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不能讓他們騎走我們的馬!
- 晉末:從兩腳羊到人皇
- 無言不信
- 2035字
- 2025-07-07 12:00:07
羅仲夏毫不停頓,復(fù)又猛砍兩刀,斬下慕容鳳的首級,一把抓起,奔上土坡,高舉過頂,嘶聲咆哮:“敵將,斬殺!”
靜!
靜!!
靜!!!
原本殺聲震天的戰(zhàn)場驟然陷入死寂。
尤其是緊隨慕容鳳身后的親衛(wèi),他們落后慕容鳳一個身位,見其遇險,本欲上前營救。
卻不想右側(cè)殺來一群矮壯猛士,挺著長槍,招沉力猛,硬生生截住了他們。
只是片刻……
慕容鳳的頭顱便被斬下。
恐懼,驚惶……
鮮卑兵的士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崩潰。
“殺!壓上去!”
憋了一路的羅仲夏第一次下達了沖鋒的命令。
他撿過一把長槍,將慕容鳳的首級插在槍尖,遞給梁文道:“舉著他,跟我沖!”
先前一直求穩(wěn),并非怯懦,實因盲目追擊無益反害。
此刻局面截然不同。雙方本就鏖戰(zhàn)良久,勝負(fù)懸于一線,拼的便是軍隊的韌性:誰一口氣續(xù)不上,誰便是敗者。
慕容鳳之死,恰成壓垮鮮卑軍的最后一根稻草。
值此之際,鮮卑軍已無法組織有效反擊,若不乘勝追擊,更待何時?
若此時不追,待其收攏休整,仍具再戰(zhàn)之力。
必須趁此良機,徹底擊潰其軍!
“郭磐,你帶五十人留守,謹(jǐn)防有人趁虛偷營。”
慕容鳳確為羅仲夏親手所斬,但他心知肚明,若非郭磐拼死阻敵,自己焉能輕易得手?此功當(dāng)屬郭磐。郭磐立此大功,追擊之功便不必再爭。
羅仲夏躍上戰(zhàn)馬,高呼道:“追!不能讓他們騎走我們的馬!”
這也是羅仲夏決意追擊的關(guān)鍵原因之一。
他早被鮮卑騎兵襲擾得寢食難安,若己方有騎兵在手,何至于如此被動?
為進攻糧車陣,鮮卑騎兵皆棄馬步戰(zhàn)。如今鮮卑人敗了,這些戰(zhàn)馬自然該姓羅!
天下豈有敗犬騎馬的道理?
羅仲夏手中長槍揮舞,對著逃跑的鮮卑人背心揮槍猛刺,一槍一個,槍下無一合之?dāng)常笥挟?dāng)年常山趙子龍的風(fēng)采。
敗退的鮮卑兵見運糧隊竟尾隨追擊,更是驚恐萬狀,紛紛丟盔棄甲,亡命奔逃。
他們本欲尋馬逃竄,但見追兵直撲馬群方向,哪敢靠近,只得向別處鼠竄。
這戲劇性的一幕,讓久經(jīng)沙場的慕容紹徹底看傻了眼。勝負(fù)轉(zhuǎn)換之快,即便身經(jīng)百戰(zhàn),一時也手足無措。
尤其望著那高懸的頭顱,慕容紹心中既憤怒又無奈。
以他經(jīng)驗,此戰(zhàn)己方贏面本極大。焦灼僵持最考驗士卒的抗壓能力。對方固然有所成長,終究是新兵;己方人數(shù)占優(yōu),皆為百戰(zhàn)老卒,抗壓能力遠(yuǎn)勝他們。
只要按部就班,理應(yīng)笑到最后,成為贏家。
可慕容鳳這一沖,反而適得其反,葬送了這一切,將大軍推入萬劫不復(fù)之境,已然無力回天。
他想罵,卻又罵不出口。
誰沒年輕過?
鮮卑慕容氏能在短期內(nèi)崛起,擊敗不可一世的鮮卑段部,靠的正是這種對英雄的狂熱崇拜。
即便他年輕時,也曾深信自己便是那能力挽狂瀾的真英雄……
“撤吧!”
事已至此,頑抗毫無意義。不如前往前方收攏殘兵,重整軍勢,再圖反擊。
然而,羅仲夏顯然沒給他這個機會。
窮寇莫追的道理,羅仲夏自然懂得。
此番追殺,只為徹底摧毀鮮卑人的反擊之力,兼以保護己方的馬群……
目的既達,羅仲夏果斷下令停止追擊。
環(huán)視滿地狼藉,羅仲夏再次深切體會到戰(zhàn)場的殘酷,但臉上的那股興奮喜悅,卻是遮掩不住。
他高舉著手臂,高聲呼喝:“我們贏了!”
“哈哈哈哈!”
“贏了!”
“我們贏了!”
“羅從事威武……”
將士們高聲呼喊著,臉上充滿了勝利者的喜悅。
但很快戰(zhàn)場的殘酷,將他們拉到了現(xiàn)實。
“頭!”陳定雙目赤紅,淚如雨下,哀嚎道:“阿步……阿步他死了!”
羅仲夏想起戰(zhàn)場上陳步被撲倒的那一幕,興奮喜悅瞬間消散,拍了拍陳定的肩膀,張了張嘴,卻無言以對。
陳步是他們九人中最小的一個,年方十八。因他年幼,其余八人處處相讓,他也視八人如至親家人……
卻不想初次出征,他便倒在了戰(zhàn)場上。
“向前看,為他活下去。他的仇,我們來報。用那‘寶少帥’的腦袋,告慰他在天之靈。”
陳步幼年喪父,由母親一手拉扯大,對母親感情極深。
而其母,慘死在一個叫“寶少帥”的人手中……
陳步不止一次誓言要親手?jǐn)貧毶賻洠瑸槟笀蟪穑?xùn)練的也格外刻苦。露宿荒野時,他也常在夢中切齒呼喊“寶少帥”三字。
襲擊他們家園的是翟斌麾下孫都部。此人既稱少帥,多半是孫都的兒子或至親。
此役戰(zhàn)況慘烈,陣亡者高達三百三十一人,所有兵士皆帶傷,但收獲亦極為豐厚。僅戰(zhàn)馬便繳獲一千三百二十一匹,另有各類鎧甲軍械近兩千套,殺敵七百余,俘虜一百五十六人,所斬敵將更包括慕容鳳這等人物。
慕容鳳的身份,羅仲夏是從俘虜口中審出的。想到歷史上慕容鳳的事跡,他不禁笑出聲來:“你不死誰死。”
歷史上慕容鳳確算是一號人物,站在鮮卑的角度來看,可稱少年英雄,一身前后歷經(jīng)二百五十七戰(zhàn),每戰(zhàn)必沖鋒在前,奮不顧身,殺敵建功,堪稱大燕的拼命三郎……
只可惜,他遇上了羅仲夏。
對于鮮卑俘虜,羅仲夏曾動過盡數(shù)誅殺的念頭,后轉(zhuǎn)念一想:若真全殺了,這一千三百二十一匹軍馬便無人懂得照料了。
他的兵皆來自江淮之地,骨子里便無放牧養(yǎng)馬的天賦。
這一千三百二十一匹軍馬,是一支騎兵大隊的根基,絕不能因喂養(yǎng)不當(dāng)而白白糟蹋。
羅仲夏加固了車陣,損毀的糧車能修則修,不能修便更換空置的糧車代替。
他們用了一整天清理戰(zhàn)場,將鮮卑人尸首付之一炬,己方陣亡將士則在附近擇一清凈之地立碑掩埋。
羅仲夏率部祭奠,承諾返回之后,以棺槨帶他們回家。
諸事完畢,大軍方重新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