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臘月初二,定婚期
- 大明:大孫朱雄英,老朱扶我春庭雪
- 一杯冰美式
- 2039字
- 2025-06-13 11:20:15
最上面這封,是禮部尚書李緣上奏的。
“啟稟陛下,禮部選了個好日子!”
“初定于洪武二十五年臘月初二,為皇長孫朱雄英和五軍都督府前軍指揮僉事趙明知的女兒趙氏舉辦婚事,您看是否可行?”
朱小寶無奈地笑了笑。
剛剛老爺子神神秘秘,擠眉弄眼的,他還以為是何等大事。
搞了半天,竟是自己的婚事。
但仔細(xì)想想,朱小寶倒也明白了老爺子的用意。
自己的婚事,自己批閱,史上從未有過,也算是一種特殊的留戀。
這老頭兒,還挺會搞花樣的。
朱小寶灑脫一笑,提筆批復(fù)道。
“準(zhǔn)。”
接下來,朱小寶便開始認(rèn)真批閱起了奏疏。
凡是朱小寶拿不準(zhǔn)的事,像是工部奏請翻修皇墻什么的,他都未做批閱。
正當(dāng)朱小寶專心批閱奏疏時,谷大用帶著幾名太監(jiān)進(jìn)來了。
見龍位上坐的是朱小寶,谷大用猛地一驚,但神色依舊從容。
“長孫殿下,皇爺讓老奴給您備了點心和蜜茶。”
朱小寶應(yīng)了一聲,道。
“嗯,放那邊兒吧。”
說完,便繼續(xù)埋頭,專注地批閱奏疏。
等將奏疏批完,他又拿起戶部上月的財政報表看了看,大致了解了戶部的財政情況。
像是想起了什么,他拿出一張白紙,分成了三條,分別寫上已批、未批以及拿捏不準(zhǔn),然后放在了對應(yīng)的那摞奏疏上。
這是留給朱元璋明天看的。
夜已漸深,朱小寶身心都開始顯露疲態(tài)。
他學(xué)不來像朱元璋那般拼命。
朝中事務(wù)太多,批得差不多就行,畢竟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嘛!
此時,朱小寶也想著要籌劃內(nèi)閣的事了。
這么多奏疏,要是都由皇帝一人批閱,皇帝遲早會過勞而死。
過了子夜,朱小寶才回到東宮。
他簡單洗漱一番,便去睡了。
一般此時,太監(jiān)們會將批閱好的奏疏搬到殿閣,再由殿閣分門別類地分發(fā)下去。
這大致就是內(nèi)閣成立前,大明奏疏的批閱流程。
第二日,禮部尚書李緣瞧著皇帝批復(fù)的奏疏,眉梢眼角皆是笑意,轉(zhuǎn)頭對禮部侍郎道。
“馬上差人把這道奏疏送到趙明知大人府上,告知他婚事已定。”
禮部侍郎聽聞是皇長孫的婚事奏疏,心中亦是歡喜。
國朝傳承需靠子嗣綿延,婚娶生育關(guān)聯(lián)著大明運(yùn)勢,眾人自然樂見皇室開枝散葉。
趙明知與鄰里相處融洽。
這天,趙明知早早起身,趙婉兒本想下廚做早餐,卻架不住鄰里熱情,屢屢被邀去搭伙用餐。
此地民風(fēng)淳樸,趙明知從最初的拘謹(jǐn)?shù)饺缃裨缫咽祜栽凇?
趙家父女正在鄰居家吃早飯時,遠(yuǎn)遠(yuǎn)望見禮部一眾官員騎著高頭大馬而來。
幾個早起的鄰里正蹲在門前吃飯,一位老者向趙明知說道。
“老趙,瞧這架勢,像是奔你家去的?”
趙明知有些疑惑,點頭應(yīng)道。
“看著像。”
話音剛落,禮部侍郎便高聲道。
“趙大人,有旨!”
趙明知顧不上吃飯,帶著趙婉兒走到門前,鄰里們紛紛探頭觀望。
“前軍指揮僉事趙明知接旨!”
“經(jīng)禮部、宗人、欽天、鴻臚四衙商議,定于你女趙氏下嫁皇明嫡長孫,婚期定在臘月初二。”
趙明知先是一愣,隨即大喜,忙應(yīng)道。
“臣接旨!”
趙婉兒也有些發(fā)懵,被父親輕拉衣袖,才慌忙跪下道。
“臣女接旨!”
禮部侍郎抱拳道。
“趙大人,恭喜恭喜!”
趙明知喜出望外,連聲道。
“同喜同喜!那個……大人,進(jìn)屋喝杯茶吧?”
禮部侍郎笑道。
“應(yīng)當(dāng)?shù)模凑聪矚庖埠谩!?
“婚期尚早,有的是時間準(zhǔn)備,如今事兒定了,也算安心。”
趙明知忙不迭點頭。
“正是正是。”
說著,便引著眾人往府內(nèi)走去。
鄰里們見狀,紛紛圍攏到趙婉兒身邊,七嘴八舌道。
“閨女!我就說這婚事早晚會成,以后可別忘了咱們這些老街坊!”
“如今見上一面,日后可是要稱‘娘娘’的!”
雖說言語樸素,卻實打?qū)嵍际菫橼w婉兒真心的高興。
暖陽灑落,趙府內(nèi)外一片歡騰。
皇宮里,朱元璋今日心情頗佳,一覺睡到晌午,難得這般暢快舒坦。
自登基以來,他甚少能睡得如此安穩(wěn)。
從前在朱小寶的小院,雖說也能入眠,心里卻總記掛著奏疏政務(wù)。
昨夜卻是實實在在地放下心來。
他信步走到謹(jǐn)身殿,飲了幾盞濃茶醒神,才在龍椅上坐下。
望著案幾上整齊碼放的三摞奏疏,朱元璋笑意更深。
這小子,做事果然有條理,批好的、未批的、拿捏不準(zhǔn)的,都用紙條標(biāo)注得清清楚楚。
這般清爽利落的景象,更讓老爺子心情愉悅。
他隨手翻看已批的奏疏,見朱小寶批得有板有眼,不禁暗自頷首。
“這是何物?”
朱元璋瞧見奏疏間夾著一張紙條,好奇地取來觀看。
看完雙目一亮,忍不住咂舌贊道。
“這主意妙啊!咱這大孫,腦子就是靈光!”
說罷興致大發(fā),朝外喊道。
“去把工部尚書秦放傳來!”
“動作快點!”
谷大用領(lǐng)命,匆匆往工部而去。
工部衙門里,眾官吏剛打著哈欠開始當(dāng)值。
工部尚書秦放走進(jìn)值廬,灌了幾口茶醒醒盹,才低頭翻看案頭的文書。
各類工程進(jìn)度報表雜亂堆放,各地施工情況不一,秦放需得爛熟于心,以防皇帝突然問詢。
身為工部主官,他肩上的擔(dān)子著實不輕。
谷大用出現(xiàn)在值廬外,秦放抬眼一看,趕忙起身相迎。
“谷公公,有何差遣?”
官場向來講究人情往來,谷大用是御前近侍,秦放自是不敢怠慢,忙堆起笑臉寒暄,也算是給宮里的體面。
谷大用笑道。
“皇爺請大人即刻前往謹(jǐn)身殿。”
秦放連忙應(yīng)下。
“好,我這就去。”
清晨,天空湛藍(lán)一片,秋意清新爽快。
小太監(jiān)一大早就來叫朱小寶去謹(jǐn)身殿。
自昨晚朱元璋提過,以后會經(jīng)常讓朱小寶去批閱奏疏后,他也沒覺得意外。
打發(fā)走太監(jiān),朱小寶不慌不忙地洗漱吃飯,然后就迎著秋天的太陽,走出了文華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