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時光總是過得那么快。
陸燃和林國棟一幫人夜以繼日,就連半夜都安排了工人輪班進行施工。
最終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內,一條手搓電池生產線就順利的建起來了。
這有多虧之前陸光采購了大量的相關設備,方便陸燃去做各種改造。
要不然估計等到財務賬上沒錢了也不一定能夠搞出來。
“陸總,各個設備都已經完成調試,可以開始試驗了?!?
林國棟看著眼前一臺臺熟悉又陌生的設備,心情頗為忐忑。
這條被陸燃魔改之后的生產線,真的可以順利的生產出18650鋰電池嗎?
“開始吧?!?
雖然眼前的生產線看起來沒有什么高科技感,其中還有不少的工序需要人工去對應。
但是陸燃對其很有信心。
每一臺設備,他都是親自參與了改造和調試。
經過這一個月的時間,陸燃也以專業水平征服了全體項目人員。
搞技術工作,你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蒙不了人的。
伴隨著陸燃的指令,投料機開始將提前準備好的正負極原材料,各自投入到對應的攪拌機里頭開始攪拌。
這算是鋰電池生產的第一道工序了。
看起來很簡單,就是把各種原材料攪拌在一起。
其實這里面其實有很多的門道。
索尼的鈷酸鋰電池是通過行星式攪拌機,分批次將鈷酸鋰、導電劑、粘結劑等原材料添加進去。
混合時間需要6個小時左右。
而陸燃改造之后的攪拌機,則是雙行星攪拌+高剪切分散的方式來快速的攪拌,并且采取了二十一世紀才普及的預分散技術,將導電劑和粘結劑先預混,然后再與鈷酸鋰等主材混合。
這樣子不僅讓混合時間降低到3小時,還不容易出現氣泡團聚的質量問題。
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突破。
工業生產,特別是鋰電池的生產,不像是其他的一些零件,材料投入進去,很快就能有零件出來。
很多人估計都無法想象,一粒18650鋰電池從原材料投入到最終出貨,索尼需要耗費超過10天的時間。
其中正負極材料攪拌、漿料涂布、電解液注入和浸潤、化成、老化測試和檢測這幾道工序是最耗費時間的。
像是索尼現在使用的化成工藝,是使用0.1C小電流激活,耗時1~2天的時間。
而老化測試,則是通過靜置觀察電壓衰減,篩選不良品,耗時3-5天。
這也是索尼的鋰電池現在賣的那么貴的關鍵原因之一。
當然,哪怕是技術進化到了后世,一塊鋰電池從原材料投入到出貨,也需要三到五天的時間。
所以短時間內要快速提升產量,是非常困難的。
后世小米的SU7賣的那么好,但是前期產能一直都無法快速的提升上去,原因也是類似的。
汽車產業的許多零件,都不是一句話放出去,第二天產量就上去了的。
陸燃對這些工序的耗時,自然是心中有數。
所以開始投料之后,他干脆就選擇了在旁邊休息,讓林國棟看著就行。
要不然等鋰電池正式的從生產線上出來,那都是幾天后了。
“陸總,漿料已經攪拌完成,馬上要開始涂布了?!?
等陸燃一覺睡醒,第一道工序才正式結束。
由于是試驗性質的生產,所以準備好了一批漿料之后,攪拌機準備停止工作。
不過在停止之前,還需要對它進行清洗。
不洗干凈,漿料固化之后,再次生產的鋰電池,質量鐵定出現問題。
極端情況下,直接就把設備損壞了。
像是正負極漿料中的溶劑揮發后,殘留的粘結劑會硬化,黏附在攪拌罐內壁和槳葉上,導致設備損壞或下次生產污染。
所以停產超過1天,一般都是需要清洗攪拌機的。
短時間停產的話,則是可以考慮通過填充氮氣等方式來進行應對。
這也是為什么鋰電池行業是屬于那種產量越大,生產成本顯著變低。
不像是一些零件,成本跟產量大小之間的關系,不是那么的密切。
說的不好聽一點,一條生產線要是切換一次產品,單單是停工損失和清洗費用,就不是一個小數目。
像是后世大家耳熟能詳的寧德時代,人家從三元鋰電池切換為磷酸鐵鋰電池,單次切換的損失就高達50萬元以上。
這還跟產線的規模有關系,產量比較大的產線切換損失可以達到一百多萬元。
“涂布和烘干,可是有得等了。”
“設備運營的各種參數都要記錄清楚,以便后續試驗結果的重現。”
雖然不需要陸燃提醒,林國棟都會這么去做。
搞科研的都知道,沒有辦法重復的試驗,是最讓人崩潰的。
在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當中,這會讓結果變得沒有任何的意義。
“我們所有的設備參數都按照試生產前設定的進行展開?!?
“中間的所有數據變化,我們都會進行詳細的記錄。”
眼看著漿料被不斷的涂布在極片上,林國棟越來越期待18650鋰電池下線的時刻。
鋰電池的生產,絕對可以用關關難過來形容。
要是關關都能過,珠江電池廠就算是一飛沖天了。
陸燃知道結果沒有那么快出來,剛又休息了一陣,干脆騰出時間開始準備專利申請資料。
專利的申請有利有弊,伴隨著專利的申請,一些信息肯定會被披露出去。
到時候索尼這些競爭對手,很快就能有針對性的改進它們的鋰電池工藝。
但是不申請也是不合適的。
先把資料準備好,通過自己郵寄給自己的方式留檔,將來出現爭執的時候,至少在華夏市場不需要擔心被坑。
除此之外,陸燃也還需要準備一篇大學畢業的論文。
要不然他讀了三年半,畢業證拿不到,那就太可惜了。
好在已經是大四下學期,要不然還真是麻煩。
五天過后,伴隨著老化測試和性能檢測的結束,珠江電池廠第一批18650鈷酸鋰電池正式下線了。
這也是華夏第一批18650鋰電池,陸燃專門安排人拍攝了簡單的視頻記錄這一個特殊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