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李文忠:你作吧,大不了全家陪葬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159字
- 2025-06-28 11:20:15
要不是李文忠三番五次把朱元璋惹毛,李家哪會混到這地步?
現在他這個曹國公府獨苗出門,誰還正眼瞧他?
以前人人喊他小公爺,現在估計連店小二都懶得招呼!
而全家的苦,都是他這親爹給作出來的!
如今老爹天天泡在酒壇里,還拿他撒氣,就算是塊泥巴捏的人,也得攢點脾氣吧!
李文忠聽著兒子抱怨,心里直冒冷氣。
這傻兒子哪知道老爹的套路?
現在皇帝疑心越來越重,親外甥也怕被卸磨殺驢!
他故意惹皇帝生氣丟官罷職,把曹國公府搞成門可羅雀的冷宮,這叫裝孫子保平安!
哪像這傻兒子,天天上躥下跳摻和奪嫡!
他自己找死就算了,還要拉著全家一起跳坑?!
哎……
反正這破家業早晚是他的,愛咋折騰咋折騰吧。
李文忠心灰意冷地揮揮手,嘆氣說。
“隨你作吧,大不了給咱家招個滅門之災,咱府里本來就沒幾個人,你娘又走得早,到時候死也就咱們父子和你那幾個姨娘。”
“趕緊找你那些酸文人朋友搞陰謀去吧,老子接著喝酒快活,管他天下興亡呢……”
說完,抄起酒壺就往嘴里倒,那股子猛勁兒倒真有幾分武俠片里大俠的派頭。
都說虎父無犬子,可這基因突變誰能防得住?
李文忠一輩子人精,不也養出個連豬狗都不如的崽兒?
把親爹噴了一頓后,李景隆心情爽到飛起,就跟憋久了突然放開似的,整個人都通透了。
見老爹被噴得沒話說,他跟打了勝仗的將軍似的,昂首挺胸的走出后花園。
曹國公府別院里,一桌好酒菜早備好了,方孝孺、齊泰、解縉、黃子澄這幾個跟李景隆走得近的讀書人正等著呢!
李景隆一進門就拱手道歉。
“各位兄長,小弟來晚了,別見怪啊!”
齊泰他們趕緊起身回禮,客套幾句后入了席。
喝了幾杯酒,李景隆先開口。
“今早我派在江寧縣的探子回報,沈老頭敲了鳴冤鼓,把松江府的案子全說了。”
愛顯擺的解縉立馬拍手。
“好事啊!這事正按咱們計劃走,只要把動靜鬧大,準能把陳安卷進來。”
其他人也跟著附和,直夸李景隆謀劃得好。
“正是!只需將這樁案子鬧得沸反盈天,還怕那廝不落入彀中?”
“此計全賴小公爺運籌帷幄,若非您從中謀劃,哪能將那廝牽扯進來?當真是神機妙算!”
“正是此理,足見小公爺智謀過人!”
被吹捧得飄飄然的李景隆突然問。
“要是那小子不上當,或者臨陣退縮咋辦?”
黃子澄胸有成竹地說。
“他跑不了!”
“我早摸透他脾氣,看著狠其實心軟,沈老頭把案子一說,他肯定同情那毒婦。”
“咱們再鼓動大臣上書,要求把毒婦千刀萬剮,他肯定忍不住跳出來。”
“就算他不跳,咱們就在江寧縣造謠,罵他膽小鬼、假青天,就他那年輕氣盛的性子,能忍?”
“只要他敢替毒婦說話,咱們就把矛頭對準他,讓他身敗名裂!”
解縉搶著說。
“等他名聲臭了,他提的改革就全成禍國殃民的歪招,商稅改革自然也就黃了。”
齊泰也樂呵。
“到時候就天下太平咯!”
李景隆興奮地舉杯。
“那咱們就干一杯,祝咱們旗開得勝!”
……
江寧縣縣衙這邊,陳安難得下午歇了會兒。
朱標待了一兩個時辰就走了,朱元璋和馬皇后則留了下來。
晚飯后,朱元璋端著茶壺在院子里遛彎,見陳安坐著,就問。
“下午跟你兄長嘀咕啥呢?你兄長老實,別教他壞事啊!”
陳安翻了個白眼。
“我能說啥壞事!”
他知道辦報紙這事得朱元璋點頭,下午跟朱標提的時候,朱標擔心民間報紙亂發消息惹麻煩,陳安解釋了一個多小時,朱標才說考慮考慮。
現在朱元璋問起,陳安故意賣關子。
“說了您也不懂,反正您肯定不同意。”
朱元璋一聽就火了,抄起茶壺就要砸,陳安眼疾手快躲到馬皇后身后。
馬皇后嗔怪朱元璋。
“多大個人了,跟孩子計較啥?”
朱元璋氣呼呼的。
“他都二十歲行過冠禮了,還不懂尊卑!真是氣煞我也!”
馬皇后拍了拍陳安的手背。
“你也別氣你黃伯伯了,有事好好說嘛。”
陳安嬉皮笑臉道。
“男人至死是少年嘛。”
坐回朱元璋身邊后,他先打預防針。
“我說可以,但得約法三章,不然您又得發脾氣。”
朱元璋硬邦邦地說。
“愛說不說。”
陳安作勢要走,被馬皇后攔住,只好坐下說。
“我下午跟黃兄商量,想辦份民間邸報。”
朱元璋皺眉。
“辦報紙干嘛?”
陳安直白道。
“罵人啊!”
“眼下士林看我跟肉中刺似的,前些日子又得罪了佛門那幫禿驢,這幫人要說別的本事沒有,罵起人來可真是祖師爺級別的,那唾沫星子能把人淹死,舌頭能把鐵杵罵成針!”
“我尋思著要是哪天他們合伙往我身上潑臟水,怎么也得有個回嘴的地兒不是?總不能跟個悶葫蘆似的硬挨著吧!”
朱元璋吹著胡子斜他一眼。
“你也知道你名聲臭?不過你說的倒是實話,那些個酸儒和禿……呸呸呸!”
朱元璋突然拍著大腿改口。
“什么禿驢不禿驢的,出家人叫和尚!你個臭小子嘴巴咋這么損?信不信咱拿鞋底子抽你?真是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貨!”
老爺子越說越氣,手指頭差點戳到陳安鼻梁上。
陳安這才猛地回過神來。
這老爺子年輕時可不只是要過飯,還在廟里出過家呢!
在他跟前把和尚叫成禿驢,這不就跟指著他鼻子罵街一個道理嗎?
于是他趕緊賠笑。
“您說得對,是和尚,是和尚。”
“但我還是鬧不明白,你名聲不好想跟人吵架,關邸報啥事?”
朱元璋追問。
陳安解釋道。
“我要搞的這報紙跟朝廷發的官報不一樣!”
“我不光要登點朝廷允許公開的八卦,還得塞點詩詞歌賦、小說段子進去,將來賣給老百姓當消遣。”
“您瞅那些讀書人罵架多雞賊,揮筆寫篇酸文,再在文人圈瘋狂傳播,我這小透明在文壇連根毛線關系都沒有,被罵了只能跟個悶葫蘆似的蹲墻角挨噴。”
“要是誰揍我一拳,我就算拼老命也得踹回去,可挨罵就慘了,連對方躲哪個旮旯罵的都不知道,上哪兒找嘴仗對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