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靠山,老朱就是我最大的靠山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098字
- 2025-06-05 09:57:39
至于吳崇岳等人,現在早就沒了拿陳安進詔獄的想法。
一個能被陛下下旨面見的人,豈能是其他七品官員能比的?
沒有錦衣衛指揮使毛驤的命令,他們別說拿人,暗中調查都不敢。
萬一人家簡在帝心,自己冒犯了,那不是找死?
吳崇岳沖手下使了個眼神,準備離開。
銀子以后有的是機會掙,但命要是沒了,那可真就什么都沒了。
可他們剛一轉身,陳安便喊住了他:“吳千戶。”
吳崇岳只能硬著頭皮回過身來,向陳安拱手道:“陳縣令,方才多有得罪,還請海涵!以后有機會,在下一定登門致歉。”
陳安擺擺手:“這個倒是不必了。”
聽到這話,吳崇岳臉上一喜。
只是沒等高興幾秒,陳安又道:“待我入宮面圣后,一定會去一趟詔獄,畢竟吳千戶當眾說了本官那么多的罪行,要是不說清楚,我寢食難安啊……”
吳崇岳如同被當頭澆了一盆涼水,從頭涼到了尾。
他也沒多說什么,拱了拱手,便帶著屬下轉身離開。
陳安這才看向周運,冷聲道:“此人辱罵朝廷命官,擅闖公堂,依律當打四十大板……”
說罷拿起一根令簽扔在地上,冷聲道:“狠狠地打!”
陳安可不是君子,報仇不會等到十年之后,而是今日仇今日報。
今天要是不把周運打了,震住其他勛貴子弟,他們還以為自己是好惹的。
反正都已經得罪了,再得罪幾分也不礙事。
何況。
這是他自找的。
江寧縣的衙役們這會再也沒有顧慮。
雖然他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么,但他們可明白自家大人現在可是連錦衣衛都不敢招惹的。
還馬上要入宮面圣。
錦衣衛都被嚇跑了,區區江夏侯的兒子算什么?
幾個衙役對視一眼,舉起水火棍便朝著周運的屁股狠狠打下。
一聲悶響傳來。
接著秦淮河北岸就響起了殺豬般的慘叫聲。
不遠處的勛貴子弟們見狀,個個嚇得面色慘白。
還好剛才第一個出頭的是周運,要不然現在挨打丟人的可就是自己了。
常升則面色陰沉。
看了陳安一眼后,轉身便走。
那個被叫做徐四哥的,跟小太監拱手行了個禮,也轉身離開。
其他勛貴子弟也趕忙跟上兩人,紛紛散去。
一旁的小太監當然認得這些勛貴子弟。
這些人在應天府可都是橫行霸道的主,但卻沒想到在一個小縣令手上吃了大虧。
看著慘叫不絕的周運,小太監無奈嘆了口氣。
早就聽聞江寧縣縣令膽大包天,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不但得罪死了幾乎整個應天府的勛貴子弟,而且江夏侯的兒子也是說打便打。
這可是江夏侯周德興的獨子,平日寶貝得很。
要是讓他知道自己兒子被打了板子,還不得跟陳安拼命?
就在小太監心中思索的時候,陳安已經轉過頭來,笑著問道:“不知公公如何稱呼?”
小太監趕忙道:“陳縣令叫咱家云河就行了。”
云河?
陳安依稀記得,洪武十三年胡惟庸謀反的時候,是一個叫云奇的太監救了朱元璋。
不知這個云河跟云奇是何關系。
因此陳安小心翼翼問道:“不知公公認不認得云奇公公?”
云河喜道:“陳大人也認識咱家干爹?”
聽到此言,陳安心中明了。
原來是云奇的干兒子。
這也算一條不錯的路子。
雖然朱元璋嚴禁宦官干政,甚至還立了碑作為祖訓。
但這并不能證明洪武朝的宦官們就可以被人隨意欺辱。
相反,有些宦官手中還掌握著不小的權勢。
只是對比之后的魏忠賢等權傾朝野的大宦官,更加低調而已。
當然。
他們也不敢高調。
稍微一高調,說不定朱元璋的刀就砍下來了。
比如云奇,救過朱元璋的性命,在宮中權勢自然不小。
不但朱元璋看重他,連馬皇后都對他很是和氣。
儼然是朱家的大管家。
而云奇也是個知道進退的人。
因此他的下場不錯,最后善終。
既然是宮中大管家,又懂得進退,那與其搞好關系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陳安當然不是個莽撞的人。
此次秦淮河北岸的事,要不是那些勛貴不聽勸告,自己也不想站到幾乎所有勛貴的對立面去。
現在既然把那些勛貴都得罪死了,那就得給自己找些盟友。
朝廷里的那幫文官是不用想了。
一個個已經被朱元璋嚇破了膽。
昨天發生了那么大的事,無論應天府還是刑部,又或者主管人事的吏部,一個衙門過問此事的都沒有。
因此找文官做盟友很不現實。
既如此,只能尋求其他的盟友。
宮內的宦官就是個合適的選擇。
雖然洪武朝的宦官權勢沒有那么大,但他們遍布宮中,打探消息可是一絕啊。
啊?
為什么陳安要找盟友而不是靠山?
他早就背靠朱元璋父子這座大明最大也是最牢靠的大山。
既然要做盟友,那必須給足人家面子。
陳安笑著拱手道:“下官豈能有幸結實云公公,只是時常聽人提起云公公為人謙和,還曾救陛下于水火之中,因此心中十分仰慕敬佩,不過雖不認云老公公,但能與云河公公結識,也是幸事一件啊。”
云奇沒想到別人口中囂張至極,膽大包天的陳縣令竟然這么好說話。
而且對自己干爹也很仰慕。
因此趕忙回禮道:“陳縣令過獎了,陳縣令的大名,咱家和干爹亦是早有耳聞。”
陳安笑道:“公公說笑了,下官怕不是惡名才是……”
兩人互相吹捧一番,陳安才繼續問道:“那云河公公可知陛下這么著急讓下官入宮,是為何事?”
“當然是消除天花一事,陳縣令果然身懷大才,非但把江寧縣治理的蒸蒸日上,還懂醫術,要是陳縣令真有消除天花的法子,那可是件了不得的功勞,不但朝廷要大行封賞,而且陳縣令的名號也必然能載入史書,被萬世景仰,咱家便先恭喜陳縣令了。”
果然是為了此事。
陳安便道:“此事可不是在下一人的功勞,最大的功臣是那位張郎中,他才最應該被后世敬仰,下官不過是將法子上交給朝廷而已。”
云河順著他的視線看去,見一個冷著臉的郎中正給一名隨從上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