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老朱發飆,百戶輕視上官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072字
- 2025-07-07 16:20:28
江寧縣百戶所離城門不遠,柵欄圍著片空地,中間有間作為辦公廳的小屋子,門口倆士兵像木樁子一樣站著崗。
朱元璋一看院里空蕩蕩的,眉頭立刻皺起來,估計滿腦子琢磨著摸魚扣錢的懲罰方案。
“朝廷不是下旨讓這百戶所歸你管了嗎?上官來了,那百戶咋不出來迎接?”
陳安滿不在乎。
“不來就不來唄,咱又不是啥大人物,整那虛頭巴腦的干啥。”
“哼!朝廷法度豈能因你壞了規矩?”
朱元璋瞪他一眼,聲音跟敲鑼似的。
按大明規矩,上官視察下官得親自迎接,就算有事也得提前請假,這不是搞形式,是王法!
現在百戶所歸陳安管,他來了還提前通知了,可百戶、試百戶這些武官沒一個出來迎接的,這明顯是沒把陳安放眼里啊!
陳安能忍,朱元璋可忍不了,他大步走到倆哨兵面前,厲聲問道。
“你家上官呢?”
倆小兵年紀不大,一看朱元璋那氣場就知道不是普通人,慌得直擺手。
“大人他們應該在衙門里,其他人在不在俺們就不知道了。”
朱元璋也沒為難小兵,黑著臉就要往軍營里闖。
“舅父!”
李文忠趕緊拉住他,朱元璋回頭時臉比鍋底還黑。
李文忠忙說。
“這點小事哪用您老動手,虎子,去把那幾個不懂規矩的家伙拎出來!”
跟在李文忠身后的侍衛應了聲,大步流星進了軍營。
陳安背著手走到朱元璋面前,一臉疑惑。
“不就沒迎接嘛,您生這么大氣干啥?”
朱元璋斜他一眼。
“跟你這不懂禮數的人懶得廢話,你說的開花彈在哪?要是不讓咱滿意,小心你的皮!”
陳安翻了個大白眼。
“我怎么說也是縣令,能在我手下人面前給我留點面子不?”
“滾,面子自己掙去!”
朱元璋說完,扭頭就進了軍營。
百戶所衙門正堂里,幾個穿鴛鴦戰襖的大漢正圍坐著啃燒雞,桌上堆滿了光溜溜的骨頭,旁邊還有個空酒壇子,滿屋子酒氣熏得人頭疼,好好的衙門愣是變成了食堂。
“大哥,咱真不去門口迎接啊?要是那姓陳的上報,咱可吃不了兜著走啊!”
一個皮膚黝黑的大漢擦了擦滿是油的手,給其他人倒滿酒,滿臉擔憂的說道。
對面的漢子端起酒杯,滿不在乎地說。
“大明朝啥時候輪到文官說了算?何況還是個七品芝麻官!”
“雖說朝廷把咱劃歸那小子管,可咱以前都是鄧老公爺的兵,雖說鄧老公爺走了好些年,可鄧小公爺還在軍中呢,咱可不是沒靠山的!”
“誰不知道鄧四大人跟那陳安不對付,要是咱對他太親近,軍中兄弟不得戳咱脊梁骨,說咱為了個芝麻官忘了老長官?”
其他人紛紛點頭。
軍隊自古以來就是個封閉的小圈子,越是精銳,越講究袍澤情。
江寧縣百戶所這幾個軍官都是上過戰場的老兵,以前是衛國公鄧愈的部下。
鄧愈雖死了幾年,但鄧家根基還在,所以他們就算不在鄧家手下,也還是聽鄧家的。
前段時間陳安越權處理弘覺寺的事,讓應天府府尹鄧銓丟了面子。
加上陳安之前就跟應天府的紈绔結了仇,現在又得罪了鄧銓,那些紈绔對他更是恨得牙癢癢,所以這些軍官不待見陳安也正常。
不過明初朝廷對軍隊管得嚴,這些大老粗最多發發牢騷,不敢真干出格的事,但心里多少還是有點慌。
整個應天府誰不知道陳安外號陳青天,還有個更嚇人的叫陳閻王!
就在他們吃得正嗨時,“哐當”一聲,衙門大門被一腳踹開了。
“特娘的,誰活膩歪了,敢踹老子的門?”
百戶常杰把骨頭一摔,站起來就罵,其他軍官也跟著站了起來。
只見一個壯漢陰著臉走了進來。
這些士兵紛紛拔刀,卻被漢子的氣勢鎮住了,竟不敢上前阻攔。
常杰也算見過世面,看這漢子的氣場就知道不好惹。
他強壓怒火,冷聲問道。
“你是誰?敢闖百戶所衙門,按軍規斬了你都成!”
漢子瞥他一眼。
“你大可以試試。”
另一個軍官破口大罵,話沒說完,就被那漢子一巴掌扇飛了出去。
其他軍官抄起家伙就上,漢子拳打腳踢,幾分鐘后,大堂里橫七豎八躺滿了人,哀嚎聲此起彼伏。
漢子揉著拳頭,滿臉都是不屑。
“一群廢物,竟敢羞辱上官,真是不知死活!”
軍官們這才明白,這漢子是來替陳安出頭的。
漢子又踹了個哀嚎的軍官一腳,冷冷道。
“不想死就趕緊起來,去校場給陳縣令磕頭認錯,他要是不追究就算了,要是追究,今兒這軍營轅門上就得掛幾顆人頭!”
這話嚇得軍官們魂飛魄散,顧不上疼,連滾帶爬地往校場跑。
校場上,工房的人早就把一門火炮擺在了炮位上,旁邊木箱子里裝著幾枚炮彈。
朱元璋和李文忠大老遠就瞅見了這門造型奇特的火炮,走近后,又上下打量了一番。
這炮跟他們見過的完全不一樣。
炮口小重量輕不說,還裝了倆輪子,方便移動。
以前的火炮都是固定的,而且為了防止炸膛,炮筒造得特別厚,又重又難挪。
他倆都是沙場老將,一看就知道這炮要是裝備軍隊,絕對是能扭轉戰局的神兵利器。
所以陳安剛牽著朱雄英走過來,他倆就迫不及待地喊道。
“快!打一炮試試!”
打一炮試試?
這都什么虎狼之詞!
陳安嘴角直抽,卻還是扭頭對旁邊的老工匠說。
“來吧!露一手!”
老方頭是縣衙吏員,匠戶出身,被提拔來負責造炮。
他領命后,指揮士兵打開木箱抱出炮彈,用塞子清洗炮筒,填火藥放引線,又讓士兵去幾百步外立了標靶。
這標靶,是幾十個真人大小的人形靶。
等標靶放好,老方頭拱手道。
“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還請老爺們移步。”
陳安雖然不怕,但畢竟帶著朱元璋爺孫,還是乖乖退到了十幾步開外。
只見這年過半百的老匠戶調整好射擊角度,從士兵手里拿過炮彈塞進炮筒,又用塞子狠狠壓實,這才用火折子點燃了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