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那就爭一爭好了!
- 八歲皇長孫,你說我亡國之君?
- 塵萬骨
- 2039字
- 2025-06-06 20:30:26
“民?”
聽著劉紹這話。
一時之間,劉御乾愣在了原地。
目光怔怔的看著那個坐在侍衛群中,被一名名侍衛圍在中間,抱著劉紹給的糖葫蘆吃得滿臉開心的孩子。
又看著那個到現在臉上依舊帶著驚恐的和他年歲差不多大的老人。
我為的民?
到底是什么民?
舉目望去,內城內,朱門酒肉臭,外城外,路有凍死骨。
我為的民到底是什么民?
劉御乾愣在原地,久久默然不語。
“皇爺爺,你和他們講道理,可他們和你講道理嗎?朝堂每年俸祿發出去那么多,可他們知道收斂嗎?
國庫空虛,百姓食不果腹,他們明知道你打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可他們依舊將矛頭對準你,說你窮兵黷武,說你好戰成性。
可你居然還想著不與民爭利?
你所謂的民肚大腰圓,而真正的民都快餓死啦!”
到了最后,劉紹的情緒愈發的激動。
就是那些隨行而來的侍衛都忍不住側目。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他們想要露宿街頭,跪在這里,和一個陌生人搖尾乞憐嗎?
他們不想,可現實逼得他們不得不如此,
自古言窮山惡水出惡民,可若是富山,若是善水,那誰又愿意當惡民呢?”
劉紹一字一句。
但每一句話都仿佛直接戳在了劉御乾的心窩子上。
是啊,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若不是窮山,若不是惡水誰又愿意當惡民呢?
劉紹的這些話,像是一記又一記的重錘砸在他的心門上。
或許他真的錯了。
或許就連他自己都被腐儒的那一套給繞進去了。
真正的民是發不出聲音的。
真正的民是沒有辦法說出自己的痛苦的。
真正的民,他們連上述的門都沒有。
他們有的只能是被動的承受。
這一對祖孫是如此,不遠處那些同樣衣衫襤褸的乞丐同樣是如此!
而在他耳邊能聽到,能看到,能見到的那些卻不是民!
是趴在他大乾億萬百姓身上吸血的吸血鬼,是趴在他大乾億萬百姓身上啃食的蛀蟲!
呼~~~
劉御乾深吸一口氣。
竭力的想要平復自己的內心。
同時眼神也愈發詫異的看著自己這個大孫。
看著這個自己親眼看著長大的大孫!
在這一刻,他突然感覺劉紹似乎有些不一樣。
一個八歲的孩子,對于朝局,對于局勢居然有著如此尖銳的見解。
實在讓他意外,更是讓他想都沒有想到。
而這不正是他一直悻悻念念所求的嗎?
“呼~~~”
劉御乾又是深吸一口氣。
而劉紹看著自家皇爺爺這樣,也下意識的縮了縮腦袋。
“皇爺爺,我.....”
劉紹下意識的想要開口解釋。
他是說爽了,但好像沒有顧及自己皇爺爺的面子。
“沒事,皇爺爺很開心!哈哈哈哈。”
劉御乾哈哈大笑,一把將劉紹從地上抱起:“你能這樣,你皇爺爺我很開心!
非常開心!”
呼~~~
嚇死個人......
劉紹心底暗自吐槽。
他是皇長孫沒錯,但自家皇爺爺畢竟是皇帝,而自己卻.......
“但下次,給你皇爺爺我一點面子。”
劉御乾斜眸的看了遠處一眼。
“嘿嘿......”
劉紹嘿嘿一笑。
他確實是有些激進了....
憤的屬性有些發作了......
劉紹趕緊拱了拱手道:“皇爺爺恕罪。”
劉御乾斜眸了一眼劉紹:“想讓你皇爺爺我饒了你啊?”
“嗯嗯。”
劉紹立馬點頭。
“那行,你再給你皇爺爺我搗鼓點壞點子出來。”
一邊說著,劉御乾一邊狠狠地rua了一下劉紹的小臉。
劉紹:“……”
瞧瞧。
這說的是人話嘛。
劉紹辯駁道:“皇爺爺,你這話說得,咱這哪叫壞點子,咱這叫為國出力!”
“是是是,你是為國出力。”
看著劉紹才八歲,就一副老人精的樣子,劉御乾忍俊不禁,催促道:“快點說,
若是真的能充實國庫,你皇爺爺的當記你一大功!”
有這話,劉紹就放心了,繼續說道:“皇爺爺,孫兒曾粗淺的估算過,那些圍繞著國子監里面各大門閥世家的監生所開設的酒樓,青樓,歌舞坊,等每年所產生的流水差不多有一百萬兩左右,而刨除成本,估計是在五十萬兩至六十萬兩之間。”
大乾如今的銀子還算是比較值錢,
一個九品的官員一年的俸祿也才六十兩左右。
遠沒有到后世野豬皮入關時,大量白銀涌入的情況,造成白銀通脹的情況。
大乾老百姓所使用的錢還大部分都是銅錢。
所以整個國子監八千門生,一年額外的吃穿用度,流水也才一百萬兩左右。
但即便如此,卻也很驚人了。
“這么多?”
劉御乾吃了一驚。
他還真的沒有注意到這些。
因為大乾從不收商稅,自然也就不會專門的去過問這些事情。
而劉紹之所以知道,主要也是因為他實在閑得無聊,而且同時他也喜歡收集這些玩意.....
當然這只是粗略的估算,具體多少應該只會比這個多,絕不會比這個少。
“所以皇爺爺,你說咱們要是把這些銀子,全部納入咱們自己的腰包,那國庫又會多出多少的銀子?
這些銀子又能救治多少類似于他們的災民?”
劉紹循循善誘的說道。
一邊說著,一邊指向不遠處那對祖孫倆。
“你說得有道理。”
劉御乾深吸一口氣,同時望向不遠處那些進進出出,熱鬧非凡的酒樓,各種裝修的金碧輝煌的商鋪:“看來朝廷也是時候要收一些商稅了。”
大乾以前從不收商稅,那是因為一旦收商稅,會有無數的士大夫噴朝廷與民爭利,甚至便是御史臺的官員也會上書直諫。
他也懶得應對這些。
一方面覺得麻煩,另外一方面也是瞧不上,更加也沒想到,僅僅圍繞著國子監增設的酒樓,歌舞坊,青樓,茶樓,甚至是賭坊居然會這么賺錢!
而這些錢,卻全部流向了那些世家大族,沒有一個子流向朝廷,而朝廷缺錢卻只能向百姓征收。
從百姓的頭上去扣,去搜刮。
以前這些他都沒有意識到。
但現在。
既然與民爭利。
那就爭一爭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