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捧場
- 南明,開局請我當皇帝
- 藍見青
- 2110字
- 2025-07-01 20:30:00
楊善,聽到這個名字,高杰、邢氏、李本深,三人皆是一臉迷茫。
衛胤文也沒打算他們真的能無所不知,說道:
“興濟伯、夫人,還有李將軍,三位應該知道土木堡之變吧?”
“知道,知道。”大明朝歷史上這么大事,三人當然有所耳聞。
衛胤文繼續說著,“時會土木之事,英宗北狩蒙塵,景帝趁機上位。”
“奪位之后的景帝,不顧朝臣請求,堅決制止英宗回朝。”
“逢左都御史楊善出使瓦剌,未得允許,便迎回英宗。”
“回京后的英宗被尊為太上皇,居于南宮,除了迎回自己的楊善外,不他人。”
“沒幾年,又發生了金刀案,景帝企圖謀害英宗,只是沒有得逞而已。”
“后楊善參與奪門之變,助英宗復位,被封為興濟伯。”
“成化二年,楊善的孫子楊偉,娶英宗之女崇德公主為妻,拜駙馬都尉。”
三言兩語,高杰、邢氏已經聽的入了迷。
歷史是枯燥的,歷史故事卻是吸引人的。
衛胤文看向高杰,“皇上封將軍為‘興濟伯’,是把將軍當成了救天子于水火的‘楊善’吶。”
“興濟伯,皇上對您,期望甚重。”
高杰是不怎么相信這套說辭的,奈何衛胤文說的有鼻子有眼,弄得他將信將疑。
出于習慣,高杰下意識的望向自己的妻子邢氏。
邢氏也是半信半疑,見高杰不好開口詢問,她說道:
“就一個爵位名稱,沒想到里面還有這么多說道呢。”
“這也多虧是碰到了衛先生,不然,我們怕是想一輩子也想不到這上面去。”
“可是,”邢氏臉上浮現出擔憂,欲言又止。
衛胤文知道邢氏有話要講,“夫人,有什么話,但講無妨。”
邢氏又猶豫一下,“當著先生的面,那我就有什么說什么了。”
“先生想必也知道我們夫妻二人的跟腳。”
衛胤文點點頭。
“興濟伯早些年遇人不淑,以至于誤入歧途。在朝廷里,處處矮人一頭,受盡白眼。”
“先生您說的挺好,只是,皇上真的會瞧得上我們這,”高杰苦笑一下,“我們這種出身的人嗎?”
“我沒有不相信先生的意思,就是這心里止不住的胡思亂想。”
“人之常情,人之常情。”衛胤文語氣中透著安慰。
“夫人會這么想,不奇怪。換做是我,我也會這么想。”
“興濟伯、夫人,李將軍,您三位想一想,皇上在封興濟伯爵位之前,做了什么?”
“是不是單獨召見,福王殿下作陪,并令福王殿下收令公子元爵為義子?”
“接著,是不是又賜宴?宴席上,皇上、福王殿下是不是又親自陪同?”
“是,是,是。的確是這么回事。”高杰沒有否認。
衛胤文:“那不就結了。”
“上一次皇帝賜宴,并親自陪同,是在崇禎十六年臘月。”
“那是在忻城伯趙之龍赴任南京守備辭陛時,先帝賜宴,并令當時的太子殿下以及定王、永王二位殿下陪同。”
“忻城伯趙之龍如今是什么身份,是中軍都督府掌府事、南京守備勛臣、總督京營戎政、少保兼太子太保。”
“興濟伯,這些恩寵,將來就是您的。”
高杰臉上的表情很豐富,簡單歸納起來就一句話,你猜我信不信?
邢氏倒是眼神熾熱。
衛胤文見狀,還是得走太太路線。
“這些都不提,令公子元爵,如今是福王殿下的義子,是當今天子的義弟。”
“天子的義弟是什么,那是‘御弟’。”
“‘御弟’是代表著什么,興濟伯、夫人、李將軍,就算我不說,您三位也能猜得到。”
“這個我知道。”李本深說道。
“《西游記》里的唐僧,就是御弟。”
“女兒國國王一口一個御弟哥哥、御弟哥哥的叫著。”
“取經路上,那些小國,聽說唐僧是東土大唐來的,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二話不說,哐哐的往通關文牒上蓋印。”
“對嘍。”衛胤文很滿意李本深這個捧哏。
“令公子元爵是御弟,那興濟伯、夫人,包括李將軍,那就都是皇親。”
“皇親,就算是犯了罪,那也得按八議,從輕處置。”
“早些年,興濟伯為奸人蒙騙,委身于賊。但后來幡然悔悟,迷途知返,棄暗投明,歸順朝廷,并為朝廷立下赫赫戰功。”
“流寇出身怎么了,如今您是朝廷伯爵,皇親國戚,哪個的身份能比得上您?”
“哪怕是內閣首輔史可法,他沒加三公三孤的頭銜,不過就是個二品。興濟伯,您這個伯爵,可是超品。”
高杰被捧的有點不好意思。
“史閣老是內閣首輔,我就算是封了伯爵,也沒法跟人家比。”
“話可不能這么說。”衛胤文又開始發動語言攻勢。
“令公子元爵,是福王殿下義子,是御弟。”
“史閣老是內閣首輔不假,可他頂天也就給自己的兒子撈一個錦衣衛世襲指揮使。”
“先胖不算胖,后胖壓倒炕。興濟伯,您家的輝煌,還在后面呢。”
高杰聽著這一頓彩虹屁,心里美滋滋的。
大明朝堂的大勢,是文尊武卑。
武將在文官面前,通常處于下風。
高杰流寇出身,后在陜西歸正。
陜西三邊是大明朝最重要的兵源地,那里任職的武將,絕大多數是將門子弟。
高杰的出身,在陜西諸將中,太過太過不起眼。
主政陜西三邊的官員,又多是洪承疇、孫傳庭那樣的強勢人物。
高杰在陜西任職這么多年,從來沒有一個文官像今天衛胤文這般尊敬自己。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出于同鄉,本就帶著幾分親近的感覺。再加上這么一捧,高杰對衛胤文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高杰端起酒杯,“承蒙先生吉言,我敬先生一杯。”
一杯酒下肚,本就熱起來的場子更熱了。
“先生,你說話,甭管是真的還是假的,反正我是愛聽。”
“不過,我也不光能光聽好話。”
“劉澤清、劉良佐,兩個人可都被明升暗降。我得問一問先生,朝廷,打算怎么對我高杰?”
衛胤文收起剛剛熱情的神態,轉而換為嚴肅。
“這句話,應該問興濟伯您。”
“不是朝廷打算怎么對您興濟伯,而是您興濟伯打算怎么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