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1章 監紀官

皇帝剛剛說了南京京營照北京京營之例,話還熱乎著呢,你楊御蕃就出言反對。

不得不說,你很勇敢。

在文官看來,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敢于反對皇帝的臣子,才是好臣子。

在楊御蕃的話說出口后,方孔炤等人紛紛投去贊許的眼神。

別管楊御蕃提的意見有用沒用,反正他這份敢于諫言的品質,值得肯定。

朱慈烺神色平靜,問道:“楊將軍,仔細說一說。”

“臣遵旨。”楊御蕃行禮過后,說道:

“啟稟皇上,臣所言,并非指南京京營不能同北京京營之例,而是南京京營人數過少。”

“北京京營有兵十四萬,三大營平均每營有兵近五萬,各分為戰兵營、車兵營、城守營,自然無礙。”

“南京京營,人數較少,不宜將士卒太過分散。”

見楊御蕃有所停頓,朱慈烺以目示意他繼續,楊御蕃這才接著向下說。

“闖賊之戰馬,多數得于我軍手中。獻賊躥亂于南方,戰馬獲取有限。”

“僅以騎兵而論,闖、獻二賊,不足為慮。”

“而建奴不同,奴兵盡是騎兵,一人雙馬,甚至是三馬,機動靈活,來去自如。”

“奴兵以其機動之速,常常來回奔騰,在局部,形成以多打少。我軍落敗,多是因此。”

“先帝整訓北京京營,頗有成效。京營兵亦可出城作戰,但那是基于我軍有騎兵策應。”

“眼下我軍騎兵短缺,若想應對建奴騎兵,唯有依托車營。”

“正如大凌河之戰,總戎宋偉依托車營,可硬抗奴酋黃臺吉三萬騎兵不落下風。最后因火藥耗盡,無法形成有效防御,才被建奴沖破營陣。”

方孔炤悄悄的望了朱慈烺一眼,只見皇帝面色嚴肅。

“皇上,臣雖未有邊地撫治,然,車營之利,臣早有所耳聞。”

“只是,營造戰車,尚需時間,也需資金。”

“莫不如先以戰兵訓練,待戰車營造完成,再行訓練車兵。”

楊御蕃沒有再堅持。

他明白,皇帝、閣部大臣,不是不知道戰車的厲害。只是,戰車營造確實需要時間,更需要銀子。

先不說耗費的銀錢,單是需要的時間,得勢的闖賊,還會留給大明朝時間嗎?

朱慈烺順著方孔炤的臺階就下,“那就先訓練。”

“戰車,先令工部營造。待有成果,再行訓練車兵。”

目前,朱慈烺只能這么做。

先練兵,再搞錢。

有了兵,自然就有了錢。

“南京京營之兵,加以撿練,精壯留下,充作戰兵。次者,充作輔兵。老弱病殘,裁撤。”

“缺額者,從在上直親衛再行挑選精壯,再不足,就從京衛中挑選。輔之以募兵。”

“新城伯趙之龍,近來感染惡疾,臥床不起,已經上疏辭去總督京營戎政一職。”

“然,京營整訓迫在眉睫,關防不可無人執掌。”

“朕決意。”

眾臣精神為之一振,紛紛躬身行禮。

“以遷安伯杜文煥,總督京營戎政。”

“以兵部尚書張國維,協理京營戎政。”

“以高起潛,提督京營。”

“以良鄉伯牟文綬,掌五軍營。”

“以楊御蕃,掌神樞營。”

“以卜從善,掌神機營。”

“臣等遵旨。”

首輔史可法進言:“啟稟皇上,臣請照舊例,以科、道各一員,巡閱京營。”

“為昭朝廷法令之彰,臣請予各營,設員監紀。”

朱慈烺沒有猶豫,“照例,選科臣、御史各一人,巡閱京營。”

以科、道巡閱京營,確實是舊例。

以言官巡閱京營,也有利于督促京營訓練。

監紀,就是監軍。

只不過監紀相對于監軍,說的更為委婉好聽一些。

以史可法為代表的東林黨人,在擁福、擁潞的問題上,深受軍閥之害。

同時,左良玉聽調不聽宣的例子就擺在眼前。

作為傳統儒家士大夫形象的史可法,為了保證朝廷對于軍隊的控制,提出了設立監紀官的建言。

楊御蕃聽到監紀二字,本能的感到厭倦。

監軍,高層的監軍,多是宦官,小部分是言官和兵部郎屬等官。

地方各部的監軍,多是文官中的分、守道。

對于宦官,武將和文官一樣,同樣感到厭惡。

對于長期壓在自己頭頂上的文官,武將更是感到厭惡。

楊御蕃對于監軍的設立,他能理解,但并不感冒,也不好多說什么。

對于朱慈烺而言,監軍的設立,很有必要,他當然不會拒絕,

“監紀之設,就依元輔所言。”

“以駙馬都尉遵化伯鞏永固,為京營總監紀。”

“三大營下各營,照設監紀官。選以宗室、身負世職的衛所軍官、以及知兵文官充任。”

兵部左侍郎方孔炤一聽,監紀官的人選,宗室、武官、文官,全都照顧到了。

宗室,相對是可靠的。

身上有世職的衛所軍官,祖祖輩輩都在大明朝為官,只要大明朝不倒,他們的子子孫孫就還是官,相對是可靠的。

衛所世襲軍官,有混吃等死的,也有精明能干的。

知兵文官,既然是文官,自不必多言,那是絕對可靠的。

不過,問題隨之又來了。

方孔炤朝著朱慈烺行禮,“啟稟皇上,身有世職衛所軍官有兵部管理,文官有吏部管理。”

“臣斗膽,請問皇上,由宗室充任的監紀官,當由何司管理?”

朱慈烺回答:“暫由兵部管理。”

一個暫字,就留下了話口,以后還有改變的機會。

方孔炤是兵部左侍郎,宗室監紀官由兵部管理,對于兵部而言,不是壞事。

至于皇帝說的那個暫字,無所謂。

大明朝暫時的東西多了,時間一長,自然而然就成了定制。

就像巡撫,本來是具有臨時性的中樞差遣官,時間一長,儼然成了地方常設官。

朱慈烺接著又對監紀的職權,框定了范圍,“監紀,負責監軍、軍法。”

“為保軍令暢通,監紀官均為副職。如主官為千總,則對應的監紀官為監紀副千總。”

“監紀文官則保留原職,遇戰事以主將軍令為準。”

“監紀所領之監標,不占營兵之設,另選兵源,名曰憲兵。”

憲兵,一個憲字,就表明了這支軍隊的定位。

于文官而言,獨立于原有體系之外的憲兵,無非是皇帝加強對軍隊控制的手段。

反正監紀官的任免,要經過吏部、兵部。

只要從文官這里經手,就會存在可操作的空間,那就好說。

楊御蕃倒是覺得這個設定不錯。

以往的監軍標營,都是從戰兵中挑選。能被監軍挑走的,無疑是精銳。

盡管在朝廷加強總兵權力后,作戰時監標歸屬總兵指揮,但平時,依然從屬于監軍。

若是監標不占用營兵,對于領兵的將領而言,是好事。

戰時監標又歸屬總兵指揮,這對于領兵的將領而言,調動的兵力變多,是件好事。

作者努力碼字中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辛集市| 汉川市| 左贡县| 潼南县| 新竹县| 沽源县| 香港| 清新县| 长宁县| 桂平市| 慈溪市| 灵丘县| 昆明市| 永吉县| 玉环县| 天气| 灌阳县| 满洲里市| 灌南县| 井研县| 介休市| 潮安县| 宕昌县| 新绛县| 依安县| 寿宁县| 侯马市| 诏安县| 蓬莱市| 岳阳市| 梓潼县| 精河县| 桦甸市| 镇远县| 江口县| 连平县| 云梦县| 岳阳县| 齐齐哈尔市| 八宿县| 西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