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63章 軍餉

武英殿,內閣、各部堂官、科道俱在。

戶部尚書錢謙益垂喪著臉,一個勁的訴苦。

“皇上,根據朝廷定下的兵額,京營六萬,勇衛營一萬,長江水師一萬。以上,共計八萬。”

“南兵,多著輕甲或是無甲,因此,南京兵部、工部,并無鐵甲儲存。”

“根據京營遷安伯所述,三萬野戰兵每人鐵甲一副。根據勇衛營新樂侯所述,需要鐵甲一萬副。”

“僅僅是京營和勇衛營,今年的軍餉、軍需、軍械等各項開支,是一百萬兩都止不住。”

“余者,還有鳳陽興濟伯高杰部、安廬靖南侯黃得功部、徐州金聲桓部、九江杜弘域部、太平黃蜚部、鎮江鄭鴻奎部、狼山王佐才部、江南劉肇基部。”

“此外,還有各地的督標、撫標。”

“供應龐大的軍費開支,戶部已經是左支右絀,有心而無力。”

“如今,寧南侯左良玉部,竟索要軍餉八十萬兩。戶部,實在拿不出。”

八十萬兩軍餉,朝廷肯定不會給。

錢謙益也知道朝廷不會給,但是,這個苦,他必須要訴。

隨著錢謙益的聲音落下,殿內一片寂靜,無人應答。

還是首輔史可法怕氣氛尷尬,出聲應和。

“八十萬兩軍餉,確實不是一個簡單的數字。”

“朝廷因為有朝廷的難處,是否可以先行調撥一部分,余下的慢慢籌措。”

“相信寧南侯,也會理解朝廷的難處。”

左良玉會理解朝廷的難處?

除非母豬能上樹。

要是左良玉真的是那么通情達理的人,他就不會獅子大開口。

司禮監掌印太監韓贊周看了皇帝一眼,而后問道:

“寧南侯索要八十萬兩軍餉,戶部,能拿出多少?”

錢謙益頓了一下,像是在計算,“很少。”

“很少?”韓贊周很不滿這個籠統的說法。

“錢尚書,就算是再少,也總該有一個數字吧?”

“主要是各筆款項都有用途,不好挪用。就算是從其他地方籌措,也不會很多,最多不過有個五六萬兩。”

“相去甚遠也。”龍椅上有聲音響起。

“朝廷的田地就這么多,收上來的田賦是有數的。唯一沒有定數的,就是鹽了。”

“鹽是人工制成,每年的產量可增可減。看看能不能讓各地運司督促鹽戶,增加鹽產,多征一點鹽稅,也好解朝廷之匱。”

錢謙益已經猜到了皇帝想要什么了,“臣稍后就向各地運司、鹽課提舉司行文。”

“對了,鹽兩淮鹽稅能收多少?”

錢謙益這個戶部尚書也是做了功課的,當即就回答出來。

“回稟皇上,崇禎六年以前,兩淮之鹽虧損達二百余萬兩。”

“先帝在位時,曾大力整頓淮鹽,于崇禎六年時鹽稅最高,達一百五十萬兩。”

“但是,由于各地戰亂,兩淮食鹽運送不暢,嚴重滯銷。鹽稅,恐怕只能收得半數,七十五萬兩。”

兩淮鹽稅只有七十五萬兩,擱這糊弄誰呢。

朱慈烺不動聲色,“加上浙江等地的鹽稅呢?”

錢謙益:“大概在一百萬兩左右。”

“鈔關所收的商稅呢?”朱慈烺問道。

“回稟皇上,戰亂導致商旅受阻,如臨清、九江等的鈔關根本無稅可收。”

“先帝亦曾大力整頓鈔關,崇禎十三年時,鈔關可收稅八十萬兩。如今,怕是連半數都達不到。”

朱慈烺又問:“各地官府,可還有拖欠稅款之事發生?”

“回稟皇上,不少官府都說有難處,百姓生活不易,就還是有所拖欠。”

“各有各的難處,真是難為錢尚書了。”

錢謙益躬下身子,“臣不敢。”

朱慈烺提高了音量,“難處誰都有,”接著又降了音量,“可大家不能總是勉為其難的過日子吧。”

“這樣吧,朕給戶部分一分工。”

“左侍郎周堪賡,專職負責度支。哪筆錢該花,哪筆錢不該花,替朝廷看緊錢袋子。”

“右侍郎何楷,專職負責稅務。”

“為了確保稅收,允許戶部組建一支軍隊,用以收稅。兵額暫定為三千,名字就叫,稅警總團。”

“總督倉場尚書張有譽,仍總督倉場。”

“錢尚書,你統籌戶部全局,兼管戶冊、土地。”

眾人聽著皇帝對戶部的調整,并沒有感到太多新意。

本質上同宋朝的戶部、鹽鐵、度支,三司制沒有太多區別。

唯一出乎意料的,就是那三千人的稅警總團。

戶部的四位堂官,左侍郎周堪賡、右侍郎何楷,這兩個人的權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強。

總督倉場的戶部尚書張有譽,則是沒變。

倒是正牌戶部尚書錢謙益有些擔心,這么一分工,自己要是壓不住下面的人,很容易被架空。

朱慈烺又說:“另外,各地的起運比例,尤其是南畿周邊的省份,該提高的也要酌情、適當的提高。”

地方官府征收的賦稅,分為起運、存留兩部分。

起運,就是上交中樞的部分。

存留,就是存留地方的部分,以供應地方官府開支。

受限于通訊案、交通等手段的落后,地方發生災情等情況,中樞很難及時反應。

所以,明代地方官府的存留比率很高,就是為了地方官府擁有抗風險能力。

有些地方的存留比率甚至達到了百分之百,即稅收全部存留地方,不用上交中樞。

正是由于地方官府稅收存留率普遍在百分之五十甚至以上,明代賑災,地方官府能解決的,絕不麻煩中樞。

不然,天下那么大,靠中樞調撥錢糧賑災,災民早餓死了。

在崇禎朝財政狀況急劇惡化的背景下,崇禎皇帝酌情的將部分地方官府的存留賦稅,征調中樞,即地稅改國稅。

朱慈烺的意思是繼續沿用崇禎皇帝的思路,從地方官府身上,收點錢上來。

但是,也不能像清朝那樣竭澤而漁的提高起運比例,不給地方官府留有財政款項。

錢謙益想了想,如今的大明朝就南方幾個省的地盤。

四川、湖廣正在作戰,是不行的。

云南、貴州、廣西不算富裕,收也收不太多。

也就是江西、浙江、福建、廣東這四個省了。

這幾個省沒什么災情,相對也太平,是合適的。

不過,無論是讓哪個省份增加起運賦稅的份額,這幾個省份的官員不得背地里罵我嗎?

可戶部是真的缺錢,在不額外增加賦稅的情況下,這是最優解,身為戶部尚書的錢謙益沒有辦法說不。

“啟稟皇上,湖廣、四川正值用兵之際,軍需開額大,是否當不在此列?”

“自然。”

“臣明白。”

“鹽稅是朝廷的重中之重,雖說如今戰亂不止,可江南畢竟太平。兩淮鹽稅不足崇禎時的半數,未免太過令人心寒。”

朱慈烺還是又說回了鹽政。

“內閣同戶部、科道,重新梳理天下鹽政,并派專員到地方整頓淮鹽、浙鹽、閩鹽。”

“臣等遵旨。”

“為保軍隊訓練,令誠意伯劉孔炤督餉。”

劉孔炤聞言一愣,接著便明白了,“臣遵旨。”

“至于寧南侯所需軍餉,遵化伯馬上就要回來了,湖廣巡按御史黃澍、監軍太監何志孔也要回京述職。”

“先聽聽他們怎么說,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再行酌定。”

錢謙益則心頭一緊,整頓鹽政?

我是戶部尚書,整頓鹽政,這不把我推到風口浪尖了?

————

PS:本書數據不盡人意,收藏漲幅尤為一言難盡。

在這里想厚著臉皮麻煩讀者老爺們,如果覺得本書寫的還可以的話,能不能投張月票支持一下。

抱拳感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水县| 奉新县| 内丘县| 灌南县| 湖北省| 东阿县| 大庆市| 青岛市| 柘荣县| 绥德县| 霸州市| 阿拉善盟| 子洲县| 安康市| 云林县| 如皋市| 灌阳县| 会泽县| 白玉县| 慈利县| 扶绥县| 远安县| 罗甸县| 洪湖市| 兰溪市| 凤阳县| 三门县| 长治市| 麟游县| 沐川县| 平顶山市| 弋阳县| 庆城县| 梁平县| 呼玛县| 裕民县| 宝清县| 彰化市| 林西县| 渑池县| 辽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