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阿鼻道三刀
書名: 綜武:我錦衣衛(wèi),助人為樂什么鬼作者名: 快樂真知棒本章字數(shù): 2037字更新時間: 2025-06-18 12:50:50
激活武功卡,他面前出現(xiàn)了三個選項。
【選項一:拔刀斬】
【選項二:阿鼻道三刀】
【選項三:燃木刀法】
拔刀斬,傅紅雪的最強手段,這是快到極致的拔刀術,刀法中蘊含著寂滅一切的死亡之意。
快刀的典型代表,講究一擊必殺,出刀必須見血。
符合蘇晦的性格,只是他在想,要是一刀沒砍死敵人怎么辦?
阿鼻道三刀,歸海一刀掌握的魔刀,對應佛教的“貪、嗔、癡”三毒,那是連他本人都無法掌握的恐怖刀法。
論威力,絕對位列三種刀法第一位,風險也很大,使用者有很大概率會失控。
燃木刀法,少林七十二絕技之一,利用內(nèi)力蒸發(fā)的高溫制造殺傷效果。
三種刀法最弱的一項,根本不在蘇晦的考慮范圍內(nèi)。
仔細思考片刻,他最終還是選擇了阿鼻道三刀。
入魔的風險很大,連歸海一刀都只能斷臂廢除武功,才能避免徹底的墮入魔道。
憑蘇晦對自身的了解,他絕對沒有那么堅強的意志。
不過入魔多是精神問題,完全可以利用其他的心法去中和。
比如聶家的冰心訣就可以壓制魔性。
九陽神功起源于佛學,核心為道家的運功法門。
玄門正宗的心法,對這類精神狀態(tài)本就有抑制能力。
在內(nèi)力修為方面,歸海一刀完全無法與他相提并論。
“他扛不住,不代表我也扛不住。”
確認好了選擇,蘇晦的手中就出現(xiàn)了一本秘籍。
足足花費半個時辰,他依舊沒能參悟刀法的精髓,始終在入門的邊緣徘徊。
這就是資質(zhì)的限制,越高級的武學技巧越是難以參悟。
好在蘇晦還有其他的手段。
滿級悟性體驗卡(1小時),這玩意可以讓他變成絕頂天才,參悟阿鼻道三刀應該不成問題。
區(qū)別只在于,一小時內(nèi)將刀法領悟到何等地步。
“能學多少是多少,足夠我現(xiàn)階段使用就行了。”
確認過不會有人來打擾,蘇晦便開始了為期一小時的閉關。
......
第二天,信王企圖謀反的消息傳遍京城。
這可是個大新聞,事先連東廠那邊都一頭霧水。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經(jīng)過多方打探,大家總算知道了昨夜發(fā)生的事。
錦衣衛(wèi)一位總旗,意外發(fā)現(xiàn)上司陸文昭與郭真合謀,在陛下寶船上做手腳的證據(jù)。
想要去告發(fā)陸文昭,結(jié)果被人搶先一步堵在了家里。
蘇總旗奮力突出重圍,追兵一路尾隨至江邊,雙方在那里爆發(fā)了一場血戰(zhàn)。
總旗蘇晦戰(zhàn)力非凡,硬是將追兵全部放倒,準備將逆黨全部押送到詔獄。
接下來發(fā)生的事,讓整個錦衣衛(wèi)都陷入深深的憤怒。
一位皇帝寵信的小太監(jiān),竟公然搶奪功勞,將原本屬于錦衣衛(wèi)的榮耀搶到了手里。
苦戰(zhàn)一場的蘇總旗身受重傷,根本無法與人家抗衡,最終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逆黨被奪走。
不久后,信王被抓,王府被那個小太監(jiān)查抄,家里的一干女眷也都收入自己府中。
根據(jù)小道消息,名叫韋小寶的太監(jiān)整整貪污八十萬兩,這是一筆足以讓人發(fā)狂的巨款。
消息傳回來,整個錦衣衛(wèi)都群情激奮,包括鎮(zhèn)撫使在內(nèi)的所有人都在為蘇總旗鳴不平。
當然,他們真正在意的是公平,還是那八十萬兩銀子就不得而知了。
憤怒的錦衣衛(wèi)們......
簡單怒了一下,接著就恢復到正常的秩序。
該抓人的抓人,該調(diào)查的就調(diào)查,看看信王逆黨是否還有殘留。
至于被搶奪功勞的事情......
這些年被東廠搶的還少嗎?
大家早已經(jīng)習慣了。
錦衣衛(wèi)就是一條狗,區(qū)別只在于誰牽繩子而已。
最近幾天京城都是人心惶惶,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頭落地,誰也不知道下一個死的是什么人。
為了表彰蘇晦的功績,安撫他的情緒,鎮(zhèn)撫使大人特地批準了半個月的假期。
正好可以讓他專心致志的修煉刀法。
期間,韋小寶派人來過,留下了大概價值二十萬兩的銀票。
這是屬于意外的財富,也證明了韋小寶確實會做人。
蘇晦一波暴富,意味著他往后能幫助更多的人。
京城不全是繁榮,同樣有衣不蔽體的乞丐。
只是天子腳下,乞丐不能乞討,他們就是一群沒有收入來源的賣藝人。
有時候也會稱為江湖人。
稍微改了個名字,乞丐就神奇的消失了,天下自然呈現(xiàn)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多年來,小皇帝就是受此蒙蔽,才會導致如今內(nèi)憂外患的局面。
蘇晦想要救濟這些人,需要的錢財數(shù)目不是一般大。
光憑那微薄的薪水,還有天道功過錄獎勵的錢財,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現(xiàn)在則不同了。
二十萬兩的銀票,普通人就算花十輩子也花不完,足夠他完成更多的善舉。
“韋小寶的撈錢能力很強,看來以后真要與他多親近親近。”
趁著難得的假期,蘇晦打算好好放松一段時間,繼續(xù)鞏固刀法,爭取早日達到收放自如的境界。
至于沈煉與北齋,很幸運的躲過了一劫,何去何從就讓他們自己掂量吧。
要是想為信王報仇,就別怪他辣手無情了。
蘇晦在苦練刀法,另一邊,奔波許久的荊無命終于鎖定了羅摩遺體。
......
雨,下得很大。
少年荊無命站在山道拐角,雨水順著斗笠的邊緣成串滴落。
稚嫩的臉龐在陰影中顯得格外蒼白,劍鞘緊貼大腿,左手藏在斗篷下,保持隨時可以拔劍的姿勢。
“山腰處有座茅屋,目標應該就在里面。”細雨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幾乎被雨聲淹沒。
她撐著一把青傘,傘骨在雨中泛著冷光:“六個人,手里帶著我們要的東西。“
荊無命沒有回頭,只是微微點頭,雨水打在他的睫毛上,他連眼睛都沒眨一下。
十七歲的少年,眼神卻比這山中的寒潭還要冷。
凝視著他的側(cè)臉,細雨心中輕嘆,不知少年究竟經(jīng)歷了什么。
小小年紀,殺氣怎會如此之重?
一言不發(fā)的前行,荊無命根本不在乎里面有多少人。
只要將人全部殺光,東西自然就落到他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