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把造反的罪名編的天衣無縫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089字
- 2025-06-20 11:19:53
朱小寶本來就沒打算重用黃子澄和齊泰,就算他們老是找麻煩,也懶得搭理,實在沒時間跟小人物較勁。
可齊泰偏要招惹他這位皇長孫!
朱小寶不想糾纏,但也不會慣著挑釁的人。
詔獄里,齊泰突然發瘋似的大笑,笑完又忍不住打了個冷戰。
就算他裝得再鎮定,心里還是怕得要命。
在朱小寶眼里,人命根本不值錢,可他們這些文人最在乎的就是名聲。
所以錦衣衛抓他的時候,他還能沉住氣。
就算想到可能會被暗殺,也能撐住。
但朱小寶出現后,情況變了。
不但不殺他,還要把他交給三法司。
按規矩,三法司審謀反案得有證據和理由。
現在錦衣衛已經“找”好了證據,要是他喊冤,傳到文人群里,只會讓大家覺得“錦衣衛屈打成招”。
但朱小寶臨走時的話才是最狠的。
要么自己背鍋遺臭萬年,要么拉朱允炆一起死。
“太毒了!”
齊泰咬著牙罵。
三法司要定他的罪,唯一能說得通的“謀反理由”,就是“幫朱允炆搶皇位”。
這么一宣傳,朱允炆肯定被連累,可他們這些文人根本沒理由造反啊!
這罪名比殺了他還難受!
朱小寶輕飄飄的一句話,直接戳中了文人的要害。
為了不連累朱允炆,齊泰只能自己扛下所有罪名,不但要被罵上千年,還得自己編“造反理由”!
“太陰險了!”
齊泰渾身發冷,感覺朱小寶就像個高高在上的惡魔,隨便一句話就能決定他的死活。
剛才還強裝鎮定的齊泰,現在端起朱小寶喝過的茶杯,手不停地發抖。
熱水潑到手背上,他都沒感覺。
隔壁牢房的文官見狀,大喊道。
“齊大人,這也太欺負人了!咱們不如去求求皇長孫,服個軟……”
“對啊!好漢不吃眼前虧,先活著要緊!”
“能屈能伸才是大丈夫,何必硬扛呢……”
文官們七嘴八舌地勸著,可齊泰心里清楚,他們可以不貪財、不戀權,唯獨怕“遺臭萬年”。
要是被定了謀反罪,子孫后代都要被人指著鼻子罵。
“朱小寶太狠了!”
齊泰心里暗罵。
“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錦衣衛直接殺了我,起碼能落個‘忠烈’的名聲……”
可現在,他不但得等死,還得自己給自己編“造反”的理由。
這簡直是精神折磨,比死還難受。
隔壁有個文官看齊泰不說話,竟哭喪著臉,哀求了起來。
“齊大人,您就認了吧!留條命比什么都強……”
齊泰氣得咬牙切齒,狠狠瞪著對方。
“認?讓我背千古罵名?”
另一個文官賠笑道。
“好漢不吃眼前虧啊!您看這詔獄的鬼地方,出去再報仇也不遲……”
齊泰抓起茶盞砸向欄桿,碎片飛濺。
“都給我閉嘴!一群軟骨頭!”
碎片劃傷手背,他渾然不覺,喃喃自語。
曾經號稱“忠良”的同僚們,現在全成了貪生怕死的慫包。
“朱小寶說我蠢,我現在才知道,他說得對……”
齊泰閉著眼嘆氣。
“就靠這群人,還想成大事?”
他不想再聽這些人廢話,只能強迫自己想“造反理由”。
什么時候,被冤枉的人還得幫陷害自己的人找證據了?
這種荒唐事,居然發生在了自己身上!
“我哪有什么造反的理由啊?”
齊泰苦笑著搖頭。
“活了一輩子,沒想到死得這么憋屈……”
恐懼和悔恨一直纏著他,讓他整夜睡不著。
外面暴雨嘩嘩地下,他睜著眼熬到天亮,眼睛紅得嚇人。
第二天三法司審案時,事情出奇地“順利”。
齊泰把“犯案經過”“動機”“細節”都說得清清楚楚,甚至自己把邏輯漏洞都補好了,審案的官員好幾次懷疑他是不是被威脅了。
從早上審到傍晚,三法司很快定了案。
齊泰等人犯謀反罪,判處死刑。
對齊泰來說,朱小寶是遙不可及的大人物。
對朱小寶來說,齊泰不過是個不值一提的小角色。
從詔獄回去后,朱小寶再也沒提過齊泰的事。
第二天,他先是去陪朱元璋批了奏折。
朱元璋下令讓湯和陪葬鐘山寢陵,這兩天湯家三兄弟會把靈柩運回應天。
山西的官場大地震還在繼續,整個省都人心惶惶。
傍晚,李景隆在東宮等著朱小寶,明天他要去山西辦事。
自從藍玉案之后,李景隆簡直是最倒霉的人。
別人都官復原職了,只有他五軍都督府大都督的位子被平安搶走了,皇帝好像也忘了他,一直沒給他新職位。
之前他好幾次想見朱小寶都沒機會,今天終于等到了。
路上聽說三法司判了齊泰謀反罪,又聽說“皇長孫心軟,念在齊泰教過書的份上,赦免了他的家人”,大臣們都私下夸朱小寶明事理、心胸寬。
但李景隆心里清楚。
要是齊泰真的造反,以朱元璋的脾氣,肯定要誅九族、大搞清算。
這事兒就這么輕易了結,恐怕沒表面看起來簡單。
往深了想,說不定從頭到尾都是朱小寶布的局。
當年秦淮河畔那個彬彬有禮的少年,如今已經讓人看不透了,甚至有點讓人害怕。
以前李景隆還能跟朱小寶稱兄道弟,現在可不敢了。
身份、地位、權力一變,當年謙遜的少年和他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君臣之間的規矩,永遠擺在那兒呢!
也不知等了多久,朱小寶手背在身后,還是一副溫文爾雅的樣子,朝文華殿走來。
看到李景隆,朱小寶有點意外。
李景隆趕緊抱拳行禮。
“臣參見長孫殿下。”
朱小寶連忙去扶。
“李兄這般客氣做什么?”
李景隆苦笑著說。
“殿下可別抬舉臣了。”
朱小寶愣了一下,注意到李景隆打從心里和自己疏遠了,忽然明白朱元璋以前說的話是什么意思了。
當初這些人跟著自己,就像徐達他們跟著朱元璋一樣,可歷史的規律就是這樣,地位變了,關系也就回不去了。
就算自己不想改變,他們心里也會害怕,會有隔閡。
這就是皇權啊,孤獨又無奈。
朱小寶回過神來,問道。
“曹國公找我有何事?”
李景隆抱拳,腰彎得更低了。
“殿下,皇爺派臣去山西當欽差,您看這事兒該咋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