安市| 江口县| 萍乡市| 衡阳县| 河池市| 阳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