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老朱:就讓這小子在江寧折騰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110字
- 2025-06-05 09:57:39
一聽還有妖怪,朱雄英馬上開心道:“好!那就聽這個!”
小娥此時端了熱水到院子里,沖屋內喊道:“雄英,快點來洗臉了!”
朱雄英聞言立馬答應一聲跑了出去。
看他這幅可愛模樣,陳安很難與之前那個老成的樣子聯系到一起。
皇家子弟果然變態。
才八歲就已經這么成熟。
那其他皇子還了得?
看來以后跟這幫人打交道的時候,還是要多加小心才行。
不過朱標就不用了吧。
他是個好人。
陳安心中想著,邁步向大堂走去。
朱雄英見狀連忙道:“陳先生,剛才不是答應要給我講故事嘛?現在又要去哪?”
陳安笑道:“我去大堂一趟,你先把先生布置的算數題做完,應該一炷香之后我就回來了。”
朱雄英這才點點頭:“好吧,那你早點回來?!?
“知道,小嘴真能說?!?
……
朱元璋父子兩人走出縣衙,躲藏在暗處的毛驤立馬帶人走了出來。
但兩人并未直接上馬車,而是順著江寧縣的街道往城門走去。
“父皇,陳老弟今天的確沖動了些,但初心卻是好的,兒臣也是今天才知道,秦淮河北岸這些商戶背后都是應天府的勛貴,甚至老四和老十三都摻和進來了?!?
朱元璋冷聲道:“你十三弟不過比雄英大了幾個月,這種事他能做得了主?說是他的產業,不過是郭家在背后操作的!”
朱元璋的十三子是朱桂,今年也不過八歲。
母妃則是郭子興之女郭惠妃。
雖然郭子興跟他的兒子都死了,但郭家卻還有別的親眷,算是郭惠妃的娘家人。
因此豫王朱桂在秦淮河北岸的產業,應該便是這些人打著朱桂的名字一手操作的。
朱標思索片刻,道:“那回去以后,兒臣便讓人徹查此事,若真是旁人所為,兒臣就讓十三弟把那些商鋪賣了?!?
朱元璋點點頭。
朱標接著問道:“但四弟已經就藩,卻為何還在應天有產業?”
朱元璋不想在這些小事上糾結,擺擺手:“應該是就藩之前的?!?
在他看來,一個王爺在秦淮河開個商鋪沒什么大不了的。
燕王朱棣是在一年多前,洪武十三年就藩的。
秦淮河邊的產業可都是聚寶盆,說日進斗金都不為過。
雖然朱棣去了北平,但產業卻沒法帶走。
讓其繼續當聚寶盆不就好了?
因此朱元璋問道:“你怎么看此事?”
朱標道:
“陳老弟應該只是想把秦淮河北岸收回江寧縣的管轄之下,兒臣看過他的三年發展規劃,覺得甚是出彩?!?
“但想要按時完成這計劃,需要的錢糧可是個天文數字,單靠收取百姓的賦稅,怕是百年之后都難以完成?!?
“秦淮河北岸那些商鋪可就不一樣了,個個都是搖錢樹,一年的商稅就足以抵得上百姓十年賦稅有余?!?
朱元璋心中一驚,道:“幾十家商鋪真能收取這么多商稅?”
“按照陳老弟制定的方法,怕是只多不少?!?
朱標點了點頭說,“他可不是三十稅一那么簡單,而是根據產業規模和營收等諸多因素來收取商稅的,總而言之便是產業規模越大收取的商稅就越高。”
“兒臣覺得此方法大有可為,咱們若是只把目光放在百姓身上,那百姓未免負擔過重,不但每年要繳納賦稅,還要承擔徭役?!?
“那些商人們雖然地位低,但日子過得卻不錯,如此下去,咱們大明的百姓就會富的越富,窮的越窮?!?
說罷他停頓片刻,認真道:“所以父皇,商稅改革已是迫在眉睫?!?
朱元璋卻淡淡道:“此事不急。”
“可是……”
朱標話剛開頭,便被朱元璋擺手制止了。
“咱是想先讓那個小混蛋在江寧折騰,看他能搞出個什么樣子來,反正就這么大點地方,還是在咱們眼前,要是搞得好,那朝廷屆時加以改良推廣也不晚,要是他搞的百姓越過越差,那也不過一個縣,咱們還能補救?!?
“父皇是要把江寧縣當做試點?”朱標問道。
朱元璋微微頷首:“這小子的確有些才能,說的話這些天咱也思考過,倒是有幾分道理,所以就讓他繼續折騰吧,看看他能把這江寧縣搞成什么樣。”
這才是穩重的方法。
朱標點點頭,覺得自己是冒進了些。
此時父子兩人已經出了江寧縣城門。
今晚萬里無云。
即便沒點火把,也能借著月光看清官道的路。
朱元璋忽然問道:“這才過去了一兩天的功夫,雄英的氣色竟然好了這么多,不知是怎么回事?”
正在思索的朱標一時沒反應過來,道:“父皇,您說什么?”
朱元璋見他這幅心不在焉的模樣,皺眉道:“咱還說個屁,自己兒子都不關心?!?
說罷便氣呼呼的上了馬車。
朱標愣了愣,接著無奈笑了起來。
自己這個爹,有時候還真像是個愛發脾氣的小孩。
朱標隔著馬車簾子追問道:“父皇,明日早朝若是陳老弟被彈劾該怎么辦?”
“咱管他做什么?小混蛋當眾念反詩,這天下還有什么他不敢干的?”朱元璋氣道。
接著似乎又不想讓自己兒子擔心,又說道:“你也不用太擔心,那個小混蛋看著莽撞,但做起事來深謀遠慮,這回就算咱們不管他,他自己也有辦法解決。”
“所以現在咱也很納悶,他到底準備怎么應對朝廷百官的發難……”
今晚的秦淮河北岸格外冷清。
畢竟白天有兩個人在這兒丟了性命。
雖然痕跡和尸首都被清理了,但路過的時候還是難免瘆得慌。
而且不少商鋪的掌柜和伙計現在都被關進了江寧縣大牢。
沒了這些人,商鋪也沒法營業。
等過些日子義莊和垃圾填埋場建起來了,估計這里就更不會有人來了。
萬花樓便是秦淮河北岸眾多商鋪中的一個。
背后的東家是江寧縣的李老爺。
李老爺雖然在江寧縣是大人物,但放在整個應天來看,屁都不是。
不過他卻是韓國公李善長的遠房親戚。
平日仗著李善長的勢在江寧縣橫行霸道。
甚至能在秦淮河北岸建起這座萬花樓。
雖然不太起眼,但仍舊賺的盆滿缽滿。
不過近年來李善長在朝中遭受打壓,李老爺也不再跟以前一樣跋扈,變得低調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