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不好了,陳閻王來了
- 大明:開局小縣令,紅溫朱元璋
- 南國的紅豆
- 2097字
- 2025-06-16 11:20:15
說罷,女人抬頭看了看天色,急忙道。
“不與大師多聊了,再不走怕是真回不去了,我家大夫人厲害得緊,如果徹夜不歸,明日怕是要被她填井。”
了塵和尚的手依舊沒有挪開,接著調笑道。
“如果夫人被填了井,那小僧便去投河,夫人可要在奈何橋等小僧吶!”
女人翻了個白眼。
“哼!就會用甜言蜜語哄人!”
“當真以為奴家不知你底細?這話不知對多少人說過。”
她用纖細的手指,輕輕點了點了塵的眉心,轉身離去。
等女人的身影徹底消失,了塵和尚才收回了目光,嘆息道:
“要全是這般妙人該多好!可惜許多婦人不僅年紀大,言語還粗鄙不堪,明日周家大夫人來進香,那可是如狼似虎,得熬些滋補藥才行。”
他捶了捶后腰,正打算轉身進院,突然聽見一陣雜亂的腳步聲。
了塵和尚皺眉望去,只見一小沙彌滿臉惶恐跑來。
“什么事這么驚慌?”
了塵沉聲問道。
面對寺內沙彌,他向來都是板著張臉,很少給他們好臉色看。
小沙彌被嚇了一跳,但依舊雙手合十道。
“了塵師叔,大事不妙了!”
“前殿來了一伙捕快,要見主持師伯,明空師弟已去通報,但捕快來勢洶洶,小僧不知道該如何周旋,所以特來求助。”
“捕快?”
了塵和尚眉頭微蹙,他見慣了達官貴人,自然是沒把區區捕快放在眼里。
“哪個府衙的捕快,來干什么的?”
小沙彌忙道。
“是江寧縣縣衙的捕快,為首的是江寧縣縣令。”
“那些捕快們手上都拿著刀,一看就來意不善,可弘覺寺雖在江寧縣境內,但一直屬于應天府管轄,不知道他為什么而來。”
江寧縣……縣令?
了塵和尚有些困惑。
寺中女香客并無縣令家眷,他究竟是為了什么事而來?
不過他也懶得多想,對小沙彌道。
“帶路,貧僧去會會這位縣太爺。”
小沙彌弓著身子在前引路。
走了幾步,了塵和尚忽然靈光一閃,失聲問道。
“那縣令可是個弱冠之年,生得眉清目秀的書生?叫陳安?”
小沙彌回頭道。
“正是,此人確實生得眉清目秀,自稱陳安。”
了塵和尚臉色驟變,面無血色。
這個連錦衣衛和勛貴都敢得罪的莽夫,弘覺寺怎么招惹到他了?
這下當真是大禍臨頭了啊!
了塵和尚轉身往后山塔林狂奔而去,邊跑邊喊道。
“了心師兄!大禍臨頭了,陳閻王帶人殺來了……”
弘覺寺占地極廣,從偏殿到后山塔林需十余分鐘。
了塵和尚哭嚎著狂奔,驚動了寺內眾人,一時間寺內雞飛狗跳,猶如遭賊。
對底層百姓而言,陳安確實當得起“陳青天”之名。
他上任一年,江寧縣的百姓生活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百姓日子富足,街道寬敞整潔,胥吏不敢貪腐,鄉間官道通到各莊,孤寡老人有人照料,賦稅降低,土豪不敢苛收地租、放高利貸……
總之,百姓日子蒸蒸日上。
修官道、辦義學已成常態,江寧縣更無冤假錯案,甚至應天府其他縣百姓也來此伸冤,陳安皆來者不拒。
但對中高層權貴而言,陳安等同“閻王”。
他無視官場規則,不給任何人面子,上任半年便有諸多“壯舉”。
火燒為非作歹的胥吏,當眾揍國舅獨子,砍燕王府和曹國公府管事頭顱,鞭打勛貴隨從管事并枷號示眾,連周德興獨子也不放過。
因四海賭坊案,滎陽侯鄭遇春滿門抄斬。
又堵錦衣衛衙門,逼指揮使毛驤處死得力干將。
偌大應天府,達官貴人無不知曉陳安之名,其隨從管事、家眷子弟聞之色變,稱他“催命閻王”毫不為過。
如今這閻王帶著捕快來到弘覺寺,傻子都知來者不善。
弘覺寺作為千年古剎,僧侶自視甚高,如今面對活閻王,怎能不驚慌?
然而始作俑者陳安卻神態淡然,背手打量著大雄寶殿。
弘覺寺不愧是千年古剎,大雄寶殿雄偉壯觀,香火鼎盛。
雖距天黑僅剩一個時辰,香客仍絡繹不絕。
大殿中央供奉著四五丈高的慈眉善目大佛,兩側則是數十尊形態各異的佛像。
“喂,小和尚,說你呢……”
陳安朝遠處探頭探腦的小和尚招手。
小和尚見狀臉色慘白,正要縮頭逃走,捕快張大力已上前將他抓到陳安面前。
小和尚嚇得臉色發青,結結巴巴道。
“阿、阿彌陀佛,不知陳、陳青天喚小僧何事?”
“說話結巴,念佛經也這么結結巴巴?不怕佛祖夜里找你談心?”
陳安笑道。
小和尚欲哭無淚。
我這是被你嚇的啊!
他光頭上滲出薄汗,正要開口,就聽到殿外傳來了一道蒼老的聲音。
“阿彌陀佛,小沙彌沒見過世面,讓縣令大人見笑了。”
“老僧慚愧,縣令有何疑問,盡可問老僧,老僧定知無不言。”
陳安與小和尚轉頭,見一五六十歲、慈眉善目的老和尚走進殿來。
小和尚見狀,歡聲呼道。
“了然師伯!”
“了然大師?”
陳安瞥了對方一眼。
老和尚雙手合十。
“阿彌陀佛,老僧了然,見過陳縣令。”
“大師不必多禮,我想問,貴寺供奉的是何佛,如此慈眉善目?”
陳安笑著問道。
“自然是釋迦牟尼佛。”
了然和尚語氣和緩。
“難怪佛像這么慈祥,兩邊可是十八羅漢?”
“正是。”
了然點頭。
“佛門講究慈悲為懷,儒家講究‘仁義禮智信恕忠孝悌’,唯有牛鼻子老道說什么‘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陳安似普通香客般,背手打量著佛像。
了然并未因陳安夸佛門而附和,反而解釋道。
“縣令,道祖‘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并非指天地不仁義,‘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亦非圣人輕賤百姓。”
二人的對話,令周圍的人困惑不已。
陳安身為進士,怎么會不懂這句話的意思呢?
了然作為高僧,又為什么幫道門說話?
“此句解讀眾多,老僧以為‘天地如果無仁愛,視萬物如草狗;圣人如果無仁愛,視百姓如草狗’,故佛道皆秉承仁愛之心。”
了然微笑道。
“老僧才疏學淺,讓縣令見笑了。”