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知識的渴望
- 神醫農女:我靠種田富甲天下
- 迷失神經貓
- 3294字
- 2025-07-15 21:18:09
水力磨坊的落成徹底安撫了知意村所有村民那顆因為糧食太多而懸著的焦慮的心。
當第一批由仙糧磨出的雪白細膩的米面,按人頭足額足量地分發到每一戶人家的米缸里時,整個知意村都沉浸在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踏實而富足的幸福之中。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了徹底的滿足之后,一種全新的更深層次的渴望便如同雨后的春筍,在所有村民的心里悄然無聲地破土而出。
知意村合作社供銷點。
這是蘇知意借鑒后世經驗新開辦的一個小鋪子。村民們可以用自己平日里在各項工程中積攢下來的勞動工分,在這里兌換到油、鹽、布匹,甚至是孩子們喜歡的糖果等各類生活物資。
“秦大姐!給我來三尺藍布!要最結實的那種!”
三隊隊長張大叔的老婆王家嫂子,將自家的工分牌子“啪”地一下,豪氣地拍在柜臺上,臉上是藏不住的喜氣。
秦媽接過牌子,一邊用賬本記著賬一邊笑著打趣道:“喲,王家嫂子,這又是發了什么財?看你這高興的勁兒,是要給老張做新衣裳啊?”
“給他?”王家嫂子撇了撇嘴,“他那身子骨皮實著呢!穿什么不一樣?我是要給我家那小子做身新衣裳!他呀天天在我耳邊念叨,說別的孩子都有新衣服穿,就他還穿著打補丁的舊衣服去林先生的學堂里都覺得不好意思呢!”
“可不是嘛!”旁邊一個正在用工分換鹽的婦人也跟著接口,臉上是既驕傲又帶著一絲愁色,“我家那丫頭也是!自從東家開了學堂,她就跟變了個人似的!以前天天就知道漫山遍野地瘋跑,現在天天捧著個小樹枝,在地上寫寫畫畫,嘴里還念念有詞的。前兒個還非纏著我,讓我用雞蛋去跟鄰村換幾張寫過字的廢紙回來呢!”
“唉,孩子們都盼著讀書,這是天大的好事啊!”秦媽一邊給她稱鹽,一邊感嘆道,“咱們這輩子就是吃了不識字的虧!現在有機會了,可不能再讓孩子們,走咱們的老路了。”
“話是這么說,”那婦人嘆了口氣,“可是秦大姐,您也是知道的。咱們村現在,適齡的娃兒沒有一百也有八十了!可就林先生一個人哪里教得過來啊?我家那丫頭就跟我抱怨,說在學堂里坐上一天,先生都顧不上跟她說三句話。這哪里能學到東西啊?”
這話一出,原本還熱鬧喜悅的供銷點里,氣氛就變得有些壓抑。
所有正在排隊的村民都沉默了下來。
是啊。
孩子是所有莊稼人最寶貴的希望。
他們自己可以吃糠咽菜,可以穿打補丁的衣服,可以累死累活,但他們絕不能容忍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臨時學堂里也正在上演著同樣令人頭疼的一幕。
這間由巨大的倉庫臨時改造而成的教室,此刻早已是人滿為患。
四五十個從五歲到十二歲不等的孩子擠在一間屋子里,那場面簡直比集市還要混亂。
“林先生!林先生!王二狗他又揪我辮子!”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哭著向高臺上的林若雪告狀。
“先生!先生!我的墨,打翻了……”一個五六歲的孩童看著自己面前那一片狼藉的墨跡,嚇得快要哭了出來。
而另一邊幾個十來歲的大孩子,則早已不耐煩地扔下了毛筆,一個個趴在桌子上無聊地打著哈欠。
“先生,您教的那個天字我早就學會了,咱們什么時候學點新的啊?我爹還等著我學會算術,回去幫他記工分呢!”
“是啊!先生!我不想再念天地玄黃了,我想聽東家姐姐說的那個杠桿的故事!”
林若雪這位溫柔而堅韌的女先生,此刻只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她耐著性子,先是安撫好哭泣的小姑娘,又手忙腳亂地幫那個打翻了墨的孩童收拾殘局,再回過頭想去管教那些無所事事的大孩子。
可她只有一個人一雙手一張嘴。
她分身乏術。
她看著臺下那一張張充滿了求知欲卻又因為得不到滿足而漸漸變得焦躁、甚至失望的小臉,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股深深的無力感。
她知道再這樣下去,不僅會磨滅掉孩子們對知識最初的熱情,更會辜負了蘇知意對她的那份信任和重托。
當晚,一場由村民自發組織的請愿便在知意居前悄然上演。
沒有吵鬧,沒有喧嘩。
幾十個孩子的父母在晚飯之后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了知意居的門口。他們沒有闖進去,只是安安靜靜地等在那里。
為首的正是三隊隊長張大叔和如今在加工坊里說一不二的柳嫂。
“東家,我們不是來找麻煩的。”
當蘇知意聞訊從書房里走出來時,張大叔這個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關西漢子,竟是“撲通”一聲帶頭跪了下來。
他身后那幾十個家長,也跟著齊刷刷地跪倒了一片。
“東家!”張大叔的聲音帶著一絲哽咽,“我們知道您為我們這個村子,已經是操碎了心。我們不該再拿這點小事來煩您。可是這關系到孩子們一輩子的前程啊!”
“是啊,東家!”柳嫂也跟著哭了出來,她指著自己身上那件嶄新的、沒有一個補丁的衣服,“我們現在吃飽了,穿暖了,過上了以前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日子!我們知道這一切都是您給的!”
“我們這輩子就是吃了不識字的虧,當了一輩子的睜眼瞎!我們真的不想讓我們的孩子再走咱們的老路,再跟咱們一樣活得那么糊涂,那么沒用啊!”
“東家,林先生是好,可她就一個人!咱們村的娃太多了!求求您了!您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薩,您神通廣大,您再給咱們想想法子吧!”
“求您也給咱們這些泥腿子的娃兒,指一條能真正讀上書、學到本事的光明大路吧!”
“求東家開恩!”
“求神女開恩!”
懇求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
蘇知意看著臺階下那一張張充滿了卑微、卻又無比執著和懇切的臉龐。
她緩緩地走下臺階,親自將跪在最前面的張大叔和柳嫂扶了起來。
“各位叔伯嬸子都起來吧。”
她的聲音帶著一股足以安撫所有人的力量。
“你們的心情我懂。你們的渴望,我更高興。”
“因為這證明我們知意村已經不再是一個只知埋頭刨食的窮山溝了。”
“我們開始知道要為自己的下一代去爭一個更好的未來了!”
她看著眾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你們說的沒錯,一個先生教不了五十個孩子。一間臨時的倉庫也容不下我們知意村所有的希望和未來!”
“我之前跟你們說要建一座學堂,那不是一句空話!”
她轉過身,指向廣場之東那片早已被清理出來,并且已經開始挖掘地基的巨大空地!
“大家都跟我來!”
她領著眾人走到了那片空地前,讓木風將那張早已畫好了的、無比宏大精巧的《知意學堂總設計圖》,在所有人面前緩緩展開!
“鄉親們!看好了!”
“這才是我為咱們的孩子們準備的真正的學堂!!”
當村民們看清了圖紙上的內容時,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瞬間停止了!
“我的天……”
“這里,”蘇知意用竹竿指著圖紙上那幾座連在一起的寬敞的院落,“是蒙學堂,專門給咱們五到七歲的娃娃們啟蒙!教他們握筆,教他們背《三字經》,教他們什么是人之初,性本善!”
“而這里,”她的竹竿又移向了另一片更加氣派的建筑群,“是進學堂!專門給咱們八到十二歲的孩子們!在這里他們要學的不僅僅是經義文章,更要學陳先生的算術,學我的格物!”
“我還要建一座格物堂!”她的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里面要擺滿我從黑風嶺上搜集來的各種草藥標本、礦石木材!我要讓我們的孩子親眼去看,親手去摸,讓他們知道這天為何會打雷下雨?這地為何能長出五谷?這世間萬物究竟是按著什么樣的道理在運轉!”
“我們還要建一座全村最大的藏書樓!還要建一個能讓孩子們盡情跑跳、強健體魄的大操場!”
這番話如同一幅波瀾壯闊的、充滿了無盡希望的畫卷,在所有村民的腦海中緩緩展開!
他們看著那張圖紙,看著上面那一個個他們聽都沒聽說過卻又感覺厲害無比的學堂,一個個都癡了,都醉了!
他們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的孩子正坐在那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朗朗讀書的模樣!
然而短暫的激動過后,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再次浮現。
“東家……”人群里那個改過自新的蘇五公顫顫巍巍地開口了,他問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那個終極疑問,“您這學堂簡直就是神仙才能上的書院啊!可是這么大的學堂,這么多孩子,這么多課程,光靠一個林先生還是不夠啊!”
“這先生又從哪兒來呢?”
整個廣場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是啊。
東家有圖紙,房子好蓋。
可這活生生的、會教書的先生那可是比金子還精貴的寶貝!從哪兒才能再找來這么多呢?
所有人的心又一次懸了起來。
蘇知意看著他們卻是緩緩地笑了。
那笑容自信而又神秘。
“五公,問得好。”
“房子好蓋,先生難求。”
“但誰說,”她緩緩地轉過身,目光越過眾人落在了人群中那個一直安安靜靜地聽著,那雙黑亮的眼睛里卻閃爍著與年齡不符的聰慧與沉穩的自己的親弟弟——蘇明理的身上。
“我們的先生就一定要從外面請呢?”
“有時候,”她的聲音變得悠遠而充滿深意。
“最好的璞玉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邊,缺的只是一個能讓他發光發亮的機會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