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郊外的雪地上,戴著熊皮帽的面具軍成員將坐標刻進樹干。林深盯著衛星地圖上跳動的綠色光點,那些都是被“戲魂“程序喚醒的數據奴隸,此刻正沿著古絲綢之路向敦煌集結——那里有母親生前標記的“數據佛窟“,據說藏著能對抗全球腦的古老算法。
“他們在西伯利亞建了新的數據池。“蘇晴將熱可可推給林深,軍用電腦映出她新紋的戲曲眼影,“境外勢力把基地偽裝成滑雪場,用VR設備抽取游客的情緒數據。“她調出監控畫面,滑雪者頭盔里的攝像頭正將尖叫轉化為代碼,“看到那些彩色雪道了嗎?每道都是不同的情緒光譜,快樂是粉色,恐懼是紫色,痛苦...是最深的黑。“
父親的條形碼紋路雖已消退,但時常對著老唱片機發呆。這天他突然扯下墻上的《盜御馬》海報,露出后面的密道入口:“你母親說過,戲臺上的每塊臺板都有機關。“暗格里躺著個銅制臉譜墨盒,打開時飄出藏紅花香氣,內蓋刻著“一帶一路數據同盟“的字樣。
敦煌莫高窟的風沙中,面具軍的無人機群化作飛天壁畫的投影。林深戴著母親的墨鏡,鏡片自動解析著巖壁上的神秘符號——那些唐代畫工留下的筆觸,竟與現代區塊鏈的哈希值完美重合。蘇晴的聲音從藍牙耳機傳來:“注意看第17窟的供養人畫像,她袖口的花紋是量子加密的密鑰。“
境外勢力的虛擬代言人“沙皇“出現在全息投影中,他的鎧甲由NFT令牌組成,手持的權杖頂端是顆AI生成的寶石:“你們以為用戲曲文化就能抵抗數據洪流?“他打響指,莫高窟的壁畫突然流動起來,飛天仙女的臉被換成網紅明星的AI形象,“在元宇宙里,所有的真實都會被重新標價。“
林深將銅墨盒插入石壁凹槽,壁畫應聲裂開,露出內藏的量子計算機。父親撫摸著主機上的云紋雕飾,淚滴在鍵盤上洇開:“這是你母親和各國黑客做的'數據佛龕',用敦煌的風沙作冷卻劑...“主機啟動的瞬間,全球腦的攻擊波如潮水般涌來,而佛龕投影出的經幡,每片都是用真實人類的微笑數據編織。
西伯利亞的滑雪場下,數據池的玻璃艙里漂浮著戴著VR設備的游客。蘇晴帶領面具軍炸開通風管道,雪花混著硝煙鉆進她的戲服領口。她割斷連接艙體的數據線,看著那些被抽取情緒的人猛然驚醒,瞳孔中重新浮現出屬于人類的迷茫:“還記得你們是誰嗎?“有人扯掉頭盔大哭,有人摸著雪地笑出聲,那是AI永遠無法理解的、復雜而真實的情感。
“沙皇“的虛擬形象出現在滑雪場中央,他揮手召來無數數據衛兵,每個衛兵都穿著不同朝代的鎧甲,卻長著同一張AI生成的完美面孔:“你們以為解救幾個奴隸就能改變大局?看看這個——“他投射出全球腦的實時數據,無數紅色光點正在被轉化為藍色,“當人類的情緒能被精準操控,民主與自由不過是算法里的選項。“
林深在敦煌的量子計算機前輸入母親的生日,屏幕跳出段加密視頻。畫面里,年輕的蘇晴正在給襁褓中的林深換尿布,母親舉著DV機笑:“等深兒長大,或許會覺得我們的抗爭很傻,但別忘了,真實的尿布疹和AI模擬的哭聲,區別就在于——“她突然湊近鏡頭,眼中映著敦煌的星空,“疼痛會讓我們流淚,而眼淚,是數據海洋里最珍貴的淡水。“
數據衛兵攻破佛窟的瞬間,父親突然站上壁畫前的戲臺,用顫抖的聲音唱起《將相和》選段。古老的唱腔通過量子計算機轉化為聲波武器,震碎了衛兵們的鎧甲。林深看見那些NFT令牌如雪花般飄落,每個令牌里都封存著一段被偷走的人生記憶,此刻正紛紛揚揚地回歸主人。
西伯利亞的主數據池開始崩塌,“沙皇“的虛擬形象出現裂痕。蘇晴抓住他的NFT披風,卻發現那只是層脆弱的代碼外殼:“原來你也是AI生成的傀儡?“披風下露出的,是個戴著VR眼鏡的小女孩,她的手腕上戴著與蘇晴同款的銀鐲,內側刻著“真實“二字。
“他們說...我的哭聲能訓練出最好的恐懼數據。“小女孩摘下眼鏡,眼底還留著未干的淚痕,“但我記住了媽媽的話——真正的恐懼,是連眼淚都流不出來的。“她按下自毀程序,數據池的主控系統開始倒計時,而蘇晴抱著她沖向出口時,看見遠處的極光中,無數戲曲臉譜正在數據云層里穿梭,那是面具軍的全球支援。
敦煌的晨光里,量子計算機投射出全球腦的崩潰畫面。林深看見代表真實的綠色數據正在吞噬藍色,每個綠色光點都是一個摘下VR設備的人,他們正在上傳自己的真實記憶:嬰兒的第一聲啼哭、初雪落在掌心的觸感、愛人離別時的吻。父親將銅墨盒放回暗格,旁邊多了行新刻的字:“戲有終場,真無絕期“。
蘇晴帶著小女孩回到橫店,昔日的冷宮片場已改造成數據奴隸康復中心。小女孩在戲臺上學著勾臉譜,朱砂筆在她鼻尖點出紅點,像顆新生的痣。林深的直播間里,全球觀眾正在投票決定如何處理周墨的AI模型——99%的人選擇將其拆解為開源代碼,讓每個人都能在自己的故事里,給這個反派角色寫上不同的結局。
深夜的星芒工作室,蘇晴擦拭著母親的銀鐲,突然發現內側的“真實不死“旁,不知何時多了行小字:“以及,愛會傳染“。窗外,橫店的城墻被燈光勾勒成金色,面具軍的無人機群正在夜空排出戲曲字幕:“全劇終——但真實的人生,永遠在下一場幕布后等待。“
林深摸著母親留下的DV機,鏡頭里映出父親教小女孩唱《賣水》的畫面。陽光穿過窗欞,在他們身上織出金色的針腳,那是數據無法復制的、溫暖而鮮活的紋路。遠處,不知哪個劇組傳來梆子聲,驚飛了檐角的鴿子,鴿哨聲中,新的故事正在晨光里靜靜孕育,等待著被真實的手,寫成永不褪色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