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大明或許會有范仲淹,但不會是我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066字
- 2025-08-27 11:19:55
傅友德遲疑著問。
“如今咱們亮出了這等雷霆戰力,燕王他還敢存那悖逆之心?”
藍玉默了半晌,隨即沉聲道。
“事到如今,許多事已由不得朱棣一人做主了?!?
他抬眼看向眾人,語氣添了幾分凝重。
“當年玄武門之變便是如此,到了那步田地,李世民縱想罷手也不成,他反或不反,長孫無忌那些幕僚也會推著他反?!?
“燕王眼下的處境,恰是這般?!?
藍玉喉間低低一嘆。
“他是個明白人,斷不會輕易放手,再說咱們在東倭那場仗,把咱們的戰略路數、用兵法子,還有大明那些壓箱底的新武器都亮了底……”
說到此處他頓了頓,似在斟酌詞句。
“這事兒,倒也未必全然是禍?!?
藍玉本就不是激進之人,此刻眉頭鎖得更緊。
畢竟,這事關親外甥孫將來的江山根基,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由不得他不多幾分顧慮,多幾分盤算。
傅友德頷首,深以為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咱們在倭島的動靜,這會兒怕是早順著風傳到朱棣耳朵里了。”
“正如藍大哥所言,這根弦不能松?!?
藍玉應了聲。
“咱已遵皇太孫之意,派老李去了北平,但愿他能在那邊探出些究竟,最好能不動干戈,把這層窗戶紙給糊上?!?
院內氣氛頓時沉了幾分。
眾人臉上的輕松散去,皆換上凝重之色。
打倭奴時他們下手利落,心里頭毫無掛礙,畢竟是異族敵寇。
可北平那頭不一樣,都是血脈相連的漢人兄弟。
真要在大明疆域里刀兵相向,折損的是自家百姓,傷的可是皇太孫好不容易攢下的根基啊!
藍玉忽然一揮手,打破了這沉郁。
“罷了,不說這些堵心的了!”
“眼下總算能松口氣,不用再提著心過日子,今兒個咱讓人宰了頭肥羊,烤得外焦里嫩,正好下酒,就當是為咱們慶功了!”
從倭島回來后,他們心里一直憋著股勁,到這會兒才徹底放松。
聞言,眾人都放聲大笑了起來。
“好!喝酒!”
“喝個痛快,不醉不歸!”
……
內閣里,李緣正收拾著自己的東西,他瞧著比之前蒼老了不少。
當初好不容易才進了內閣,如今卻要卷鋪蓋滾蛋了,心里別提多難受了。
內閣是最靠近權力中心的地方,這可是文人能得到的最高榮譽??!
李緣唉聲嘆氣地往竹籃里裝東西,詹徽和楊靖見著,心里都不是滋味。
“老李啊,雖說你離開了內閣,但太孫殿下沒撤你禮部尚書的職,你可別消沉??!”
李緣嘆道。
“我年紀大了,也該退了?!?
他的聲音里裹著濃重的懊惱,混著化不開的悔意,斷斷續續地說著。
“年輕時總憋著股勁頭,一門心思就想忠君報國,好好治理地方,盼著能讓大明天下清朗些,百姓能過上安穩日子?!?
“我總覺得,讀書人心里該揣著把尺子,能丈量天地公道,能定奪世間規矩?!?
他喉結滾了滾,聲音低了下去。
“可如今呢?我心里那把尺子早沒了?!?
“當年那點正氣也磨沒了,遇事頭一個念頭不是怎么治理國家、讓百姓安穩,倒是先盤算著怎么讓自個兒利益最多,怎么能把小命保住。”
“就說這場彈劾風波,我從頭到尾沒琢磨過大明的將來,沒念著百姓的生計,更沒考慮過國家該往哪兒走,你猜我滿腦子想的是啥?”
他自嘲地扯了扯嘴角。
“想的是怎么能摘干凈自個兒,怎么保住這身名聲,怎么還能穩穩當當地坐在內閣里……”
“從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心里那把尺子徹底斷了,當年那個揣著抱負的讀書人,早變成了如今這副模樣的老官僚……哎!”
“我親眼見過明末的兵荒馬亂,見過百姓流離失所的無奈,當年跪在泥地里發過誓,他日若能做官,必定以百姓為重、以家國為先、以天下為念。”
“可到頭來呢?一身棱角早被世事磨平了,成了個油滑的老官僚嘍……哈哈,哈哈……”
李緣的笑聲里全是說不出的苦澀,像咽了口沒沏開的濃茶。
而這番話,也像一記重錘,敲得詹徽和楊靖渾身一震。
“太孫殿下曾與我閑談,說他最是敬佩范文正公,范仲淹能在青史中留下這般響當當的名聲,可不是平白無故的?!?
“這世上,誰不想成為范仲淹那樣的人物?可真要論起‘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能做到這地步的文官,掰著手指頭數,又能有幾個?”
他垂下眼,輕嘆一聲。
“大明往后或許還能出第二個范仲淹,只是那人,定然不會是我了?!?
李緣收拾東西的手止不住地發顫,他扶著桌沿定了定神,才慢慢挪步到后廳。
那是閣老們平日歇腳的地方。
他從架上取下自己的衣衫,一件件疊好放進竹籃里,指尖觸到粗布衣襟時,渾身的顫抖又重了幾分。
蒼老的臉上皺紋像刀刻般深陷,原本還算清亮的眼神,此刻正一點點褪去光彩,只剩下灰蒙蒙的一片。
最后,他目光黏在值廬那張熟悉的案幾上,久久沒有移開,像是要把這十幾年的光陰都刻進眼里。
旁邊的禮部左侍郎梁煥始終沉默著,李緣忽然轉向他,聲音帶著不易察覺的哽咽。
“梁大人,你我共事十余年,今日我這光景,你且記著當個教訓,咱們大明,終究還是得多些真心為家國計的文人士大夫??!”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廳內,語氣添了幾分冷意。
“吏部郎中謝倫他們說得再冠冕堂皇,可里頭真正為大明將來打算的,能有幾個?為啥要彈劾藍玉,諸位心里都跟明鏡似的,我也就不多說了?!?
“諸位,告辭了。”
李緣緩緩轉過身,對著內閣三位閣老的方向,抱拳深深彎下腰去。
花白的鬢發垂在肩頭,透著一股說不出的蕭索。
廳內眾人神色凝重,紛紛起身,以士大夫最鄭重的禮節回敬。
“李大人,慢走?!?
聲音在安靜的后廳里蕩開,帶著幾分說不清道不明的悵然。
李緣搖頭嘆氣,再沒看內閣一眼,孤零零地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