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批奏疏是一個辛苦活
書名: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作者名: 一杯冰美式本章字數: 2048字更新時間: 2025-06-14 13:19:26
朱小寶一愣,頓時明白了。
皇宮里的這些宮殿,只有自己不用通報就能進去,其他人都沒這個特權。
朱小寶感動道。
“多謝爺爺信得過孫兒?!?
朱元璋點了點頭。
“開始吧。”
朱小寶應道。
“是?!?
一天的政務就這樣開始了,這是朱小寶第一次以皇長孫的身份正式處理國家大事。
他坐在龍椅上,專注地批閱奏疏,朱元璋在旁邊拿著幾本古籍翻看。
朱小寶看了山東布政司的奏報。
青州有民眾鬧事,恐怕是白蓮教在搗亂,請求派兵剿匪。
他皺著眉頭把情況告訴了朱元璋,朱元璋讓他以自己的口吻來批。
于是,他在奏疏上批復道。
“命令山東都指揮使司馬上派兵剿匪,一定要嚴守軍紀,不能騷擾百姓,也不能急功近利?!?
“所有情況都要如實報告,不能借著剿匪的名義,心生異思?!?
這是朱小寶第一次用自己的名義批閱奏疏,目的是讓地方官員認識自己。
朱元璋的考慮很深遠,朱小寶心里感慨。
下一封奏疏來自北平布政司,報告了北疆有韃靼、瓦剌部落劫掠的跡象,還有燕王府請求恢復士兵的棉布俸祿。
朱小寶懷疑朱棣可能故意引來外敵,借此讓朝廷增加軍費預算。
他想了想,批道。
“命令北平燕王府加強防御,共同保衛國土,別讓圣上擔心。”
“北疆雖然重要,但北元殘余勢力已經很弱了,燕王這么有本事,肯定能打退敵人?!?
至于財政的事兒,朱小寶一句話都沒提。
批復完畢,他便又開始批第三封。
這三封奏疏都是重要的國家大事,朱小寶這才真正體會到“國事催人老”是什么意思。
這第三封是山西按察使司送來的,奏疏里寫著。
“臣是山西按察使羅承天,懷疑山西錢氏商人有和北疆胡人私下做生意的嫌疑,臣斗膽請求派山西錦衣衛密探去調查?!?
晉商,是因為開中制,而發展起來的。
明初的時候,朱元璋實行用鹽養兵的政策,商人要拿到“鹽引”,就得把糧草等軍需物資運到北方邊疆,用糧食換“鹽引”。
后來出現了更優質的鹽,大明的制鹽業也越來越發達,山西商人的優勢便慢慢減小了。
再加上陜西大面積種糧,大運河疏通后,往北疆運糧食更方便了,開中法逐漸被冷落。
因此,山西晉商從兩年前,便開始走下坡路。
希望這些商人,別冒險做賣國求利的事。
朱小寶提筆批復道。
“準奏,馬上派錦衣衛和按察司一起辦案?!?
批完后,朱小寶又埋頭在一大堆奏疏里。
批著批著,他的肚子突然“咕嚕咕?!钡慕辛似饋怼?
朱小寶抬頭看看窗外,發現竟然快到中午了,怪不得肚子開始跟他抗議。
他扭頭看看旁邊,見朱元璋正輕輕打著呼嚕,便不忍心打擾。
朱小寶輕手輕腳地站起來,伸了個懶腰,又坐了回去。
他喝了口濃茶,繼續低頭批奏疏。
這時候,谷大用端著水果和點心進來了。
朱小寶示意他把托盤輕輕放在桌邊后,便揮手讓他退下了。
谷大用看看專注批奏疏的朱小寶,又看看睡著的朱元璋,心里很復雜。
有人能幫朱元璋分擔壓力當然是好事,但宮里人多嘴雜,朱小寶代批奏疏的事要是傳出去,恐怕會有麻煩。
所以谷大用出去后,就嚴厲地命令太監們不準隨便進謹身殿。
時間飛逝,桌上的奏疏也漸漸被朱小寶都批完了。
他感覺累極了,眼睛酸澀,腦袋脹痛,眼前直發黑。
剛想站起來,突然一陣頭暈,又重重地跌回了椅子上,發出“轟”的一聲。
朱元璋微微睜開眼,見朱小寶一臉疲憊,看了看桌上批完的奏疏,又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連忙起身坐了起來。
朱小寶愣了一下,趕緊起身給老爺子倒茶,卻覺得頭暈眼花,甩了甩頭才勉強好點。
朱元璋心疼壞了,連忙起身扶住朱小寶。
“你這傻小子,批奏疏批到現在都沒正兒八經吃口飯?”
朱小寶勉強笑著說。
“就墊了點糕餅填肚子。”
朱元璋臉色一沉,大聲罵道。
“外面的奴婢都死絕了?午飯也不送!想把人餓死不成?一群混賬玩意兒!”
說著一腳踢向跑過來的谷大用。
朱元璋平時脾氣就暴躁,對別人還算能忍住火氣,對宮里伺候的太監卻經常打罵,大家都見慣了。
谷大用慌忙跪下磕頭。
“奴婢知道錯了,奴婢知道錯了。”
朱小寶趕緊拉住老爺子,輕輕拍他胸口勸道。
“爺爺別生氣啦!是我讓他們別進來吵您的,您好不容易睡個踏實覺,犯不著動肝火呀!”
“來,喝口茶順順氣?!?
說完給谷大用使了個眼色。
“還不退下!”
谷大用心里感激,急忙彎腰退了出去。
朱元璋還在生氣,板著臉教訓朱小寶。
“咱這把老骨頭沒幾年折騰了,可你不一樣啊!”
“國事要緊,可也犯不著這么拼命,中午咋不喊咱起來吃飯?”
看到朱小寶眼睛發紅,朱元璋心疼地走到銅盆邊,把毛巾蘸濕遞過去。
“敷敷眼睛,咱讓你適應政務,可不是讓你學咱這么拼命。”
朱小寶接過毛巾敷在眼上,含含糊糊地說。
“好啦好啦,我知道啦,保證沒下次了!”
“還敢有下次?”
朱元璋假裝生氣,按住朱小寶讓他躺在搖椅上,粗糙的大手輕輕揉他的太陽穴。
感受著掌心的力道,朱小寶覺得挺舒服。
但讓長輩伺候自己實在不合規矩,他趕緊拿下毛巾站起來。
朱元璋沒好氣地瞪了他一眼,也沒再堅持。
不一會兒,尚膳監的太監們陸續端來一桌好菜。
兩碟三河米餃、一盤廬州烤鴨、一碟青菜、一盆瓦罐老母雞湯、一碟胡適一品鍋、一碟涼拌馬蘭頭。
朱小寶看著滿桌飯菜有點驚訝。
“爺爺,這么多菜咱倆哪兒吃得完呀?”
朱元璋大手一揮。
“吃不完賞給侍衛?!?
“快吃,你一天沒好好吃飯了,多吃點!”
朱小寶笑道。
“好!”
爺孫倆各自端起一碟三河米餃,大口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